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2章 新设备卡壳了(2/2)

丁义珍淡淡道,“人家毕业十年了,成了国家重点项目带头人,我还在镇上修路通网。”

高启强笑了:“那你现在找他,不怕他笑话你?”

“笑话我?”

丁义珍也笑了,“他当年借我三百块钱交论文打印费,到现在还没还。

我找他是给他送课题来的——咱们这问题,搞不好能发篇sci。”

车间里紧绷的气氛终于松了一丝。

丁义珍走到窗边,望着外头刚冒头的太阳。

产业园的旗杆上,青山集团的旗帜缓缓升起。

他知道,技术难题从来不是拦路虎,而是分水岭——跨过去,是新天地;跨不过,就只能在原地打转。

他掏出笔记本,写下一行字:**“真正的创新,不是从0到1,是从99到100。”

** 然后拨通另一个电话:“喂,周叔?

帮我查一下,国内做高稳定性嵌入式系统的顶尖团队还有哪些?

对,不限于中科院,高校、军工院所都行。

我要最硬的脑瓜子,最野的思路。”

电话那头周长利笑骂:“你小子,一开口就是要尖货。

上次帮你调外汇额度,这次又要挖人?

你爹知道你这么能折腾吗?”

“他知道。”

丁义珍看着窗外忙碌的身影,“所以他才说——‘能力越大,麻烦越多’。”

下午三点,研发团队交上了全部数据包。

丁义珍一页页翻看,突然发现一个细节:第二次失败前,车间空调曾自动启停一次,时间恰好与电压波动重合。

他猛地合上文件,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去哪?”

高启强问。

“配电房。”

丁义珍脚步飞快,“咱们一直盯着大电网,却忘了身边的小雷。”

配电房里,电工老赵正蹲在控制柜前检查线路。

丁义珍指着一台老旧的空调专线继电器:“这玩意儿什么时候换的?”

“五年了,一直好好的。”

“好好的?”

丁义珍冷笑,“它每次启动,都会给主控系统带来电磁干扰。

你们的屏蔽做得再好,也防不住这种‘内鬼’。”

老赵一拍脑门:“哎哟!

我咋忘了这茬!

这空调是老型号,启动电流大,确实容易扰动线路!”

“换了它。”

丁义珍下令,“换成变频静音的,专线独立供电。

另外,主控板加装磁环滤波器,电源模块加稳压隔离——今晚必须改完。”

高启强瞪大眼:“就这么简单?”

“技术哪有真正复杂的。”

丁义珍靠在墙边,喘了口气,“难的是,谁能想到问题出在一台空调上。”

夜幕降临,改造完成。

第一次通电测试,恒温箱显示屏上的数字稳稳停在-60.

0c,持续一小时纹丝不动。

李工激动得声音发抖:“成了!

真成了!”

丁义珍却没笑。

他盯着那串数字,低声说:“这才第一步。

真正的考验,是连续运行七天七夜。”

他掏出手机,再次拨通中科院那位师兄的号码:“老陈,我改主意了。

专家不用来了。

但我们得合作——我提供真实场景数据,你们做理论建模。

咱们一起,把这套系统做到‘永不崩溃’。”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传来一声笑:“你还是老样子,一动手就不满足于解决问题,非得重新定义问题。”

丁义珍望着窗外渐亮的路灯,轻声道:“因为问题背后,才有未来。”

他刚挂电话,手机又响。

是钟小艾。

“听说你今天发威了,把北港机械厂的技术科全镇住了?”

她声音带着笑。

“没那么神。”

他说,“我只是记得我爸说过——‘高手过招,赢在细节’。”

“那你现在是高手了?”

“不敢说。”

丁义珍望向研发车间里那台静静运行的恒温箱,“但我正在,往高手的路上走。”

他正要说什么,忽然听见车间传来一声短促的警报。

丁义珍猛地转身,冲向门口。

警报声只响了一秒就停了,但显示屏上的温度曲线,开始微微颤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