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8章 皇亲国戚(2/2)

张明远道:“写字我可不会,陛下的字才是名扬天下。”

宋徽宗笑道:“莫非蔡京的字不值一提?”

费无极愣了愣,心想,明远又在胡说,明明自己书法也不错,为何如此说。

李长安心想:“不可人前卖弄,明远果然聪明过人。

中秋佳节,如若蔡京等人一同伴驾,就怕我等被夹在中间,苦不堪言。

一则不想见蔡京,二则,被蔡京得知我终南山琴棋书画,文武双全,便是一件祸事。

就怕蔡京等人胡思乱想,误以为我等会与他们争强好胜。

他们如若从中作梗,就麻烦了。”

想到此处,心如刀割,五味杂陈,不知如何是好。

宋徽宗见李长安忧思在眉间,就问道:“先生所忧何事?

莫非在蔡京?”

李长安耸了耸肩,惊得欲言又止,定了定神色,笑道:“陛下开玩笑,老夫历来与太师没见过面,如何会胡思乱想。”

宋徽宗道:“既然如此,蔡京力邀朕去他府邸赴宴,你们一同前往好了。”

费无极道:“恐怕不妥。”

张明远道:“不错,我们初次来东京,去过太师府。

如今再去,不合时宜。”

宋徽宗素闻此事,点了点头,笑道:“好,既然如此。

朕也不去了,朕要与你们一同度过中秋佳节。”

听了这话,刘贵妃等人愣了愣。

不等孟皇后、令德帝姬说话,宋徽宗道:“你们也一同可好?

我等在后苑楼阁上,赏月、写字、作画,谈笑风生。

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应声见拜,喜笑颜开。

宋徽宗传旨,让内侍去太师府告知蔡京,今年中秋佳节,不来赴宴。

蔡京傻了眼,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缓缓道:“莫非童贯从中作梗?

恐怕李邦彦又胡作非为?

还是高俅又别出心裁陪陛下蹴鞠不成?

他们安敢如此,成何体统?”

转念一想,叹道:“恐怕是朱勔父子,用奇花异草勾搭皇上。”

叹了口气,塞给那皇宫内侍一些银子钱,派管家毕恭毕敬,送出府邸去了。

那内侍回报后,宋徽宗道:“童贯、高俅、朱勔、李邦彦各府邸的宴席,都罢了,一概回绝。”

李长安等人听了也目瞪口呆。

刘贵妃道:“陛下为何如此?

去年可是去了太师府,还说黄雀鲊,实乃美味佳肴。”

孟皇后道:“哀家素闻太师府有出了名的太师宴,那厨娘做的的蟹黄包子,可是东京一绝。”

令德帝姬没得到蔡京的银子钱,心中愤愤不平,便道:“老身听闻东京小报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陛下去太师府赴宴后,坐过的椅子,蔡京会明码标价,如若东京富商想坐一坐,就要一万贯一次。

许多外地官员抵达东京城,都知道陛下在蔡京府邸赴宴过,故而登门拜访,排队等候,都想去赴宴,坐在皇上坐过的椅子上沾沾福气。”

宋徽宗听了汗毛竖立,大怒道:“安敢如此,岂有此理?

居然有这等事?”

话虽如此,心中却暗喜,没想到做皇帝的,能有这等威仪,自然颇为得意。

刘贵妃得到过蔡京的银子钱,便忐忑不安开来,眨了眨眼睛,立马安慰道:“小道消息,不足为惧。

想必给蔡京一百个胆,他也不敢如此胡作非为。”

令德帝姬见宋徽宗怒火中烧,就怕激怒蔡京,祸及自身。

虽说自己是皇亲国戚,可毕竟是一把年纪了,又是当今天子拐弯抹角的皇亲国戚。

如若由此得罪蔡京,就怕子孙后代也受牵连。

想到此处,急道:“陛下,老身也是道听途说,不足为惧。

陛下切勿动怒。”

李长安道:“陛下不必如此,想必蔡京不敢如此。”

张明远和费无极都劝道:“陛下,还要宽心。

不可听小道消息。

如若冤枉了蔡太师,恐怕不合时宜。”

宋徽宗咳嗽一声,看了窗边一眼,提高嗓门,纳闷道:“此话怎讲?

莫非朕还怕他不成?

此事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这话被内侍听得清清楚楚,这厮便夜色时分,偷偷进了太师府,禀报蔡京。

听闻此事,蔡京恼羞成怒,又忐忑不安,缓缓道:“李长安果然好手段,令德帝姬这老妖婆,安敢如此,欺人太甚。”

管家道:“太师,她毕竟是皇亲国戚。

眼下当务之急,还要小心伺候皇上,实乃十万火急。”

内侍道:“太师,此事干系重大,就怕陛下听信谣言,任人摆布,太师就麻烦了。

还要想个万全之策,予以周旋才好。

洒家回宫去了,以免陛下见疑。”

送走这厮,蔡京捋了捋胡须,眯眼一笑,乐道:“天助我也,皇上不来赴宴,老夫偏要去祝寿。”

管家再问,蔡京不答,金梁桥上,月色撩人。

汴河之上,波光粼粼。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