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降落月球!震惊全网!(1/3)
文若雪的话语,轻松而平静。
那样子,仿佛是最轻描淡写一般。
直播间的观众们:“!!!!!!!!!!!!!!”
“卧槽???
我本以为这是要先发布新产品,没想到只是一个新产品的预告?”
...
陈才站在机场跑道尽头,夜风卷起他的衣角。
密封箱里的那块钛铁矿石在聚光灯下泛着冷 metallic 的光泽,像一颗来自远古星辰的心脏。
全球媒体的镜头对准他,无数双眼睛通过屏幕注视着他??
有质疑、有敬畏、也有隐隐燃烧的嫉妒。
但他此刻只听见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回荡:**“火星殖民船?
初代设计图”
已获取。
** “一千人级深空生存……聚变推进……人工重力环。”
他默念着图纸参数,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
这不是梦,也不是科幻小说的桥段。
这是下一步。
文若雪快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份刚打印出的数据报告。
“地基号结构评估完成,除热防护层局部磨损外,整体完好率98.
7%。
返程轨道计算误差小于0.
03%,控制系统表现超出预期。”
她顿了顿,“程教授说,我们可以立刻准备第二次飞行。”
“不。”
陈才摇头,“不是第二次飞行。”
“是**启航**。”
三天后,量子航天基地地下九层的绝密会议室再次开启。
墙上投影不再是单一的“地基”
号模型,而是一整条横跨太阳系的运输网络构想图。
从地球轨道空间站,到月球工业区,再到火星转移轨道上的中继补给点,层层递进,宛如一张正在织就的星际蛛网。
“‘太空工业化时代’科技树已解锁前三个分支。”
李志强指着屏幕,“分别是:原位资源利用(ISRU)、轨道自动化建造、以及深空能源矩阵。
每一项都能独立改变人类航天格局。”
程教授戴上眼镜,仔细查看“火星殖民船”
的设计图。
“这艘船……比国际空间站大十倍,生命支持系统要求连续运行十年以上。
材料、动力、辐射屏蔽、心理干预机制??
哪一项都不是现有技术能轻松支撑的。”
“所以我们不会用现有技术。”
陈才走到台前,调出一组新数据,“‘鲲鹏’引擎第四代原型机已完成仿真测试,推力提升至120吨,比冲达到4500秒,接近核热推进水平。
关键是,它完全清洁,无放射性残留。”
“你是认真的?
要造一艘能载千人的飞船?”
有人问。
“不是‘要造’。”
陈才目光扫过众人,“是**已经在造**。”
他按下遥控键,投影切换成一段实时画面??
位于南极冰盖下方三千米处的一座隐蔽工厂内,巨大的磁悬浮传送带正运送着某种暗红色合金板材。
那种金属表面流动着细微的蓝光,仿佛蕴含着某种活性能量。
“这是‘星尘合金’,由月球冶炼中心提取的钛铁矿与地球合成的纳米晶格复合而成。
强度是钛合金五倍,重量却只有其六成。
目前已生产出首批结构件,用于火星船的主承力框架。”
会议室一片寂静。
“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的?”
程教授声音低沉。
“在‘地基’号起飞前。”
陈才平静地说,“我们不能等所有条件都成熟才行动。
真正的突破,永远发生在风险与信念交汇的地方。”
会议结束后,陈才独自走进地下十层??
这里是他从未对外公开过的**核心研发区**。
大门需虹膜+声纹+脑波三重验证,连文若雪也仅有临时权限。
房间中央,悬浮着一座缩小版的火星殖民船全息模型。
它呈纺锤形,两端为居住舱环,中间是反应堆与货仓模块。
最引人注目的是环绕中部的**旋转重力环**,直径两百米,可通过离心力模拟0.
8G重力,最大限度减少长期失重对人体的伤害。
【叮!】
【检测到宿主激活“深空母舰”
概念模型,触发隐藏任务:“火种计划”
】
【任务内容:在五年内完成火星殖民船主体建造,并实现至少一次无人试飞抵达火星近地轨道】
【奖励:解锁“行星改造初级技术包”
+ 200基础能量币】
【失败惩罚:科技树倒退一级,所有相关项目冻结三年】
陈才没有犹豫:“接受任务。”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正悄然变化。
美国NASA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局长当众摔碎了一块从黑市购得的《我的第一座月球工厂》积木。
“他们用玩具把芯片送上月球!
而现在,他们要用什么?
乐高搭火星城吗?!”
但愤怒掩盖不了恐慌。
五角大楼内部文件泄露显示,美军已秘密启动“苍穹壁垒”
计划,旨在通过高轨激光平台和电磁干扰网络,遏制民间航天力量的扩张。
俄罗斯航天集团则提出联合倡议,呼吁全球封锁量子工坊的技术出口,称其“颠覆现有太空秩序”
。
唯有欧洲部分国家表现出微妙态度。
德国总理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也许我们该重新思考,是谁在真正推动人类前进。”
而在民间,热潮早已席卷世界。
孩子们不再只想当球星或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