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三门之择(1/2)
磷火在青铜门前打着旋儿,将三扇门的轮廓映得忽明忽暗。
关羽的玄铁甲胄仍在发烫,系统提示音在识海嗡嗡作响,他却充耳不闻,目光如刀般扫过三扇门——朱红门后金戈声震耳欲聋,青灰门飘来的药香里裹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墨黑门内的黑暗像张巨口,正无声吞噬着夜明珠的幽蓝光芒。
\"
选吧,关羽。
\"
女子的声音像浸在寒潭里的丝弦,\"
哪一扇门,才是你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去守护的?
\"
他喉结滚动,右手不自觉按上青龙刀的刀柄。
刀镡上的云纹硌着掌心,那是关平亲手刻的——小将军总说要替父亲把刀磨得更利些。
系统的探测波在精神力里翻涌,反馈却模糊得像隔了层雾:\"
当前选择将影响命运走向,请宿主慎重。
\"
慎重?
他低笑一声,指腹轻轻擦过眉心金印。
这枚印子跟着他从麦城的血里滚出来,见证过斩吕蒙时溅在甲胄上的血珠,听过白帝城刘备说\"
二弟辛苦了\"
时的虚浮语调,此刻正随着心跳发烫,像在替他数着那些不能忘的旧账。
\"
真正的考验不在力量,而在信念。
\"
他闭了闭眼,麦城破城那日的喊杀声突然撞进脑海——自己拖着断矛站在城墙上,关平的血溅在他脸上,周仓的尸体被吴军的马蹄踩进泥里。
那时候他眼里只有恨,恨吕蒙的阴毒,恨孙权的背信,恨自己的自负让八百儿郎埋骨他乡。
可现在呢?
他想起在成都城外救起的老卒,想起跟着关兴学武的孩子们眼里的光,想起诸葛亮深夜递来的那盏茶,茶盏底压着张纸条:\"
云长,你守护的从来不是某个人。
\"
再睁眼时,朱红门的金戈声突然清晰起来,像极了当年在汜水关前,刘使君举着酒碗说\"
待我兄弟三人兴复汉室\"
时,他斩华雄前听到的战鼓。
\"
我选这扇。
\"
他抬脚走向朱红门,玄铁靴底叩在青石板上,声音像敲在女子心尖。
女子睫毛微颤,月白裙裾被阴风吹得翻卷:\"
你确定?
\"
\"
我一生征战,血染青锋。
\"
他停在门前,指尖触到门扉的刹那,掌心传来灼烧般的痛,\"
若连自己的过去都不敢面对,何谈守护未来?
\"
话音未落,门内涌出的热浪裹着他整个人卷了进去。
眼前的景象骤变。
麦城的残垣断壁在脚下延伸,他看见自己浑身浴血站在墙头,青龙刀上的血还在往下滴,关平的声音从下方传来:\"
父亲!
吴军破了北门!
\"
二十年前的自己转头,眼里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红——不是愤怒,是绝望。
\"
若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忠于刘备吗?
\"
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无数个他在同时开口。
幻象里的自己突然跪坐下来,刀当啷坠地,溅起的血珠在空中凝成细小的冰晶。
关羽摸向腰间,这才惊觉青龙刀不在——这里是幻象。
他望着那个被仇恨和悔恨啃噬的自己,喉咙发紧。
二十年前的今夜,他确实想过,如果当初听了子龙的劝,不那么急着北伐;如果在傅士仁献城时,能早一步带军突围;如果......
\"
忠义非一时之念,而是一生之择。
\"
他开口,声音比记忆里更沉,\"
我忠于的从来不是刘玄德,是当年在桃园举酒时说的'
'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
\"
幻象里的自己猛然抬头,眼里的红潮退去,露出他在成都城墙上看过的,少年关云长的锋芒。
\"
好。
\"
那声音又响起,这一回带着笑意,\"
你终究没被仇恨蒙住眼睛。
\"
话音未落,残垣化作飞灰,朱红门的轮廓重新在眼前浮现。
关羽低头,掌心多了枚火焰形状的印记,纹路像极了青龙刀上的云纹——是关平刻的那把。
\"
第一重试炼,过。
\"
女子不知何时站在他身侧,月白裙裾上沾着几点磷火,像缀了星子。
她抬手一挥,三道虚影从青铜门后飘出:最左边的是二十年前的自己,铠甲破破烂烂,眼神空洞得像口枯井;中间是关兴,少年正攥着他送的玄铁剑,剑穗上还沾着上次练剑时蹭的草屑;最右边是个陌生少年,穿件洗得发白的青衫,眉间有团若隐若现的金芒。
\"
这三人之中,谁才是真正值得你托付守门重任之人?
\"
关羽垂眸,指节在腰间叩出轻响。
他先看向左边的虚影,那具空壳里没有半分生气——他早把过去的自己埋在麦城的土里了。
再看关兴,少年的眼睛亮得像星子,可剑穗还在晃,显然还没学会\"
不动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