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4章 新设备走出国门(1/2)

示波器上那道诡异的尖峰已经消失,像一记闷拳打在空气里,没留下痕迹,却让人心口发堵。

半小时后,丁义珍在会议室甩出一份行程表。

“下周飞赫尔辛基,接着转莫斯科、迪拜、新加坡、悉尼。”

他把笔往桌上一搁, “咱们的冷柜能扛零下六十度,可不能只用来运鱼。

现在,是时候看看外面啥样了。”

高启强正啃着包子,差点噎住:“这么急?

技术问题还没彻底清干净呢。”

“正因如此。”

丁义珍拉开椅子坐下,“问题出在外头,说明咱们的设备已经到了‘能被环境影响’的阶段——换句话说,它已经够格出海了。

再窝在青山镇修修补补,修不出大气候。”

王大陆翻着行程单,眉头一跳:“这路线……有点眼熟。”

“北极圈老路。”

丁义珍笑了,“当年老爷子用渔船拉罐头换钨砂,靠的就是‘别人缺啥,咱有啥’。

现在轮到我们了。

冷链是腿,产品是拳头,但打哪儿,得先摸清楚。”

李响从门口探头:“翻译、签证、当地联络人,要现在启动吗?”

“已经启动了。”

丁义珍掏出手机晃了晃,“甫光叔的船队在波罗的海有码头,耀东叔那边也打了招呼,香江几家海外代理行会推几个靠谱的本地向导。

咱们不搞‘盲人摸象’,要的是‘带地图上路’。”

高启强咽下最后一口包子,抹了抹嘴:“可咱们连卖啥都没定,调研个啥劲?”

“就为搞清楚该卖啥。”

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画了个圈, “咱们的优势是什么?

超低温、稳定、抗造。

劣势呢?

牌子不响,渠道没有,本地化经验为零。

所以不急着推产品,先找‘痛点’——哪个市场冷得要死,电还不稳,但偏偏得运活东西?

哪个地方户外疯子多,却买不到靠谱的保温装备?

哪个城市的生鲜电商烧钱烧到冒烟,就差一个‘不断链’的命门?”

王大陆笑了:“你这是要当‘商业算命先生’?”

“比算命靠谱。”

丁义珍拍了下白板,“算命靠嘴,咱们靠脚。

走一圈,带回一堆问题,比带回一堆方案有用。”

五天后,六人小队拎着登机箱站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背后是印着“青山实业”

logo的深蓝行李牌,前面是通往赫尔辛基的航班显示屏。

芬兰的冷是干冷,风像小刀子,刮脸不带喘。

他们落地时正赶上一场雪停,城市安静得像被冻住了。

接机的是个戴鸭舌帽的中年男人,甫光船务北欧分部的负责人,名叫安德烈,中文说得像东北二转子。

“你们来得巧。”

他一边开车一边说,“上个月赫尔辛基大学的生物样本库炸了制冷系统,三千份癌症研究样本全废了。

现在全城找备用方案,连医院的血浆运输都紧张。”

丁义珍挑眉:“多大容量?”

“他们原先那台,四十立米,温控要求-65c以下,波动不能超±1c。”

“我们能做。”

丁义珍看了眼高启强。

高启强点头:“只要电力稳定,加个双路供电模块,稳得住。”

“问题是,”

安德烈笑了笑,“他们信吗?

中国造的冷链设备,在这儿名声还不如德国二手货。”

“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

丁义珍说,“不推销,不报价,只展示。

把咱们在青山镇跑七十二小时的数据拉出来,连同那次外部干扰的波形,全摆上桌。

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没出过问题——而是问题来了,我们能把它钉死。”

安德烈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你这路子,跟别的老板不一样。”

“我不是来卖设备的。”

丁义珍望着窗外雪地里一排排低矮的仓库,“我是来找‘非得用我们不可’的地方。”

第二天,他们见了芬兰国家医疗供应链协会的三位负责人。

会议室不大,墙上挂着北欧极光的照片。

丁义珍没带ppt,只带了一块移动硬盘和一台便携示波器。

“你们知道冷链最怕什么?”

他插上设备,调出一段波形,“不是断电,是‘假稳定’。

电压看着正常,可细微波动像蚂蚁啃骨头,一天两天没事,三天五天,系统就崩了。”

屏幕上,一条原本平稳的曲线突然抖了一下,像被针扎了。

“这是我们在测试时录到的真实干扰。

来源?

隔壁空调启动。

解决办法?

不是换算法,是重构免疫系统。”

他点开另一张图,三层防护结构清晰展开,“源头隔离,路径阻断,系统自愈。

我们修的不是冰箱,是生命通道。”

对方三人沉默着看完数据。

最后,年长那位摘下眼镜,问:“你们……真敢承诺七天七夜零波动?”

“我们刚跑完。”

丁义珍打开手机,调出车间监控视频,“这是昨晚八点到今早八点的实时记录。

温度,-60.

0c,纹丝不动。

你们可以派人去查,去测,去拆。”

对方对视一眼,终于点头:“下周,我们组织一次公开测试。

你们要是真能做到,赫尔辛基三个核心医疗仓,优先招标。”

走出大楼时,雪又下了起来。

王大陆搓着手:“这单要是拿下,咱们就算在欧洲扎了根。”

“别高兴太早。”

丁义珍呼出一口白气,“这只是第一站。

莫斯科的冬天更狠,迪拜的沙暴能埋车,悉尼的环保法规能把人逼疯。

咱们要的不是一单生意,是一张‘需求地图’。”

队伍继续北上,莫斯科的调研却碰了壁。

当地冷链物流协会态度冷淡,会议室里坐着的全是国企背景的代表,话不多,眼神却带着审视。

“你们的设备,通过gost认证了吗?”

有人问。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