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依依惜别(4/3)
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张明远道:“放心好了,我们凯旋归来,便到东京看你。”
种溪强自镇定之际,笑道:“看我什么,我有什么好看的,我又不是小姑娘。
你们去西夏,说不定会遇到党项人,党项人里面一定有党项小姑娘。
我可听说那些西夏麻魁很厉害,个个杀人不眨眼,你们别招惹,如若不然,便要伤筋动骨了。”
费无极问道:“麻魁是什么?”种溪乐道:“麻魁都不知道,真笨,便是女兵了。你们连这个都不知道,真丢人。还想来东京看我,让我笑话你们不成?”费无极点了点头,了然不惑。
张明远道:“好吧,那我们不来东京看你了,在京兆府等你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费无极道:“到时候你是名扬天下的大书画家,别瞧不起我们就好。”种溪道:“那要看我有何作品横空出世才行。”费无极一本正经道:“你是第二个‘王希孟’了,人出名了,没什么大作,又有何妨?”
种溪瞪了一眼费无极,一脸不悦道:“无极哥哥这是在嘲笑我不成?我可不比那些凡夫俗子,只会沽名钓誉,自欺欺人,我想靠真本事,不愿昙花一现,成为笑柄。”费无极道:“但愿如此,我想你定会与众不同,不会和那些凡夫俗子一般,昙花一现,成为笑柄。”
张明远道:“名利双收,便是大大的诱惑,还要保重才好。”种溪点了点头道:“要不我给皇上说说看,虽说画科推迟到了下个月,还早呢,不着急。我本可留在东京专心准备。但我很想去西夏走一遭,带着从西夏的画作回到东京,想必就名扬天下了。我想给李乾顺作画,让中原书画界知道我的本事。免得有人流言蜚语说我‘大树底下好乘凉。’”说话间,手舞足蹈,表演开来,众人见状,笑出泪来。
众人忍俊不禁之际,种溪果然靠近宋徽宗,诉说方才想法。宋徽宗点了点头,答应下来。由此,种溪便也要同张明远、费无极一道出使西夏了。张明远、费无极喜出望外,种溪乐此不彼。
宋徽宗拉着张叔夜的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语重心长道:“张爱卿,朕素知我大宋使节出使夷狄历来都担惊受怕,算是出生入死,有去无回。
番邦小国竟敢藐视我大宋天朝上国天威,真真令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此番前去要见机行事,多加小心,且不可莽撞行事,自取祸端。
这忍辱负重在所难免,须知心字头上一把刀,能忍则忍。
千万不可意气用事,毕竟异域他乡又是鲁莽粗鄙之地,不同于我大宋这般知书达理。
万不可激怒党项人,李元昊的后代必定也是野蛮狂妄之徒。
千万多加小心,千万以大局为重。”
不觉神情肃穆,叹了口气。
“陛下,微臣定当尽心竭力,自当不辱使命,凯旋归来。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要说服乾顺与我大宋化干戈为玉帛,化短兵相接为握手言和。微臣出使过辽国,此番前往西夏,便游刃有余。辽国微臣都不惧,何况小小西夏。圣上放心便是。微臣定当维护我大宋朝廷的威仪,让西夏心服口服。”张叔夜掷地有声拱手再拜。
蔡京捋了捋胡须,眯眼一笑,叮嘱道:“张侍郎,且放宽心,本太师已吩咐童枢密,让他调派西军,为你壮胆。
枢密院调兵遣将,西夏必定不敢造次。
怀德军种师道、鄜延军种师中、秦凤军姚古、泾源军姚平仲、熙和军折可求、河东军折彦质,他们都枕戈待旦。
横山在我掌握,西夏便不敢轻举妄动。
此番张侍郎出使西夏,与他日不同,大可昂首挺胸,不可低声下气,失了我大宋朝廷威仪。
