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命不止,搞事不止(2/2)
现在,轮到您了??
您想对他说什么?”
老妇抬起头,抹去泪水,大声道:“老头子!
我今天炖了你最爱吃的笋干烧肉!
你不回来吃,我就全喂狗!”
笑声骤起,夹杂着泪水,响彻忆坊。
接下来的三天,万人汇聚,万声齐鸣。
有人倾诉冤屈,有人忏悔过错,有人表达爱意,有人只为说一句“我活着”
。
沈知遥不曾打断任何人,只是泡茶、倾听、点头,偶尔轻声回应:“我在听。”
第四日夜里,沈知遥独坐庭院,翻阅言九渊留下的竹简残页。
忽然,一行小字映入眼帘:“若见归墟而不死,当知‘静音律’尚有第九条,藏于万事屋梁上。”
他抬头望去,忆坊主厅横梁隐没在阴影中。
次日清晨,他搬梯取下一块松动的木板,其后藏着一卷泛黄帛书,上书: > **静音律?
第九条** > “凡持万事屋印信者,可代众生向‘源音’请愿一次。
此权不得转让,不得滥用,违者永失言语。”
沈知遥怔住。
原来万事屋的成立,并非偶然。
它是言九渊埋下的最后一道保险??
一个能与“源音”
直接对话的通道。
当晚,他召集众人议事。
“我们阻止了言灵洪流,但问题没结束。”
他将帛书置于案上,“执律者的理念仍有追随者,守默盟残部正在暗中重组。
更重要的是……‘源音归墟’虽入睡,但它留下的力量并未消失。
言灵不会彻底消亡,只会潜伏。”
林墨皱眉:“你是说,还会有人试图利用它?”
“一定会。”
沈知遥点头,“权力永远渴望绝对之力。
而沉默,最容易被当作控制的工具。”
寒无极冷哼:“那就再打一次。”
“不行。”
苏璃摇头,“这一次,不会有归墟等我们去唤醒。
如果我们失败,世界将迎来真正的寂静??
连心跳都会被抹去。”
宁归缓缓写下三字:“建秩序。”
沈知遥看着众人,一字一顿:“我决定启用‘静音律’第九条??
不是为了封印,而是为了**立法**。
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规则体系,承认言灵的存在,但将其纳入守护而非毁灭的轨道。
从此以后,不是‘禁止说话’,而是‘教会人们如何好好说话’。”
小禾眨眨眼:“那……万事屋要变成学堂吗?”
“是。”
沈知遥微笑,“但不止是学堂。
是庇护所,是仲裁庭,是声音的银行??
你可以把重要的声音存进来,也可以借走勇气去开口。”
数月后,**言学院**在忆坊旁建成。
白墙黛瓦,院中种满会随声波摇曳的“听音草”
。
课程不分贵贱:农夫学写家书,将军练习道歉,孩童学习拒绝,老人重拾歌唱。
沈知遥亲自授课,第一课只有两个字:“你好。”
寒无极成为武声教习,教授“以声御气”
,将语言与内力结合,使每一句真言都能化为护盾或震慑。
苏璃开设“药语课”
,教人用草木精魂调和情绪,避免言语伤己伤人。
宁归则主持“静默冥想”
,让人在沉默中听见内心真实的声音。
小禾成了万事屋的新助手,专管“声音档案馆”
。
她给每个来访者录制一句话,存入特制陶瓮,标明年份与心情。
她说:“等一百年后,有人打开它,会知道曾经有个人,在某一天,勇敢地说出了自己。”
一年后的春祭日,一封信悄然送达。
信封无名,笔迹稚嫩。
小禾拆开念道: > “我住在西漠边缘的村子,全村人都不会说话。
昨天,有个穿黑袍的人来了,说只要我们献出声音,就能换来雨水。
很多人动摇了。
> 但我记得你们的故事。
> 我爬上屋顶,对着沙漠唱了一首你在忆坊教的童谣。
> 今早,沙丘上开出了一朵花。
> 它很小,但会随歌声轻轻晃动。
>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声音能开花。”
沈知遥听完,久久未语。
他走进茶室,取出珍藏的白羽画像,轻轻拂去灰尘。
“你看到了吗?”
他低声说,“桥建起来了。”
窗外,桃树花开如雪,风铃叮咚,仿佛千万人在同时轻语。
又一个清晨,新客人来到忆坊门前。
是个少年,衣衫褴褛,眼神躲闪。
他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如果你不敢说话,就来这里。
他们会教你,如何不害怕自己的声音。”
沈知遥站在门口,一如三十年前的模样,穿着旧麻衣,手里捧着一杯热茶。
少年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
沈知遥不急,只是将茶杯递过去:“先暖暖手。”
少年接过,指尖触到杯壁的刹那,一滴泪落在茶面,漾开一圈涟漪。
“没事的。”
沈知遥轻声说,“你不需要马上说话。
我们可以先……喝杯茶。”
风穿过庭院,吹动檐下新挂的铜铃。
那一串清响,既非庆贺,也非警示, 只是简单地, 在说: **欢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