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目诡物(2/2)

残念淡漠道,“待七日后毒血浸透大地,你也将沦为黑潮中的一具行尸。

届时,这方世界,将迎来真正的末日。”

意识猛然抽离,姜闻睁开双眼,冷汗涔涔。

高空中,黑水浪潮仍未停歇,反而愈发猛烈。

燕与鹰已率众退至安全地带,唯独姜闻依旧独立原地,手中木鞭光芒黯淡,显然方才那一击耗损不小。

“尊者!”

姜素焦急呼唤,“你去了何处?

为何神魂动荡如此剧烈?”

“我见到了真相。”

姜闻缓缓道,“这仙洞,根本不是什么宝地,而是囚笼??

囚禁一尊堕化的天王残躯。

而我们所有人,都是在帮敌人拆牢门。”

他将所见所闻尽数告知姜素。

良久,神海中传来一声轻叹:“所以,你要去完成那个仪式?”

“不然呢?”

姜闻反问,“若我不做,谁能做?

燕?

鹰?

还是那些浑然不知自己正在掘墓的罗刹人?”

“可那需要献祭魂魄!”

姜素声音陡然拔高,“一旦启动封印,你的神魂就会永远留在这里,再也无法回归现实世界!”

姜闻笑了笑,笑容平静得令人心碎。

“我本就是道士,守观护民,斩妖除邪,何须计较归途?

况且……”

他抬头望向苍穹,仿佛透过层层岩壁看到了故乡的星空,“若这一界沦陷,异世灾厄终将蔓延至人间。

到那时,道观何存?

众生何安?”

风起云涌,黑潮咆哮。

姜闻不再犹豫,踏步向前,迎着滔天浊浪走去。

燕远远望着那身影,忽然感到一阵心悸。

他急忙拉住欲上前阻拦的鹰:“别去!

他要去的地方,是我们不能踏足的命运之地!”

“什么意思?”

鹰不解。

“我能感知凶吉……此刻,我只觉天地将变,而他,是唯一的锚点。”

燕声音发颤,“他是来改命的。”

姜闻一步步走入黑水之中,木鞭高举,口中诵念《太乙救苦经》。

每一步落下,脚下黑水便退避三尺;每一句经文出口,空中便有金莲绽放。

他的身躯开始泛起琉璃光泽,那是道体纯阳与邪秽对抗的征兆。

终于,他抵达了仙洞最深处??

五脏环绕的核心区域。

心脏仍在搏动,玉璧上的金光已然微弱不堪。

姜闻深吸一口气,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洒在拘神鞭上。

刹那间,木鞭通体生辉,竟生出枝叶,根须蔓延,如一棵小树扎根于黑泥之中。

“以吾之名,召请三清护法,九曜临坛!”

姜闻厉声喝道,“拘神鞭在手,敕令邪祟退散!

今以此身作祭,重封天魔之渊!”

话音落下,他猛然将鞭插入心核裂缝之中。

轰??!

整座仙洞剧烈震颤,五脏齐鸣,血海倒悬。

那块玉璧轰然碎裂,金光四射,与黑水激烈碰撞。

一股无形波动席卷四方,所有罗刹人皆跪伏在地,耳边回荡着古老的梵唱。

姜闻的身体开始透明,灵魂之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封印。

“不要啊!”

姜素悲鸣,“你还年轻,你还有太多未完成的事!”

“素姐……”

姜闻微笑,“记得替我打理好道观。

香火别断,桃树 annual 开花的时候,记得剪枝。”

“你闭嘴!

你不准走!”

姜素嘶吼,泪水滑落神海。

可一切已不可逆转。

随着最后一道咒诀完成,拘神鞭化作一道青虹,缠绕五脏,形成巨大的符阵。

黑水停止奔涌,逐渐退去。

那颗搏动的心脏缓缓静止,重新被金色纹路覆盖,封印再度稳固。

风停了,雨歇了,连空气都变得清明。

当燕和鹰带人小心翼翼进入仙洞时,只见姜闻盘坐于地,双目紧闭,面容安详,手中仍握着那截已失去灵性的木鞭。

他的身体没有腐朽,也没有气息,就像只是睡着了。

“他……死了吗?”

燕轻声问。

鹰摇头:“我不知道。

但我感觉到,这座仙洞……安静了。”

的确,从此之后,黑水不再泛滥,死尸不再暴起,肉芝生长速度恢复正常。

罗刹族得以继续开采,但也从此立下新规:每逢月圆之夜,必焚香祭拜那位“外来尊者”



而在现实世界的某座偏僻道观中,一只乌鸦落在檐角,嘴里叼着一片枯黄的桃叶。

它歪头看了看空无一人的殿宇,轻轻放下叶子,振翅而去。

蒲团之上,一本翻开的《玄枢观真经》静静躺着,页脚处多了一行陌生笔迹: “我有道观通异世,不负青山不负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