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6章 赵瑞龙使坏遭挫(1/2)

林耀东的电话刚挂,丁义珍就把手机翻过来扣在桌上,没看一眼。

他顺手拉开抽屉,取出一份物资进场台账,翻到最新一页,指尖在“钢筋”

那栏停了停。

这玩意儿要是出问题,厂房还没立起来就得塌。

他没声张,夜里十一点,一个人开车去了工地。

保安老张正蹲在门口啃烧饼,见他下车,差点把饼掉地上。

“丁书记?

这会儿……”

“进去看看。”

丁义珍直奔材料堆放区,打开手电,一捆钢筋横在地上,表面锈迹不多,看着挺新。

他蹲下,伸手摸了摸断口,又掰了小段拿在手里掂了掂,眉头一拧。

太轻。

第二天一早,王大陆接到电话,带着县质检站的人来了。

丁义珍一句话:“那批新到的钢筋,全部取样,今天必须出报告。”

“可承包商说手续齐全,厂家资质也合规……”

“合规?”

丁义珍冷笑,“豆腐渣还能有qs认证呢。

先检,别整那些虚的。”

中午前,结果出来了:抗拉强度低于国标15%,不合格。

王大陆脸色变了:“这要是浇进地基,不出半年就得裂。”

丁义珍没说话,回办公室调了工地三天内的监控。

画面一帧一帧过,晚上十一点半,一辆没挂牌的小货车进了材料区,下来两个人,拿着工具把几捆钢筋换了位置,动作熟练得很。

他放大画面,看清了其中一人的脸。

徐三,京海建材市场有名的“调包手”

,专干以次充好的勾当,背后常挂着赵瑞龙的名字。

“李响。

你是京海人,找个信得过的人,”

丁义珍拨通电话,“去京海,帮我把一个叫徐三的司机带回来。

就说治安巡查,别惊动他背后的人。”

李响办事利索,当晚就把人带了回来。

一开始嘴硬,说就是帮人运个货,赚点外快。

丁义珍没见他,让李响把工地监控视频放了一遍,再把质检报告拍桌上。

“你运的这玩意儿,要是真用上了,出事得判刑,懂吗?

不是拘留几天的事。”

徐三额头冒汗:“我……我就是个跑腿的。”

“谁让你跑的?”

“赵……赵公子的人。”

“哪个赵公子?”

“还能哪个?

省长家的公子呀。”

徐三一哆嗦,“他说换一批,差价三七分,他七我三。

我哪敢不听?

他在京海,跺一脚地都颤。”

录音笔一直开着。

丁义珍听完口供,把材料收进文件夹,封好,写了三个字:**赵瑞龙**。

第二天县委常委会,他把检测报告、监控截图、口供记录全摊在桌上。

“有人想让我们的厂建不起来,这回不是造谣,是往地基里掺沙子。”

他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钉子,“钢筋不合格,结构安全直接归零。

这不是经济问题,是人命问题。”

有常委低声说:“会不会是下面人自作主张?

赵家未必知情……”

“那我问你,”

丁义珍盯着那人,“一个市场掮客,敢动国家重点扶持项目?

没上头点头,他敢进工地?”

没人接话。

“我不管背后是谁,”

丁义珍站起身,“今天起,涉事承包商清退出场,所有问题材料原地封存。

谁再敢往工地上送一吨劣质料,我就让他在金山混不下去。”

会后,他亲自起草了一份通报函,标题写得直白:《关于京海某建材人员涉嫌向vcd厂项目供应劣质钢筋的情况通报》。

收件人是京海市住建局,抄送赵立春办公室。

下午三点,vcd厂门口拉起警戒线,县质检站、公安、纪委三方在场。

丁义珍站在人群前,一挥手:“销毁。”

两台液压机同时启动,钢筋在巨大压力下扭曲、断裂,发出刺耳的金属呻吟。

围观的工人和干部没人说话,但眼神都亮了。

这书记,真敢动。

丁义珍走到一堆废料前,弯腰捡起一块断裂的钢筋,举起来:“以后,每一批材料,都会贴上标签,谁供的、谁检的、谁用的,全公开。

谁想搞小动作,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扛得住这台机器。”

他话音刚落,孙连城拿着文件夹快步走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丁义珍点点头,转身对王大陆说:“成立监督专班,你牵头。

周叔派两个财务过来,管账;甫光那边调几个安保轮班巡查。

材料进场、检测、使用,全程留痕。”

“那供应商那边……”

“正常招标,但加一条:三年内参与过恶意竞争或质量问题的,一律拉黑。

金山不欢迎黑心商人。”

王大陆记完,抬头问:“赵家要是反咬一口,说我们打击报复?”

“让他们咬。”

丁义珍笑了,“我等着。

证据齐全,流程合规,他们告到天上去,我也站得住。”

晚上八点,丁义珍回到办公室,桌上多了份快递。

没署名,寄件地是京海。

他拆开,是一张照片:他站在工地前讲话的侧影,拍摄时间是今天下午销毁现场。

背面写着一行字:**玩这么大,不怕烧手?

** 他把照片翻过来,看了两秒,顺手塞进碎纸机。

“烧手?”

他自言自语,“我爹当年在西南边陲,一坐就是十年。

这点风浪,还不够他当年一个喷嚏大。”

他打开电脑,调出监督专班的初步方案,改了几处措辞,发给王大陆。

刚合上电脑,手机又响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