第438集:教育联盟(3/3)
“这叫‘变废为宝’,也是传承节约的老规矩。”
晓雨在班会课上向全校介绍经验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仪陇中学的糖龙热潮则体现在更富想象力的领域。
李阳和信息技术小组的同学合作,开发了一个“虚拟糖龙”
程序。
戴上vr眼镜,就能模拟从竹篾编织到糖衣浇铸的全过程,连熬糖时的温度变化都能通过手柄震动感知。
这个程序被联盟作为共享资源推广后,连偏远乡镇的学校都能开展体验课了。
“其实传统工艺里藏着很多科学道理。”
李阳在跨校讲座上展示他的发现,“糖稀的最佳温度是160c,这时候的粘稠度刚好能画出流畅的线条,早了太稀,晚了易脆——这和化学课上讲的非晶体熔化特性完全吻合。”
台下的初中生们听得入了迷,原本觉得枯燥的物理知识,突然变得生动起来。
四月的校际交流活动安排在县职业中学。
这里的学生展示了他们的“现代糖龙”
:用食品级3d打印机打印的龙身骨架,再手工浇铸糖衣,既保持了传统造型,又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
晓雨第一次见到打印机喷头像糖勺一样“绘制”
龙鳞,惊讶得睁圆了眼睛。
“但最关键的还是手感。”
职业中学的大哥哥让她摸打印好的龙首,“机器做不出张师傅那种带着手温的弧度。”
晓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想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