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5章:预估造价400亿!摇人!(1/2)

这个时候,程教授的话语中甚至是尊敬都完全没有了。

或者这样说更加的合适…… 他因为太过于震惊,在发现了这种情况之后,那完全都和平日里的情况不一样了。

他这是和平日里的处人待事的模式不...

山谷的夜风穿过渝州厂区的环形步道,吹动了悬挂在廊下的铜铃,叮咚声如星子轻碰。

王星辰没有回宿舍,而是沿着档案室后侧的小径走向地下测试舱。

他手里攥着那份《未来十年技术民主化路径预测》的复印件,纸页边缘已被汗水浸得微微发皱。

那句批注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

“真正的变革,从来不始于实验室,而始于某个孩子在家里的阳台上,拿着电池和铁丝,试图点亮一颗星星。”

他推开厚重的防爆门,冷光灯一盏接一盏自动亮起。

测试舱中央,一台尚未封装的“星辰模块2.

0”

原型机正安静运转,散热风扇发出低沉的嗡鸣。

这是他和林小满带领学生团队用三周时间拼装出的新一代开放式生态舱,内部搭载了微型水循环系统、LED光谱种植阵列,以及一个可编程的AI植物管家。

它的目标不再是模拟太空环境,而是让每一个普通家庭都能在阳台上种出属于自己的“星际菜园”



“你又来了。”

林小满的声音从控制台后传来。

她穿着一件深灰色工装背心,头发扎成马尾,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刚才数据中心推送了新数据:‘追光号’气球在南极平流层漂了四天,传回三百多张地磁扰动图像。

赵雪莹她们用这些数据做了个小报告,标题叫《极光为什么会跳舞》。”

王星辰走到操作台前,看着实时传回的画面。

那枚小小的探测器仍在飞行,外壳上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红光。

“她说要追着光走……结果真的走到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他低声说。

林小满点头:“而且不止是她。

海南那个潮汐机器人现在已经被渔民改装成‘智能渔排巡检员’,能自动投放饵料、监测水质。

新疆阿迪力的太阳能馕坑被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看中,准备批量生产,还邀请他当‘少年技术顾问’。”

她顿了顿,“你知道最离谱的是什么吗?

内蒙古那位盲童,他妈妈把他的盲文信录成了语音包,上传到了‘星语计划’平台。

昨天,‘星童二号’把它广播了一遍??

绕地球十七圈,每一圈都播放一次。”

王星辰怔住:“它……真这么做了?”

“当然。”

林小满笑了,“飞船有自己的权限。

只要内容不涉及加密或攻击性代码,它就会执行所有来自孩子的留言指令。

这是李文博当初写进核心协议的??

‘风语者永不沉默’。”

两人陷入短暂的静默。

远处,原型机的指示灯由蓝转绿,标志着新一轮植物生长周期启动。

“所以你说,我们是不是已经失控了?”

王星辰忽然问。

林小满抬眼看他:“你是怕我们管不住这把火?”

“不是怕,是……敬畏。”

他缓缓坐下,“以前我以为,做点小发明,能让几个孩子开心就够了。

但现在,我看到云南山里的小学生用竹筒和塑料瓶做出能测降雨量的气象站;看到贵州留守儿童用废旧遥控车改装成‘护牛机器人’,晚上跟着牛群巡逻防野兽;甚至有个自闭症男孩,靠拼装‘神经感应灯带’找到了表达情绪的方式……这些东西,根本不在我们的设计图里。

它们自己长出来了。”

林小满轻轻拍了拍他的肩:“那就对了。

我们从没想打造一个帝国,只想打开一扇门。

现在门开了,风吹进来,种子飞出去,落在哪,开出什么花,已经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

就在这时,警报声突兀响起。

红色警示灯旋转闪烁,主屏幕弹出紧急通知: > 【异常信号接入】

> 来源:未知卫星中继节点 > 内容类型:音频流 > 解密等级:三级(需双人授权) 林小满迅速输入密码,王星辰补全验证。

音频解压后,一段断续却清晰的童声响起: “这里是……青海湖边的帐篷小学。

我是才让太,五年级。

我们……修好了你们寄来的通信套件,但信号总是断。

老师说可能是高原电磁干扰……但我们还是想试试。

我们想告诉‘星童二号’,我们种的土豆发芽了!

是我们自己选的品种,叫‘星空一号’……因为它是在看星星的时候种下的……”

声音戛然而止,随后是一阵杂音,接着另一个女孩的声音响起:“我们也想许愿。

我们不想离开草原去城里读书。

我们想在这里建一座望远镜台,用太阳能板供电,晚上可以连上你们的‘星空课堂’……我们可以画星图,也可以帮科学家记录候鸟迁徙路线……请别忘了我们。”

音频结束,室内一片寂静。

王星辰感觉胸口像被什么撞了一下。

他知道那些孩子看不见发射场的烈焰,也摸不到飞船的金属外壳,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梦想焊进了现实。

“我们要回应他们。”

他说。

“当然。”

林小满已调出卫星链路配置界面,“我已经让AI生成一套低功耗通信增强方案,适合高海拔地区部署。

问题是??

怎么送过去?”

“不能走常规物流。”

王星辰摇头,“上次督导组审查后,所有带电子元件的包裹都要备案,偏远地区配送延迟超过两周。”

林小满眯起眼睛:“那就走‘星光快递’。”

她按下按钮,整个厂区的无人机调度系统被唤醒。

数百架六轴飞行器从隐蔽机库升空,在夜色中组成一条银色河流,朝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每架无人机腹部都挂着一个橙色保温箱,里面是定制版“高原通信增强包”

:含抗低温电池、增益天线模块、简易组装手册,以及一张手绘卡片,写着:“你们的信号,我们听到了。”

与此同时,北京某高层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一名身穿制服的官员指着投影屏上的热力图:“过去三个月,龙腾通过非登记渠道向全国两百七十三个偏远教学点输送高精度传感器和开源主板,规避了《民用科技物资流通管理办法》第三条监管要求。

更严重的是,他们的‘共创空间’平台已收集超过十万份青少年创新方案,其中百分之十二涉及无线通信加密、自主导航算法等敏感领域。”

另一人推了推眼镜:“这不是教育项目,这是分布式技术研发网络。

如果放任不管,十年后我们将面对一群从小接受‘去中心化工程思维’训练的年轻人??

他们不信权威,只信实验数据。”

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位白发老者缓步走入。

他是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首席专家周振华,曾主持过多个航天重大项目。

“你们说的没错。”

他平静开口,“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这些孩子不是在造武器,他们在解决吃饭、取暖、上学路上有没有灯的问题。

那个吐鲁番的太阳能馕坑,省下了每年三百万千瓦时的燃煤消耗;海南的潮汐机器人,让三个海岛渔村实现了可持续捕捞。

这才是真正的‘军民融合’??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