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66章 火车通车,皇帝亲临(1/2)

封地作坊区已遥遥在望,远远地,便能看见一条崭新的铁轨如同卧龙延伸向远方。

铁轨之上,一个黝黑、庞大、充满了力量感的钢铁造物,正静静地等待着。

火车头如一头巨兽,庞大的锅炉构成了雄壮的身躯,黝黑的钢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高耸的烟囱笔直指向天空,下方的驱动轮硕大无比,连杆结构复杂精密,车头后方挂载着一个敞口的车厢,里面堆满了乌黑发亮的煤炭。

方岳、艾道长、老王,以及各作坊的负责人,围在周围,看到方南策马而来,纷纷涌上前来,躬身行礼。

“少爷,您可算来了!”

艾道长兴奋的喊着“万事俱备,只等您来就进行通车!”

方南跳下马,快步走到火车头前,摸了摸冰凉的钢铁外壳,转向众人,朗声道:“好!

诸位辛苦了!

今日,便让我等一同见证!”

方南与艾道长、老王一同登上了火车头的驾驶室。

驾驶室空间不大,里面已有几名经过培训的工匠严阵以待。

正前方是了望窗,两侧有简单的仪表和操控杆,后面一侧是熊熊燃烧的锅炉炉口,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开始吧!”

方南下令道。

负责驾驶的工匠深吸一口气,用力拉响了汽笛。

“呜——!”

一声洪亮、悠长、穿透力极强的汽笛声骤然响起,划破了郊野的宁静,让周围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惊呼。

工匠熟练地推动了几根操控杆,另一名工匠奋力打开炉门,第三名工匠用铁锹将大块的煤炭投入熊熊炉火之中。

炉火愈发旺盛,锅炉内的水逐渐沸腾,产生出高压蒸汽。

伴随着“吭哧吭哧”

的喘息声和越来越密集的金属摩擦声,巨大的驱动轮开始缓缓转动。

“动了!

动了!”

车外的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火车沿着铁轨,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驾驶室内,添煤的工匠节奏稳定地保持着火力,驾驶的工匠紧盯着前方的轨道和简单的压力表、速度计,不时调整着阀门。

还有一名工匠拿着纸笔,紧张地记录着锅炉压力、行驶里程、煤炭消耗等数据。

火车速度越来越快,两旁的树木、田地飞速向后掠去。

铁轨铺设得极为平整,行驶起来有些许颠簸,但远比马车平稳。

感受着耳畔呼啸的风声和脚下传来的强大动力,老王激动得满脸通红,搓着手道:“少爷,成了!

真的成了!

这大家伙跑起来了!”

艾道长亦是抚须长叹:“巧夺天工,近乎于道!

此物一出,天下格局必将为之改变啊!”

方南心中同样激荡,估算着速度,最快时大概能达到一个时辰跑近二百里。

火车行驶了约莫半个时辰,抵达了预先修建好的一个简易车站。

方南下令停车,让火车头调转方向,返回封地。

回到封地作坊区,众人下车,方南对艾道长和老王等人不吝夸赞:“好!

艾道长,老王,还有各位工匠弟兄,你们立下了不世之功!”

“接下来,还需进行更多测试。

挂载不同数量的货车厢和客车厢,测试其最大拖拽能力。”

“可以尝试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另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看看能否带动更多的车箱。”

艾道长和老王眼睛一亮,连忙记下:“少爷高见,我等立刻着手进行!”

方南又道:“待测试完备,数据稳定,我便奏请陛下,恭请圣驾与满朝文武,前来参加正式的通车仪式!”

此言一出,封地的众多管事兴奋不已。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纷纷激动地表示,必定全力以赴,将封地和火车站收拾得妥妥当当,以最隆重的场面迎接皇帝的到来。

艾道长和老王也拍着胸脯保证,定会尽快完成所有测试,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测试,火车的各项数据陆续出炉。

按照方南提出的“前拉后推”

双火车头模式,一列火车最大可以拖拽三十节货车厢和六十节客车厢,总运力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万斤货物或五千名乘客。

方南看着数据报告,心中大喜,吩咐封地全体动员,精心筹备迎接皇帝和通车大典的各项事宜。

方南进宫向建武帝详细禀报了火车的研制成功与惊人的测试数据。

建武帝闻听后,极感兴趣,尤其是听到那庞大的运力和速度,当即欣然应允,并表示会率领重要文武大臣一同前往观礼。

方南又依次拜访了中书省、门下省、兵部、户部、工部等关键衙门的重臣,发出邀请。

大臣们早已听闻此等奇物,好奇心大盛,纷纷答应届时必定前往。

到了通车仪式这天,整个封地披红挂彩,焕然一新。

从官道岔路口通往封地火车站的道路两旁,以及火车站周围的空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除了封地的百姓、工匠和他们的家属,还有大量闻讯从京城赶来看热闹的民众。

维持秩序的禁军士兵盔明甲亮,手持长戟,组成人墙,将热情的百姓们拦在安全区域之外。

方南一早便亲自入宫,接上了建武帝、太子以及一众文武大臣。

銮驾仪仗,浩浩荡荡,朝着封地方向迤逦而行。

车队进入封地范围时,眼前的景象让建武帝和重臣们也感到震惊。

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道路两旁是规划整齐、白墙灰瓦的民居,远处是冒着袅袅轻烟、规模宏大的各类作坊,田间是长势喜人的新式作物。

整个封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秩序井然的景象,与外界传统的农村风貌截然不同。

“方卿,你这封地,治理得竟如同一个世外桃源一般!”

建武帝看着两旁,忍不住赞叹道。

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称叹不已。

方南骑马伴驾在侧,闻言谦逊地笑道:“陛下谬赞了,此皆赖陛下洪福齐天,圣德庇佑,加之朝廷政策支持,臣方能于此试行一些浅见。”

“封地之兴,实乃陛下治下盛世之缩影,臣不过是顺应时势,略尽绵力而已。”

这一记恰到好处的马屁,拍得建武帝心情愈发舒畅。

众多封地的小娃娃们,穿着整洁的新衣,手中挥舞着小小的龙旗和彩带,在管事们的组织下,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将自家产的瓜果蔬菜,恭敬地摆放在道路边,表达对皇帝的敬意与祝福。

质朴热烈的场面,让建武帝脸上笑容不断,不时向窗外招手,引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张灯结彩的火车站。

火车站台周围,人山人海,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禁军士兵们手挽手,组成坚实的防线,勉强挡住了激动的人群。

建武帝走下御撵,身着龙袍,头戴金冠,目光扫过欢呼的百姓,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频频向四周挥手示意。

百姓们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皇帝真容,激动万分,“万岁”

之声震耳欲聋,许多人甚至热泪盈眶,让建武帝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火车站台上,静静地停靠着一列崭新的火车。

此次运行的是由一个火车头、一节煤车、四节客车厢组成的专列。

第二个车厢装饰最为豪华,是皇帝与核心重臣的专属车厢,前后两个车厢则供禁军护卫、宫女太监及其他随行人员乘坐。

方南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第四个车厢作为餐车,准备在行程中为皇帝和大臣们提供茶点饮食。

建武帝和大臣们走到火车近前,无不仰头观望,发出阵阵惊叹。

钢铁的庞然大物近看压迫感十足,精巧的结构和庞大的体积,完全超出了认知。

方岳、艾道长、老王等封地所有重要管事,早已在车旁跪候。

见到圣驾,众人齐声高呼:“草民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