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十一月(2/3)
生活百货样样都有,甚至还能看到自行车和手表的柜台,不用工业票也能买自行车、买手表了 当然能买,红星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旗下津门贸易管理中心有相关联合单位以及进口渠道。
自行车不用愁,钢汽生产的摩托车也是紧俏商品,无论是哪个自行车工厂都需要这样的资源。
摩托车更贵,换来的自行车也更多,基本上能满足集团职工的购置需求。
你说我有职工证明,有供销簿,从这里用钱买一台自行车,然后转手卖给亲戚或者朋友赚一笔不合适吗 当然合适,但这样的买卖十年内你只能做一次。
供销簿会登记你的个人信息,紧俏和受限商品会限制购买年限和次数,自行车就是受限商品,手表也是。
至于说副食品或者食品厂生产的罐头、糖果零食等等,这些不算受限商品,但算紧俏商品。
你可以多次购买,但不能多次大量购买,以食品厂的产能,就算有人偷偷做倒卖生意也不会缺库存的。
其实集团反倒希望这种紧俏物资或者不在紧俏物资范围内的商品能更多地流入市场。
比如汽车,比如五金工具,比如电子产品。
亮马河工业区供销市场里也卖电视机、收音机和洗衣机,且不限制购买数量和次数,你只要花钱买就行了。
销售总公司在城内敞开供应的旗舰店就有两家,谁会来供销市场稀罕这些东西。
他们是不买吗他们是买不起啊。
东城人来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最频繁,因为羡慕,距离近,往来方便。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的整体环境和商业氛围就是比城里要好很多,且亮化工程做的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安保工作和基础服务工作也很优秀。
这里走不了多远便能看见治安岗亭,亮马河公园还能看见退休工人组成的服务岗。
马路上不见垃圾和杂物,更不见打架斗殴的小年轻,每到周末城里人都会选择来这边游玩。
或是看看河畔花园的景色,泛舟河上,或是品尝这里的美食菜肴,逛一逛现代化的商业区。
红星厂当初所提出的生态工业标准正在被树立起来,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单位组织人员来参观学习。
有人说红星钢铁集团在东城外建造了一座卫星城市,可说卫星城市还太小了一些。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圈起来也才几千亩地,完全达不到卫星城市的规模,只能说标准比较高罢了。
很多人羡慕这里,羡慕这里的职工和生活,就连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和竖起来的路灯他们都羡慕。
红星钢铁集团将近三年的营收利润全都砸在了基础建设上,这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绩。
一过亮马桥,最显眼的便是桥边竖起来的巨型牌,上面绘制的是亮马河工业区宏伟蓝图。
下面用方正的字体写着“亮马河工业区欢迎您”
几个大字,即便是夜间也会有灯光照射的清清楚楚。
这个巨型牌还是当初周先生来调研时制作的,现在则成了进入亮马河工业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销售总公司已经预定了这个牌下一阶段的展示位,只等明年工业区基础建设全部竣工,那块展示牌子撤下来以后,他们便要将产品挂上去。
一个月一换,十二个月不重样。
牌的后面是供应链仓库区,很大,这里可供汽车、电子、食品等多个类别的供应链共同使用。
对面则是近两年京城最有实力,也最有名气的联合工业医院,这里的名医数不过来,医疗器械和设备全是自港城进口,医疗环境远超目京城所有医院的水平。
凭借这些条件,以及经历过大学习等活动洗礼的京城医院现状,联合工业医院从开始运营到现在,就诊病人成几何倍数增长,到现在已经成为京城接诊人数最多的医院了。
有病人就诊,就有利润产生,医院便有希望早日实现自负盈亏,平稳运营。
这么多人员,这么多机械设备,就连维持医疗环境也是需要资金的,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
过了十字路口,不用再往远走,左手边是工人新村甲字住宅区,右手边便是集团的办公大楼集群。
隔着长长的绿化带到了大门口,有保卫敬礼放行,汽车驶入花园式办公区。
没错,就是花园式办公区。
以双子楼左前方临近亮马河的八角厅为起点,沿着主干道一直往东推进,整条线都是河畔花园的范围。
从西往东数,依次是:八角厅、联合工业大厦、工业展览馆和图书馆俱乐部、双子座办公大厦、文艺出版社大楼广播电台和联合工业报、红星招待宾馆在建、河畔花园住宅区在建、科技研究院等等。
这些建筑都在一条直线上,是建设在不设围墙的河畔花园内部,后方便是亮马河环绕,风景十分迷人。
