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集:文化传承教育(2/2)
李望舒望着墙上的进度表:全县已有12所学校开设课程,3000余名学生参与实践。
但更让她动容的,是孩子们日记本里的句子——\"
原来龙的爪子要像飞鸟的爪子,这样才能'
'
飞龙在天'
'
\"
;\"
张爷爷说糖会化,但手艺能像石头一样硬\"。
四、流动的文化长河 第一场雪落时,祠堂的火塘边聚着祖孙三代。
林小满举着自己做的糖龙,龙身缠着现代卡通图案,龙尾却巧妙地衔接了汉代瓦当纹样。
\"
这是......
\"
张老伯刚要开口,却被周明轩打断:\"
您看这龙腹的弧线,和您家传的明代模具是一个弧度。
\"
老人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突然朗声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盛着融化的雪光。
教育局的年终总结会上,王科长展示着一组数据:开设糖龙课程的学校,学生历史知识测试平均分提高了23%,传统文化认同感调研得分提升显着。
但最震撼的,是一段监控录像——课间操时间,一群孩子自发用跳绳摆出龙形,领头的林小满正模仿着熬糖时的翻腕动作。
除夕夜的烟花在双生谷上空绽放时,李望舒收到周明轩发来的照片:伦敦某孔子学院的教室里,外国学生举着自己做的糖龙,龙角上还粘着圣诞帽。
而祠堂里,林小满正教陈阿婆用手机ar看糖龙的演化史,老人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千年的龙纹在指尖流转。
李望舒翻开新版教材的定稿,最后一页印着三行字:\"
糖会融化,但甜味能留在记忆里;手艺会变迁,但文化的血脉永远温热。
\"
窗外,新熬的糖液正在铜锅里泛起金色的涟漪,像一条正在苏醒的龙,正穿过时光的长河,向着更远的未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