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张潮改写治愈系了?(2/3)
虽然自己对外婆这个舅舅口里的“老不死”
也没有太多情感,但“老不死”
的终于死了,他也就彻底成了没有根系的浮萍。
返乡的火车路途漫长,足足要12个小时。
但对于常常要在网吧的劣质沙发上一坐就是一整夜的“小杨”
来说,并不感觉痛苦。
这条线路上的旅客大多数选择时速超过每小时500公里的「磁悬浮高铁」,只用不到两个小时就能走完绿皮火车12个小时的路程。
「磁悬浮高铁」的票价很贵,而“小杨”
的时间并不值钱。
车上空荡荡的,车窗外的山也变成了深浅不一的黑灰色块。
到了后半夜,他终于忍不住从牛仔裤的后兜里掏出信—— 【他先从信封里把信纸掏出来,却没有着急看写了什么,而是先翻了翻这十几页的信纸,直到确认其中确实没有夹着钱——他不能确定到底是“妈妈”
没有寄,还是已经被舅舅拿走了。
他没来由地坚定认为是后者。
……】
小杨用略带颤抖的手展开了信纸,上面的字迹工整、娟秀,就像读初中时他暗恋过的学习委员写的那样。
【亲爱的毛毛:这封信我撕了好几次,又写了好几次,要避着人。
可是有些话再不说就要烂在肚子里了。
你爸爸说我的肚子最软,比最贵的羽绒枕头还要软,他最喜欢垫着我的肚子睡觉。
后来生了你,他说我的肚子扁塌塌的,不好枕了。
当然你可能听不懂这些,我在说什么啊,让我从头开始,不,也许该从结尾说起,你可能会恨我,就像我恨那个台湾人,不,我不该提他,你家家肯定没说过他对不对?
她总是对的。
那年她把我藏在老家阁楼等生的时候往我嘴里塞的破布,说咬着就不痛了。
我以前在观澜的电子厂上班晕倒时,组长骂我装,他不知道我前几天刚流产,去医院做的,小小一个还没有拳头大,那个孩子是你的姐姐。
不,我不能再说了,你会觉得恶心,可你小时候喝过我的血奶啊,左边的乳头被你咬裂后感染化脓,现在还有疤,像颗干瘪的枣,我后来生的两个孩子,婆婆都不肯让他们吃我的母乳,她嫌我脏,可你当时饿得直哭,我有什么办法呢?
你小时候喜欢抱着我的一条枕巾睡觉,上面绣着“劳动光荣”
,是我在东莞打工时工会发的。
可是我有什么可光荣的呢?
我的肚子里死过孩子。
我在说什么啊,对了,台湾人带我去香格里拉吃自助餐,我往包里塞了五颗水煮蛋,被他扔进垃圾桶,他说“阿珍你这样很丢脸”
。
现在你舅舅应该发财了吧?
他总说我贱,可那年他娶媳妇的五千块彩礼是我在流水线上攒的。
他是个财迷,我在信里塞了200块钱,他拿了钱就会把信给你。
生完你以后,那个台湾人第二天就回台湾述职了,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
(不分段太爽了) 这封信写得颠三倒四,虽然有许多涂改但还满是错别字,甚至连段落都不分,看得只念到初二的“小杨”
头疼不已。
“毛毛”
是自己的小名?
小杨只隐约记得小时候有人这么叫过他。
但是这段记忆还不等变成海马体里的化石,就从指缝里溜走了。
不过“小杨”
还是整理出了自己这位陌生的“妈妈”
前半生的人生轨迹: 和他一样,初中辍学去广东打工;呆过东莞、中山、深圳;在深圳的电子厂站线的时候给有家室的台湾主管当小三;台湾主管姓杨;他骗女人会离婚,结果生的时候调回台湾总部了;“妈妈”
在老家养他到4岁,2009年的时候突然抛下他离开老家;“妈妈”
离家的原因是和网恋对象奔现;“妈妈”
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现在这个“妈妈”
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还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儿女双全。
“小杨”
忽然想到信里提到的那个在厕所里流掉的姐姐——他的这个“妈妈”
还真有“儿女双全”
的命。
“妈妈”
的故事并不稀奇,在每个厂区都标配几个不同版本。
无非就是女人姓名籍贯不同、胖瘦美丑不同、流掉或生下孩子的数量不同,还有男人的身份地位不同。
“小杨”
自己就能说出几个更传奇的女子——有赶走原配上位的,有和姘头鱼死网破的,还有带着孩子做成了大生意最后帮助落难的情夫东山再起的…… “小杨”
喜欢听这种故事,更喜欢看这种故事,当然也愿意成为这些故事里的主角。
“妈妈”
的故事实在有些平庸过了头,“小杨”
一边看着,一边为这个陌生的女人勾勒属于独属于自己的轮廓与眉眼。
按照信里的说法,和舅舅的年龄,“妈妈”
现在还不到40岁,如果保养得好,应该长得还漂亮吧?
一定是漂亮的,不漂亮怎么做爸爸——也就是那个台湾人——的老婆?
她现在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家庭条件想必不错?
也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单独的一间房?
房里都装了空调?
一定有空调的,他们皮娇肉嫩,夏天那么热,一定受不住。
房子里一定蚊子也很少,甚至不用点蚊香。
她家里这么多人口,吃饭的桌子一定很大吧?
不大的话坐不下啊。
一个“妈妈”
,一个“爸……”
……“叔叔”
,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叔叔”
的爸爸妈妈应该叫什么呢?
也叫爷爷、奶奶吗?
是不是进入谁的家庭就需要改成谁的姓啊?
“小杨”
不太愿意改掉这个“杨”
字。
虽然他没有见过给他这个姓的男人哪怕一面,甚至连他名叫什么都不知道。
也许“叔叔”
也姓杨呢?
“杨”
是大姓。
…… 想着想着,一种特别的感觉在他的身体里面滋生—— 【也许是后半夜困了,小杨眼里隐约看到一行行字像血一样流动起来,汇成涓流,顺着自己捏住信纸一角的手指,汩汩向身体里面涌入。
这些细流先流经指尖的毛细血管,再拧成一条条小溪、一条条小河,顺着心脏的搏动,一刻不停地冲刷着身体哪怕最边缘的角落,滋润着他的皮肤、肌肉、骨骼、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