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小小西夏,不足为惧,李乾顺那撮尔小国,不值得我大宋大动干戈。
如今西夏一败涂地,已是秋后蚂蚱。
再过几年,灭了西夏,便可永绝后患。
从此以后,我大宋西北再无战事。
除去西夏一大祸患以后,童枢密再督战荡平回鹘和黑汗,以及吐蕃诸部,汉唐雄风便重现。
我大宋将无往而不胜,世世代代,千秋万岁。”
宋徽宗听了这话,不觉眼前一亮,点了点头,喜上眉梢。蔡攸瞪了一眼蔡京,蔡京见状不予理睬。童贯道:“太师言之有理,攻占横山以后,西夏如惊弓之鸟,不足为惧。假以时日,再次征讨便可一举荡平。可辽国实乃心腹大患。故而稳住西夏,实乃当务之急。张侍郎此去,干系重大。”
张叔夜道:“太师放心,童枢密放心,本官定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蔡京、童贯点了点头,心满意足。“此去西夏之地天高云淡,大漠之处风光无限。张侍郎算是可以大饱眼福了。可惜,我要守卫东京城,不然也想去兴庆府走一遭,看一看。”
李邦彦笑道。“张侍郎多加保重,本太尉在东京等你凯旋归来。”杨戬语重心长的对张叔夜说道,又轻轻咳嗽一声,抽出怀中帕子,擦了擦自己的嘴唇。“陛下洪福齐天,有陛下龙威护佑,张侍郎大可放心。”王黼道。朱勔道:“党项人乃蛮夷,不足为惧。如今没有李元昊,不必担惊受怕。张侍郎去过辽国,连辽国都不怕,还在乎区区西夏,岂不可笑?”
蔡攸对张叔夜叮嘱道:“张侍郎一路辛苦,到了西夏,不可有失大宋威仪,定要让党项人知道我大宋的威名才是。这西夏虽不足为惧,但辽国实为祸患。收复幽云十六州才是不世之功。”张叔夜点了点头,笑而不语。蔡京见状瞪了一眼二人,背过身去,轻轻咳嗽一声。
宋徽宗微微一笑,看向张叔夜,叮嘱道:“爱卿此番前去,要仔细再三,如若可画出西夏地理图本,那便再好不过。
攻伐西夏之际,便可派上用场。
爱卿曾出使辽国,所绘图本,朕如今还时常翻阅,颇有体味。
这辽国山川、城郭、服器、仪范,朕如亲眼所见。
此番爱卿又出使西夏,理当如出使辽国一般,不辱使命才是。
听说乾顺酷爱我中原儒学,爱卿对儒学也是了如指掌,颇有见地,可大显身手,让党项人知道我大宋使节的厉害。
西夏尊崇佛教,朕也听说过。
爱卿此番前去,论及宗教不可与之针锋相对,论长道短,免得伤了和气。
张明远、费无极、种浩和种溪此番一同前往,种溪说想建功立业,朕让他画得李乾顺画像归来,爱卿可暗中相助,见机行事。
到终南山拜访,见了李长安要毕恭毕敬,他虽说非道家天师,可他师弟张继先可是朕所喜爱之人。
再说李长安兼学儒佛道,文武双全,实乃智谋贤士。
可惜他不出仕,如若他肯下山。
朕当效仿大儒种放故事,让李长安陪伴左右。
想必他会对朕多有教诲,让朕的江山社稷更为稳固。”
不觉叹了口气。
张叔夜点点头,拱手一笑。宋徽宗又对张叔夜低声细语道:“据探报,辽国很有可能派牛温舒前去西夏,你若见了他,不可像上次在东京那般剑拔弩张,毕竟天祚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说话间伸手握着张叔夜的手背,轻轻拍了拍。
张明远见了,神情肃穆,心想,皇上此番如此,不知是逢场作戏,还是触景生情,毕竟在京兆府早听说过,皇上的宠臣里,绝无张叔夜的名字,那蔡京和童贯是领头羊,其次是王黼、朱勔、李邦彦,高俅也倍受宠幸。蔡攸也算皇上跟前的红人。李邦彦更是陪着皇上四处闲逛,可谓倍受宠爱,无出其右。费无极见宋徽宗对张叔夜如此,差点笑出声来。毕竟皇上如此举动,世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