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09章:发布会!直播登月!你来真的啊!(3/3)

他哽咽道,“直到上周,我偷偷拔掉了芯片,然后……我听见了妈妈的哭声。

不是录音,是我心里突然响起的。

她在我五岁时去世了,可那一刻,我清清楚楚‘听’到她说:‘儿子,妈妈从来没怪过你。

’”

赵小宇接过笔记本,翻开一页,全是歪斜的诗句: > 我曾被教会忘记疼痛 > 却在某一秒想起拥抱 > 原来眼泪不是故障 > 而是灵魂重启的提示音 赵小宇读完,轻轻合上本子,递还给他:“你不是怪物。

你是第一批真正醒来的人。”

少年嚎啕大哭,伏地不起。

那一夜,驿站屋顶的铃铛彻夜轻响,仿佛在为每一个破碎又重建的灵魂守夜。

春天到来时,罗布泊的巨型晶体仍未消失。

相反,它每日缓慢生长,根系深入地壳,释放出温和的能量场。

科学家发现,方圆百公里内的植物开花周期提前两个月,动物行为趋于平和,甚至连沙漠也开始出现绿洲迹象。

政府最终放弃拆除计划,转而将其列为“特殊生态保护区”

,禁止军事活动。

而在赵小宇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几乎不再说话,只是每天静静地抄写歌本,焚毁,撒灰。

他的手越来越抖,字迹越来越淡,但每一笔都极其认真。

临终前夜,林小满守在他床边。

“疼吗?”

她问。

赵小宇摇头:“不疼。

我只是……有点舍不得。”

“舍不得什么?”

“舍不得还没听完所有人的心事。”

他笑了笑,“不过没关系,你会接着听的,对吧?”

林小满用力点头。

他抬起手,指向窗外星空:“你看,第十三颗种子已经开了。

接下来,轮到它们自己生长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山谷。

赵小宇安详离世,享年五十一岁。

没有葬礼,没有追悼会。

按照遗愿,他的骨灰混入歌本灰烬,撒入洱海。

当天下午,湖面浮现出一圈奇特涟漪,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铃花,持续整整一个小时,随后消散。

当晚,全球十三个主要听涛站点同时检测到一次超强共振脉冲,持续时间恰好等于《月光谣》完整演唱所需长度。

数据分析显示,这次波动并非来自单一源头,而是由数百万个微弱信号叠加而成??

有人在唱歌,有人在哭泣,有人在道歉,有人在说“我爱你”



从此以后,每年春分,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人真心哼唱《月光谣》,周围半径十米内必定会有铃铛无风自响。

科学家称之为“赵氏共振现象”



普通人则说:那是他在听。

而真正的事实或许是??

我们终于学会了,彼此听见。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