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茶凉不了,话也不说(2/2)
西境守军遭到敌国巫师蛊惑,军心动摇,几近叛乱。
危急关头,军中只有一名不起眼的老兵,每日黄昏时分,固执地朝着东方家乡的方向焚香默念,竟凭一己之力,奇迹般地稳住了数千名躁动的士兵。
朝廷震惊,派人追问其所拜何人,有何法门。
老兵茫然摇头,只说:“不知神仙姓名,只记得俺爹当年教俺,关老爷教咱庄稼人,‘宁慢勿错’。
做人做事,都是这个理。”
消息辗转传至被大雪围困的讲理坡。
村民们围在火塘边,听着驿卒的讲述,一片寂静。
阿耕默默地站起身,走到灶边,拿起那双破旧不堪的草鞋,又从屋角找来一捆新的麻绳,就着昏暗的火光,一圈一圈,细细地修补起来。
他补得很慢,很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世间最重要的事情。
那一夜,千里之外的西境军营里,那名老兵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望不到边的金色麦田里,双脚的冻疮疼得钻心。
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递过来一双温热的草鞋,声音醇厚:“换上吧,路还长。”
第二日天明,老兵从梦中醒来,惊骇地发现,自己那双本已溃烂流脓的双脚,冻疮竟已全然愈合,皮肤完好如初。
他翻身下床,脚踏实地,只觉一股暖流从脚底升起。
也就在这一天,营中哗变之势,彻底平息。
大雪消融,春回大地。
元宵夜,讲理坡的灯笼一盏盏亮起。
村里的灯笼从不做龙凤麒麟之状,只用竹篾和彩纸,扎成犁铧、锅铲、扁担和谷穗的模样。
孩子们提着这些朴素的灯笼,在田埂间奔跑嬉戏,嘴里唱着不知谁新编的童谣:“一刀斩断是非根,一犁翻开太平春。
一担挑起千家饭,锅里年年有余温。”
歌声随风飘远,夜空中,皎洁的月轮却忽然被一抹薄云遮蔽,光芒黯淡了几分。
紧接着,北方天际的北斗七星中,那颗代表着“破军”
的第七星,竟开始微微颤动,光芒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有断裂的迹象。
村口,阿耕仰头凝望着那颗摇摇欲坠的星辰,眉头紧锁,良久无言。
最后,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进自家的灶屋。
灶膛里的火光依旧温和。
他将一碗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元宵,轻轻放在灶前那只给“客人”
歇脚的小凳上,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道:“要是累了,就歇一晚吧。”
话音落下,那碗元宵的热气袅袅升起,在空中盘旋片刻,并未散去。
灶膛锅底的余烬里,微弱的火光竟慢慢浮现出两个模糊的字迹:“未完”
。
窗外,最后一盏扁担形状的灯笼被风吹灭了。
然而,就在村庄陷入一片黑暗的瞬间,田垄之间,却有无数萤火凭空亮起,它们汇聚成流,在漆黑的田野上自行排列成一行苍劲古拙的篆字——忠恕行天下。
那流光组成的字迹,明亮而坚定,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中,照亮了整片讲理坡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