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5章 调研受阻初交锋(1/2)

天刚擦亮,丁义珍就把笔记本合上了。

昨晚写下的那行字还在眼前:“破局,须先立威。”

他没再看第二遍,直接塞进公文包。

司机已经在楼下等了二十分钟,车是周叔安排的,老款帕萨特,不显眼,底盘扎实。

“去莽村。”

他上车就说。

司机愣了下:“市委那边没通知?

要不要先打个招呼?”

“不用。

调研,又不是视察,搞得人尽皆知,还能看见什么?”

车子穿过早高峰的主干道,拐进郊区土路。

路边的广告牌歪歪斜斜,一家汽修店门口堆着废轮胎,墙上刷着“修车十元起”

,下面又用红漆补了句“不修白看五块”



丁义珍盯着那字看了两秒,没说话。

快到村口时,前面堵上了。

一辆破旧的农用车横在路中间,车斗里扔着几根钢管,轮胎漏着气。

三四个男人站在车后,抽烟的抽烟,蹲着的蹲着,其中一个穿花格子衬衫的正拿钥匙刮指甲。

丁义珍推开车门,风卷着土味扑过来。

他没急着走过去,先扫了眼车牌——农用车的牌照被泥糊了大半,只剩个“京c”

还能辨认。

那几个人见他下车,也没动,只把烟掐了,站直了些。

他往前走了几步,站定。

“我是京海市常务副市长丁义珍。”

他说得不快,声音也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楚,“现在执行公务,进村调研。

你们拦路,是什么意思?”

穿花衬衫的那个咧了下嘴,往前迈了一步:“调研?

我们村最近修路,不通车。

你这身份听着挺大,可有手续?”

“手续?”

丁义珍从包里抽出一张红头文件,举起来,“市委批的调研计划,全程公开可查。

你要看,我可以念给你听。”

那人眯眼瞅了两秒,摆摆手:“念啥念,又不是小学生听课文。

我们村的事,村支书说了算。

你一个市里的,插什么手?”

丁义珍没动气,反而笑了笑:“你叫李宏伟,对吧?

莽村治保主任,党员,去年还拿了‘先进治安个人’?”

李宏伟一愣,眼神闪了闪:“你打听我?”

“不用打听。”

丁义珍把文件收回去,盯着他,“你爹李有田,六十年代入的党,七十年代当过民兵连长,当年在县里开会,主席台都坐过。

他要是知道他儿子现在拦着副市长进村,不知道怎么想。”

李宏伟脸色变了。

旁边一个矮个子嘟囔了句:“管他爹是谁,反正现在村里是咱们说了算。”

丁义珍转头看了他一眼,又回头对李宏伟说:“你们拦车,我可以理解成修路施工。

但现在不放行,不让公务人员进村,属于妨碍执行职务。

我手机开着录音,从刚才到现在,每一句都录着。

你要再讲一句威胁的话,这段音频明天就会出现在市纪委、政法委和公安督察的办公桌上。”

他说完,把手机举起来,屏幕亮着,录音图标一闪一闪。

李宏伟盯着那红点,喉咙动了动。

“你吓唬谁?”

他强撑着,“你一个新来的,知道京海什么水深?

敢在这儿摆架子?”

丁义珍没答他,反而往前走了一步:“你刚才说,要手续。

好,我给你程序。

你现在可以实名举报我违规调研。

也可以去市委信访办调我的行程批文。

甚至,你现在就能报警,说我强行闯村。”

他顿了顿:“但你不会。

因为你清楚,你拦的不是一个人,是市里的政令。

你今天敢拦我,明天就能拦别人。

可你拦的要是错了人,这账,就得算到底。”

风刮过,卷起地上的塑料袋,在几人脚边打转。

李宏伟手插进裤兜,指节发白,但没再说话。

丁义珍看着他:“你要是现在让开,这事就当没发生。

我要是走不了,那就不只是走不走的问题了。”

半分钟后,李宏伟冲旁边人使了个眼色。

两个人上去推农用车,车轮陷在泥里,推得吃力。

丁义珍没动,就站在原地看着。

车挪开一条缝,勉强够轿车通过。

他转身回车,司机已经发动了。

车缓缓驶过那群人身边时,丁义珍摇下车窗,说了一句:“李宏伟,你今天说的话,我都记着。”

车走远了,后视镜里,那几个人还站在原地,没人追。

车子刚过村口,丁义珍就摸出手机,拨了个号。

“老刘,政法委那个联络员,记得吧?

帮我查个人——莽村李宏伟,近三年行政处罚记录,特别是群众举报的,一条别漏。”

挂了电话,他靠在座椅上,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翻到新页。

笔尖顿了两秒,写下一行字:“莽村之患,不在民愚,而在官纵。”

写完,他合上本子,抬头看窗外。

路边一家小卖部门口,几个孩子在拍卡片,地上摆着辣条和汽水。

一个穿校服的男孩手里攥着张传单,上面印着“徐记面馆,十年老店,全场八折”



丁义珍多看了两眼。

车拐了个弯,驶上一条窄路。

路两边是低矮的平房,墙上刷着“拆”

字的已经发黑,没刷的也裂了缝。

一家废品站门口堆着旧电线,一个老头正拿钳子剪铜丝。

丁义珍让司机停了一下。

他下车,走到老头跟前:“师傅,这村最近治安怎么样?”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