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美国的致命危机(2/3)
不说别的,今年刚刚登上美国总统大位的那位哥们,就被质疑并非出生在美国的合法公民。
即使他把自己在夏威夷的出生证明拿了出来,也被怀疑是伪造的。
如果不是他背后有美国最大党派在支撑,很可能在这一步就倒下了。
大卫·米勒很难想象「Wei Laosan」如何才能过得了这一关。
但小说接下来的情节很快给出了答案—— 【魏老三的名字赫然出现在选举委员会官网的候选人列表上,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却是滔天圣光。
任何试图触碰这圣光的质疑,顷刻间便被汹涌的民意狂潮拍碎。
州参议员、资深保守派政客,理查德·“老石头”
·邓恩对着记者说:“程序正义是民主基石!
一个身份不明、住址虚无、甚至可能不具公民资格的人,如何能通过资格审查?
这是对选举法的公然践踏!
我要求选举委员会立即启动审查程序,公布魏老三的身份与资格证明!”
他很快迎来了民意的反噬:#邓恩恐惧真相#的热词瞬间占据了所有加州社交媒体平台的首页。
网友制作了病毒视频,将邓恩严肃质疑的脸PS到中世纪宗教审判官身上,背景是燃烧的十字旗,字幕则是“他在焚烧异端!”
而自由派媒体《旧金山纪事报》发表了社论《邓恩参议员的“资格”
拷问:谁赋予你定义“美国人”
的权力?
》。
文章将邓恩的质疑与历史上的排华法案、种族隔离相提并论,称其为“制度性歧视的卫道士”
。
次日,邓恩位于首府的选区办公室被泼满油漆。
大门上贴满标语:“停止仇恨!”
、“你的‘资格’是特权!”
、“WEI IS THE WAY!”
。
最新民调显示,邓恩在其铁票仓的支持率暴跌15个百分点。
他被迫发表“澄清声明”
,强调自己“绝对支持多元价值”
,质疑“仅针对程序漏洞”
,但为时已晚,政治生命遭受重创。
最焦急的自然是候选人托马斯·瑞格斯的团队。
这位一周前还在盛赞魏老三的政客,试图进行“技术性质疑”
。
他们聘请专业的调查记者本·卡尔森,想挖掘魏老三“非法滞留”
或“偷税漏税”
的实锤证据。
卡尔森凭借职业嗅觉,几经周折找到了老王最初安置魏老三的那个破败工地的包工头(老王早已带魏老三转移)。
包工头在卡尔森的追问和一点“辛苦费”
诱惑下,含糊地透露:“那个姓魏的?
好像是老王从南边‘线’上弄过来的……没听说有啥正经身份……就是个老实干活的,哪懂什么政治啊!”
卡尔森试图撰写一篇题为《光环下的问号:魏老三身份之谜与草率登记》的调查报告。
主编在付印前紧急毙稿,冷汗直流:“卡尔森!
你想毁了报社吗?
现在碰魏老三就是碰高压线!”
报道内容不知何故泄露至网络。
“魏之路委员会”
首席律师立即发表严正声明,指控卡尔森“收买证人,构陷民意象征”
,并威胁以“诽谤及煽动仇恨”
罪名起诉。
卡尔森的个人社交媒体被“魏老三守护者”
攻陷,污言秽语和死亡威胁充斥私信。
报社迫于压力,将卡尔森调离时政部,发配去报道宠物选美。
那个收了钱的包工头,在“热心网友”
的人肉搜索和上门“拜访”
后,矢口否认说过任何话,并声称自己“无比崇敬魏先生”
。
在一次闭门筹款会上,瑞格斯对金主们哀叹:“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候选人,而是一个…一个被千万人供奉起来的神像!
你质疑他,就等于质疑那些信徒的信仰本身!
他们不是在保卫一个叫魏老三的人,他们是在保卫自己内心构建的那个完美的‘良心象征’!
这仗没法打!”
】
“民意……民意……”
大卫·米勒念叨着这个单词,都没有察觉外面的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
他现在明白张潮的意图了——即使是自诩“三权分立”
“自由民主”
的美国社会,再健全的法律也无法阻挡民意的力量。
无论这股力量是由理性驱动的,还是由狂热驱动的。
当美国一次次以这些诱人的口号、标签,颠覆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同时,美国自己的内部也在累积这样的情绪。
等到这种累积到达了临界点——就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被「Wei Laosan」点燃、引爆以后,同样会冲击着美国的秩序。
说到底,制度也好,法律也罢,都是人群意志的最大公约数。
当人群意志改变的时候,制度、法律都无法真正约束人们的行为。
美国现行的基本政治框架是内战结束以后确立的,到今天已经快150年了。
那时候的美国人口是3100万,而今天是3亿。
不仅仅是数量增长了10倍,人口的结构也与150年前大相径庭——传统的白人社会不仅规模缩减,而且趋向瓦解; 即使亚伯拉罕·林肯和他的同僚们如何高瞻远瞩,也不可能在3100万人口的社会基数上,制定出适应3亿人的制度框架。
过去可以成立的种种政治逻辑,正在一点点被颠覆——何况是12年后?
大卫·米勒终于不得不承认,张潮用一篇极尽荒诞的小说,成功对美国的未来进行了预言——这种预言的“准确性”
不在于十几年后是不是真会有个非法移民稀里糊涂地当上加州州长,而在于它点出了美国繁荣外表下最致命的危机。
到这个危机爆发的时候,比非法移民当州长更荒谬的事情都会发生——至于什么荒谬的事?
大卫·米勒暂时没有具体的想象,但他觉得大概和《辛普森一家》里的那些政治讽刺差不多吧。
而小说接下来,张潮为「Wei Laosan」设计的竞选策略也证实了这点—— 【选举进入白热化。
“魏之路委员会”
深知魏老三无法、也不应露面。
他们策划了竞选史上最匪夷所思的“活动”
——“魏老三的沉默行军:聆听内心的惊雷”
。
数万支持者聚集在洛杉矶市的中央公园。
没有讲台,没有音乐,没有口号。
组织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牧师——用低沉的声音引导:“让我们静默。
在这静默中,感受魏先生那夜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