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航天飞机研发出来了?震惊航天科研院!(3/3)
: > “我们知道你们在做什么,我们支持你们。”
> “科技不该有国界,梦想更不该。”
> “请继续教孩子们造星星。”
王星辰看到这些消息时,正坐在教室里听学生们讨论新项目。
“老师,”
一个女生举起手,“我们能不能做个‘城市盲道导航鞋’?
用震动提醒视障人士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能。”
王星辰站起来,微笑道,“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们,内蒙古的巴特尔已经在试用了类似原型机。
他说,穿上它走路的时候,感觉像是有人牵着他。”
全班沸腾了。
那一刻,没有人再问“能不能做”
,只有“怎么做得更好”
。
一个月后,“星云网络”
完成首轮全球同步。
节点总数突破一万两千个,覆盖六大洲八十九个国家和地区。
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流转高效,甚至在一次海底光缆断裂事故中,凭借分布式路由自动切换,保障了南太平洋岛屿学校的在线课程不间断。
而最让人动容的,是一位阿富汗女孩上传的作品。
她在战火纷飞的喀布尔郊区,用捡来的手机屏幕和汽车电池,做出一台简易“心理安抚仪”
。
设备会播放轻音乐,并根据使用者心跳调节灯光颜色。
她在说明文档中写道: > “战争让我害怕。
但我发现,当我用手捂住传感器时,机器也会‘平静’下来。
原来,治愈是可以互相传递的。”
这条信息被“星童二号”
选中,绕地球飞行十七圈,每一圈都重复播放。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风向悄然转变。
曾经质疑“龙腾是军工复合体”
的自媒体纷纷删文道歉;主流媒体陆续推出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 “有一种力量,始于微光,成于燎原。
它不在实验室,不在军工厂,而在每一个敢于动手的孩子手中。
这不是威胁,这是希望。”
教育部正式宣布:“青少年科创特区”
将在三年内扩展至全国百县,投入专项资金五十亿元,重点扶持乡村科技教育。
而王星辰和林小满的名字,出现在一份“国家杰出青年创新奖”
的提名名单上。
但他们都没有出席颁奖典礼。
那天,他们正站在甘肃敦煌的一所沙漠小学里,和孩子们一起组装新型抗沙化植物培育舱。
风吹起黄沙,拍打在脸上生疼,可每个人的嘴角都是笑着的。
“老师,”
一个小男孩一边拧螺丝一边问,“将来我们能在沙漠种出森林吗?”
王星辰蹲在他身边,轻轻拍了拍肩膀:“我不知道能不能,但我知道??
只要你愿意一直种下去,总有一天,会有树影落在你的头顶。”
夕阳西下,金色的沙丘连绵起伏。
远处,一架无人机正缓缓降落,腹部挂着崭新的保温箱。
标签上写着:“星辰模块?
荒漠特别版”
。
里面除了标准组件,还多了一张手写卡片: > “你们的梦想,比风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