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捡粮食的老人(2/3)

后来才发现,打胜仗的人,往往死得最快。”

“所以您现在学会演戏了?”

“不是学会,是被迫。”

他苦笑,“若我不演,今日早已身首异处。

若我不跪,明日全军皆成罪臣。

可我心里清楚,我不是为了朱元璋打仗,是为了这些跟着我出生入死的人,为了那些被战火焚毁村庄里的百姓,为了有一天,不必再看一个人的眼神行事。”

梅娘轻声道:“可您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真正的我,早就死在洪武五年的诏狱里。”

李可闭上眼,“活着的这个,是朱元璋允许存在的李可。”

帐外,雪花簌簌落下,覆盖了营寨、兵器、旌旗,仿佛要将一切痕迹抹去。

三日后,斥候急报:右谷王亲率四万骑兵,已越过胪朐河,前锋直逼宁远卫!

沿途烧杀抢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与此同时,金陵皇宫。

朱元璋再次接到李可奏章,内容简短却震撼:“北元复寇,气势汹汹。

臣年迈体衰,恐难再效犬马之劳,恳请陛下另择良将接替辽东防务。”

满朝哗然。

刘伯温当场起身:“陛下,此奏蹊跷!

李可前脚刚立大功,后脚便称病请辞,分明是试探圣意!”

朱元璋却不怒反笑:“他这是嫌朕赏得不够厚啊。”

群臣愕然。

朱元璋提笔批复:“镇国将军李可,功高盖世,忠贯日月。

今闻敌再犯,竟欲引退,朕心甚痛。

特颁铁券丹书,许其子孙永享爵禄,辽东兵马钱粮,悉听调遣,无需奏准。

望卿勿负朕望,再展神威,安定北疆!”

圣旨快马北送的同时,一道密令也随之出发:“锦衣卫千户陈九,即刻重返辽东,查明李可是否勾结北元,意图挟敌自重!

若有蛛丝马迹,立即诛杀,不必请示!”

十日后,赤峰谷。

风雪弥漫,山谷幽深,枯树如鬼爪伸向天空。

四万北元骑兵长驱直入,旌旗蔽日,马蹄踏碎冰雪。

右谷王立于高坡之上,望着前方宁远卫的方向,狞笑道:“李可老矣,不足惧也!

传令全军,加速前进,今晚便在辽东总兵府饮酒庆功!”

然而就在大军行至谷中三分之一时,忽然两侧林中火光冲天!

号角齐鸣,箭雨倾泻,巨石滚木轰然砸下!

与此同时,后军惊呼??

不知何时,数千辽东精骑已封锁谷口,竖起“李”

字大旗!

“又是埋伏!”

右谷王脸色剧变,“快撤!

全军后退!”

可道路已被巨木堵死,骑兵挤作一团,自相践踏。

林敬率弓弩手居高射杀,专挑传令兵与百夫长下手。

李成山则亲率重甲步兵从侧翼杀出,手持长戟,如猛虎入羊群。

激战持续整整一日。

至黄昏时分,北元军彻底崩溃。

右谷王试图突围,却被梅娘率死士截住,鏖战三十余合,终因坐骑中箭跌落,被生擒活捉。

捷报再度飞传辽东主营。

诸将齐聚帅帐,激动万分:“大人!

此役歼敌一万五千,俘虏一万二千,战马缴获三万余匹!

右谷王已被押入囚笼,只待您一声令下,便可解送金陵!”

李可却摇头:“不,这次不送。”

众人一愣。

“我要见他。”

李可站起身,披上玄色大氅,“我要亲自问他一句话。”

当夜,囚帐之中,炭火微明。

右谷王披头散发,满脸血污,却仍昂首不跪。

李可端坐案前,静静看着他。

“你恨我?”

李可问。

“汉狗!

你们夺我草原,屠我族人,焉能不恨!”

右谷王怒吼。

“可你有没有想过,”

李可缓缓道,“你们一次次南下,烧杀抢掠,难道就是为了复仇?

还是说……有人在背后推你?”

右谷王一怔。

“我知道,你兄长左贤王出兵前,曾收到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

李可盯着他眼睛,“信上说:‘李可骄横,帝已生疑。

此时攻辽,必使其腹背受敌。

’这笔迹,是锦衣卫专用墨料写的。”

右谷王瞳孔骤缩。

“朱元璋需要你们打我,我也需要你们打我。”

李可冷笑,“他借你们的手削弱我,我借你们的命巩固权。

我们都利用你们,可你们却以为自己是在复仇。”

右谷王咬牙切齿:“那你为何不杀我?”

“因为你还有用。”

李可起身,俯视着他,“我会放你回去,带着我的话给草原各部:从此以后,北元不再南侵,我也不再北伐。

每年冬春,我开放宁远互市,以粮换马,以盐易皮。

若有人违约,我便联合另一方,共灭之。”

右谷王震惊:“你……你要与我结盟?”

“不是结盟,是共存。”

李可淡淡道,“我不想要草原,你也不要妄想中原。

我们之间,需要一个平衡。

而这个平衡,由我来掌控。”

三日后,李可第三次上奏金陵。

奏章内容震惊朝野:“臣启奏陛下:北元右谷王已被臣击败生擒。

然经审问得知,此次入侵,实有奸人挑拨,意在使我大明与北元两败俱伤。

臣已晓以大义,令其悔过归顺。

现与其订立和约:北元十年内不得南犯,每年遣使朝贡;我朝则许其在宁远开设互市,进行贸易。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