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52章 圣旨骤临,新责加身(2/2)

告别王墨林,方南来到兵部。

兵部尚书周严对方南这个年轻后辈本就青睐有加。

两人在值房内就北疆战略的军事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周严介绍了兵部目前对草原各部族兵力、动向的掌握情况,以及边境驻防、粮草调配的初步构想。

方南提出组建专业化骑兵军团、利用火器优势、进行针对性训练等建议。

周严听得频频点头,认为方南的想法颇具前瞻性,表示兵部将立即开始细化方案,整备军马器械,只待朝廷决策便可迅速行动。

从兵部出来,方南又赶往户部。

户部尚书年事已高,即将致仕,部务实际上多由侍郎方乐山主持。

见到儿子前来,方乐山满是欣慰,父子二人在值房内闭门详谈。

方南说明了北疆战略中经济制衡的部分,需要户部在预算、税收、贸易政策上予以支持,特别是初期可能需要的补贴以及后续羊毛贸易带来的收益估算。

方乐山对儿子的深谋远虑感到自豪,仔细核算了国库收支,表示尽管压力不小,但一定会优先保障北疆战略的所需银钱,并会着手研究制定相关的贸易细则和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经济制衡”

之策能够落地。

最后方南来到工部,工部尚书郑渠是位精干务实的官员。

方南说明来意,强调征讨蛮族不仅需要兵马粮草,更需要工部在器械、筑城、道路、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援,例如改进攻城器械、打造适应草原地形的运输工具、未来可能在草原修筑堡垒等。

郑尚书表示已接到朝廷知会,工部必将全力以赴,所属的军器监、将作监等都会积极配合,需要什么装备、物资,只要方南提出需求,工部定当想办法研制和供应。

一圈走访下来,天色已近黄昏。

方南回到翰林院,已是下衙时分,与值守的小吏交代了一声,便骑马返回镇国公府。

回到国公府,方南换下官服,来到膳厅。

老太君和母亲方王氏关切地问起方南第一日去翰林院当值的情形。

方南笑着回答:“回祖母、母亲,翰林院清静雅致,同僚们也都很和气,一切都好。”

镇国公脸上带着喜色说道:“南儿,今日钦天监送来了吉日,说是下月初八乃是近年来难得的黄道吉日,最宜婚嫁。

陛下也已下旨,允准你与安月公主于那日完婚。”

老太君拉着方南的手说:“盈月那孩子,我是越看越喜欢,是个知书达理、温柔贤淑的好媳妇,这半个月你可要好好准备,一定要风风光光地把公主娶回来!”

方南郑重应道:“孙儿明白,请祖母放心,孙儿定会妥善准备,绝不委屈了盈月。”

方乐山微微蹙眉,带着几分担忧问道:“南儿,你如今身兼数职,翰林院、东宫、还有协调北疆战略那么重大的事情,忙得过来吗?

眼看婚期又近,可别累坏了身子。”

方南轻松一笑:“父亲不必忧心,陛下开恩,准我不必上朝,时间可自行安排。”

“儿会合理规划,教导太子与协调各部之事,并非每日都需奔波。”

“婚事筹备,府中还有祖父祖母和母亲操持,儿只需听从安排便是,一定能兼顾好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