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章 战诡物(1/2)

一道恐怖的气息横扫而来,就和当初姜闻在堕仙之地遭遇的堕仙相似。

只是和那尊巨灵神相比,这气息虽强横却多了几分阴气的嘈杂。

无论是堕仙还是死尸,都是诡异之物。

不入阴阳,不在五行,难以用邪魔妖祟去描述...

春雪初融,山道上积冰渐裂,细流潺潺自高处蜿蜒而下,汇入道观门前那口青石凿成的引水渠。

姜闻立于檐下,手中竹帚轻扫阶前残雪,动作不疾不徐,仿佛每一帚都在丈量天地之间的呼吸节奏。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是阿砾归来的沉稳,也不是姜素当年辞官时的从容,而是带着痛楚与焦灼的奔袭。

一个少年自山林间跌出,衣衫撕裂,左臂缠着浸血的布条,怀里紧紧护着一卷湿透的竹简。

他双膝一软,跪倒在门槛前,声音嘶哑:“姜……真人……南荒……出事了。”

姜闻放下竹帚,蹲身扶起少年,指尖搭上其腕脉,眉头微蹙。

这孩子体内有异种煞气游走经络,非寻常外伤所致,倒像是被某种邪法侵蚀神魂。

他低声念了一句风律第三条:“凡修道者,不得以术害民。”

随即掌心泛起青光,缓缓渗入少年体内,将那股阴寒之气逼出体外,化作一缕黑烟,在晨光中扭曲片刻后消散无踪。

少年喘息稍定,颤抖着手递上竹简:“这是……律音盟最后传出来的消息。

我师父让我一定要送到您手上……他说,只有您能看懂这些字背后的‘音’。”

姜闻接过竹简,轻轻展开。

表面墨迹斑驳,雨水浸染,看似杂乱无章,但当他以风律之心凝神注视,那些字迹竟在识海中重新排列,化作一段段悲怆的琵琶曲调??

正是盲眼琴师所用的“律音密文”



曲意凄厉,诉说一场突如其来的清洗。

三日前,南荒律音盟召集七十二寨代表共议灵药分配之事,主张废除世家垄断、按需配给。

会议尚未结束,夜半忽有黑袍人自天而降,手持漆金令牌,宣称奉“正统律庭”

之命取缔非法结社。

为首者一剑斩断议事堂梁柱,声如雷霆:“尔等妄称风律,实则蛊惑民心,乱纲常、逆天道,罪不容赦!”

当场十七位长老拒捕身亡,琴师以命奏终曲,音波震碎敌人心脉三人,自己亦气血逆行而亡。

幸存弟子拼死突围,将此竹简封入防水油布,交由这名少年千里送信。

姜闻闭目良久,识海中那株青芽微微震颤,似感应到远方无数冤魂的呐喊。

他知道,“正统律庭”

早已不是百溪旧制,而是近年来悄然崛起的一个神秘组织,打着恢复“归藏正统”

的旗号,实则推行严刑峻法,诛杀异己,甚至开始禁止百姓私传风律条款,称“律法唯上所授,庶民不得擅议”



更令人心寒的是,他们所用的律条,竟也源自风律十三条,只是每一条都被曲解、反转??

比如“凡执权柄者不得妄断生死”

,被篡改为“执权者代天行罚,生死由心”

; “弱者之声亦当倾听”

,变成“强者立规,弱者顺从”



这不是叛道,是窃道。

如同盗贼披上圣人的衣冠,以正义之名行暴政之实。

姜闻睁开眼,目光如刃:“你叫什么名字?”

“林照。”

少年低头,“我师父临死前说,若见不到您,就把竹简烧了,让灰随风去。

可我想亲眼看着您读完它……因为他还说了最后一句话:‘真正的律,不在纸上,而在活着的人心里。

’”

姜闻点头,转身走入道堂,取出一枚信律牌??

与当年赐予阿砾的那一枚几乎相同,唯独背面多了一道细微裂痕,象征传承中的断裂与修复。

“这枚牌,现在是你的。”

他将牌放入少年掌心,“你不必回南荒送死,但你要去七个地方:北境灯塔旧址、西漠书院废墟、东海渔歌岛、西南铜鼓寨、中州义塾、西北孤峰驿、以及归藏地宫入口。

每到一处,找寻仍在传唱风律之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并请他们回应。”

林照怔住:“回应?

怎么回应?”

姜闻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用你们的方式。

歌声也好,鼓声也好,刀剑也好。

只要能让声音传回来,就够了。”

三日后,林照启程。

临行前,姜闻送他至山门,一如当年送别阿砾。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递出的不是安慰,而是一句警告:“他们会说你是逆贼,是乱党,是煽动愚民的妖言惑众者。

但记住??

当你为他人发声时,你就站在风律中央。”

少年含泪而去。

而就在他身影消失于云雾之际,道观铜铃再度轻响,不是九声哀鸣,也不是欣慰清音,而是连绵不断、如雨击瓦的急促颤动??

这是风律预警,意味着信念之网正在某处剧烈震荡。

当晚,姜闻未眠。

他在院中点燃三十六盏油灯,对应三十六座继律祠的位置,一一摆列于沙盘之上。

然后盘膝而坐,以心火引动识海青芽,将其意志扩散如网,试图感知各地风律传人的状态。

结果令人震惊。

北境十三城已有半数设立“禁言碑”

,凡诵风律者罚没家产; 西漠书院虽已焚毁,但仍有孩童偷偷在沙地上描摹律条,被发现后遭鞭笞; 东海渔村一夜之间失踪八名渔民,只留下写满“律十四”

的贝壳串挂在桅杆上; 最严重的是归藏地宫入口附近,原本驻守的三位老修行者全部失联,继律祠前石碑被人用鲜血涂改:“曾说这不对”

变成了“今认此为真”



有人在系统性地抹除记忆,扭曲源头。

姜闻眸光冷冽,终于起身走入后殿,推开尘封已久的木柜,取出一把从未出鞘的短剑。

剑身通体青灰,无铭无纹,却是当年九魂陨落之时,最后一缕风律凝聚而成的“誓愿之刃”



它不杀人,只斩虚妄。

他抚摸剑鞘,低语:“看来,有些人忘了??

风律从来不怕死人说话,只怕活人沉默。”

五日后,第一道回应抵达。

来自北境残存的海律坛。

一名老渔妇驾着破船穿越风暴,在道观门前放下一只陶瓮。

打开一看,竟是三百颗晒干的海螺壳,每一颗内壁都刻着一句话,全是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控诉。

她在纸上写道:“我们不能大声说话,但我们还能写字。

风会吹走谎言,却吹不走这些声音。”

姜闻命人将海螺倒入铜鼎,以心火煅烧。

火焰腾起之时,三百控诉化作一道青焰长龙,直冲夜空,久久不散,宛如星辰坠落人间。

第二道回应来自西漠。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