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92章:大杀四方!‘泰山’无敌了!(2/2)

的越野车驶入黄沙边缘的小镇。

学校建在半山坡上,围墙斑驳,教室窗户用塑料布封着。

但操场上立着一根旗杆,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校长带着老师们在校门口迎接。

当看到林小满递出的捐赠清单时,他的手微微发抖:“这么多设备……真给我们?”

“不止。”

林小满微笑,“我们还想请李文博同学亲自讲解他的‘风语者’设计。”

小男孩被老师牵着手带到台上。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鞋尖有点破,但站姿笔直。

面对摄像机和陌生的大人们,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自己用废旧纸板做的演示模型。

“我家这里每年春天都有沙尘暴。”

他声音不大,却很稳,“妈妈总说,等风停了就好了。

可我一直想,能不能不让风带来脏东西?

如果能让风吹着机器转起来,又能把空气变干净……是不是就能一直呼吸自由了?”

台下一片静默。

林小满悄悄抹了眼角。

讲座结束后,她在校园角落发现了一块黑板报。

上面用彩色粉笔画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飞行器,每一架下面都写着一句话: “这是我梦见的明天。”

当晚,她发了一条全员公告: 【即日起,“龙腾星光计划”

正式启动。

我们将每年遴选一百所偏远地区中小学,提供定制化科技教育资源包,包括但不限于: - 模块化实验工作站 - 卫星遥测终端(可接收“星童一号”

实时数据) - AI辅助设计教学系统 目标:不让任何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因地理或经济条件而熄灭。】

消息传出,网络沸腾。

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变相舆论战?”

评论区很快出现一条高赞回复:“你说对了。

但这是一场用知识当武器、以希望为弹药的战争??

他们攻击的是愚昧,防御的是绝望,打击目标是人类共同的未来。”

而在遥远的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总部召开紧急会议。

秘书长站在讲台前,身后大屏播放着“医疗运输滑板”

在叙利亚边境山区执行任务的画面:一名医生踩着滑板穿越塌方路段,将血浆准时送达临时诊所。

“我们刚刚收到龙腾方面的承诺。”

他说,“他们愿意无偿授权‘低温悬浮运输技术’的基础专利,供所有人道组织使用,不限国别、不设壁垒。”

会场久久无声。

终于,一位来自非洲的代表站起来:“三十年来,第一次有人把高科技当成普世礼物,而不是权力筹码。”

与此同时,酒泉发射中心,“星童一号”

顺利完成第三次轨道任务,安全返航。

两名少年乘组走出返回舱时,脸上带着难以言喻的宁静。

记者追问感受,那个曾说“地球好美”

的男孩轻声回答:“以前我以为宇宙很冷,因为书上说那里没有声音、没有生命。

但现在我知道,只要有人类的目光注视着它,宇宙就是温暖的。”

这句话被自动收录进国家航天博物馆的语音档案库,编号:XM-2046-A。

几天后,陈锐收到了一封特殊邮件。

发件人地址无法追踪,内容只有一句话: 【莫斯科郊外的森林里,有个孩子用你们的隐身斗篷套件改造了他的树屋。

他说,那是他的“和平哨站”



谢谢你。??

米安卡】

陈锐读完,起身走到窗边。

夜幕降临,厂区上空升起无数盏孔明灯。

那是员工们自发组织的“梦想放飞夜”

活动,每一盏灯下都挂着一张纸条,写着某个尚未实现的愿望。

“我想造出会飞的房子。”

“我希望癌症能像感冒一样治好。”

“我想让沙漠开出花来。”

灯火如星河倒映人间。

他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份文档,标题写下: **《星际方舟?

第二阶段规划》** 正文第一行: > “当科技成为公共语言,文明的进步就不再依赖少数天才的灵光一闪,而是亿万普通人日复一日的相信与尝试。

> 我们不做世界的主宰者,只做未来的摆渡人。”

按下保存键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响起: 【“星辰大海”

创意征集活动第一轮评选结果出炉,全国共选出五十位“年度小科学家”

,将于下周赴渝州总部参加闭门研讨会。】

名单最后一位,正是:**王星辰,重庆市南岸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 陈锐笑了笑,顺手将那份泛黄的手写笔记放在会议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他知道,父亲若在,也会为这一刻骄傲。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进厂区。

林小满带着新一批实习生走进装配车间,指着流水线上正在封装的一批新型号产品宣布: “这是我们最新款??

‘**地月通信信使套装**’。

孩子们可以用它亲手组装一台微型深空信号收发器,不仅能接收‘星童一号’传回的数据,还能把自己的语音信息编码发送至近地轨道,由卫星代为存储和转发。”

“真的能发到太空?”

一个戴眼镜的男孩睁大眼睛。

“当然。”

林小满眨眨眼,“而且,明年夏天,我们会挑选一百条最有意思的留言,刻录在‘星童二号’的纪念芯片上,随船升空,环绕月球飞行七圈后再返回地球。”

全场沸腾。

而在角落里,一台不起眼的监控终端悄然记录下这一切。

画面通过加密通道,传往世界各地的情报分析中心。

五角大楼的分析师叹了口气,关掉屏幕。

他知道,这场竞赛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对抗。

这不是谁先突破某项关键技术的问题,而是谁更能激发人心中最纯粹的好奇与善意。

多年以后,历史学家回顾这段岁月,或许不会记得哪次演习展示了多强的火力,也不会特别关注哪年GDP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

但他们一定会提到: 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某一天,有一家中国的玩具厂,选择把最前沿的科技变成孩子的积木,把宇宙的秘密写成游戏规则,把改变世界的权利,交到了每一个踮起脚尖仰望星空的少年手中。

而那一天,人类的未来,悄悄拐了一个温柔的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