李学武的汽车直接开上了双子座办公楼的楼门前,只有集团所属牌照的汽车才有这个权利。
整个亮马河公园是禁止社会车辆进入的,除非是在办公区,且没有临时停车位,汽车都要停在地下。
所以李学武下车以后,司机并不会将车停在门口一直等着他,而是顺序开下站台向地下停车场驶去。
“秘书长好”
“秘书长您回来了”
“领导好”
关于对他的称呼,有人同他关系较为亲近,有的人则只是礼貌客气,所以招呼也不一样。
不过李学武的应答都是一样的,微笑点头,或是边走边握手,寒暄几句。
看起来有点像明星见面会是吧,可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就算他们在集团工作,领导也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现阶段集团机关职工至少得有两千人往上,加上在这里办公的其他分公司和单位职工,足足得有四五千人。
四五千人里只有十一个集团领导,而且这些领导还不是经常能见到的。
比如说秘书长李学武,没什么重要工作和会议的情况下,一个月也就能见着一两次。
再比如说工会负责人熊本成,想要看到这位老先生完全得看缘分,李主任给的缘分。
李主任不高兴了,你就看不到他,李主任需要他了,你就走运了,见他一次太难,除非是去医院。
其他集团领导也不是常驻在集团办公,或是调研、或是出差,或是休假,没有重要会议凑不全这些人。
集团班子要组织全体会议至少得提前一周准备,否则就有可能产生缺席的情况。
“秘书长好,请这边走。”
负责组织和服务此次工作会议的综合管理部办事员们有不少就站在门口等候着领导的到来。
每到来一位领导,就有早就分好引导任务的办事员主动上前打招呼,引导领导快速进入电梯,直达会场。
前台的服务人员也早就把目光投向了这边,当看见集团领导走过来,齐齐微微躬身问好,态度很是尊重。
李学武看着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标准的服务,看着统一穿着白加黑行政套装的集团职工排队走过职工通道,内心的骄傲油然而生。
这才是现代化的集团企业,是红星标准化管理的典范。
这个年代管理是真能卖钱的,国内也没有几家企业对管理进行过系统化的总结和研究。
而打造出了红星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以后,这方面的知识已经随着技术团队向关联企业拓展。
学习红星钢铁集团的生产,也学习管理,这是抄作业的标准姿势。
曾几何时,李怀德想都不敢想,自己竟然能带出一个如此优秀的队伍,打造出别人敬仰学习的经典企业。
他骄傲啊,不得不骄傲。
“给玉农同志说一下,今天的会议时间有点紧,她的提案要尽量压缩时间。”
李怀德从电梯里上来,同身边的秘书刘斌交代道:“能通过最好,不能通过下来再研究,用不着纠缠。”
“是,李总,秘书长来了。”
刘斌眼尖,见着李学武从隔壁电梯出来,轻声给李怀德做了提示。
还没等李怀德说话,李学武已经主动打了招呼。
“李主任,早啊”
“早,你来的也早。”
李怀德笑着伸出手同他握了握,随后松开示意了楼上会议室的方向说道:“距离会议开始还有点时间,你先休息一会。”
“我先过去看看吧,您先忙。”
李学武知道他是有事情,否则就叫他一起了,说不定会议开始前小范围的要讨论什么议题。
他虽然是班子成员,也是管委会的秘书长,可有些议题老李不带着他也属于正常。
业务、工业、经济相关的议题老李一定会问他的意见,但其他比如宣传、组织、d建等方面的议题就不会问他。
还有一项,关于安全保卫工作老李也是尽可能地不问他的意见。
因为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把李学武从保卫系统挪出来,哪里会让他重新产生影响力。
同李怀德分开,李学武并没有去楼会议室,而是溜达着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门口一侧挂着金属标志牌,暗色的底面上面烙印着白色的“秘书长办公室”
字样,显得非常现代化。
就连办公室房门都同以往所见不同,因为靠近门把手一侧房门有一道不透明玻璃窗,从上到下。
这种风格的房门在后世已经很常见,但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设计思维还是玻璃的应用,都堪称突破性的。
为什么办公室的房门要如此设计 你看位于轧钢厂的办公区就知道了,所有的房门上方都是开了玻璃窗的,最多会用白色纱布遮挡上。
开窗是一定要开窗的,这是规矩。
现在法国设计师将开窗拉长缩宽,形成了如此时尚的造型设计,很得集团领导的认可。
李学武当然也喜欢这样的款式,推开办公室的房门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很多绿植。
同当初他在保卫处工作时的办公室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现在的办公室也布置了绿植。
真的,他完全不知道,甚至是第一次来这间办公室,属实惊喜和意外。
张恩远也很喜欢这间办公室,里面没有装修后残留的异味,墙边还有属于他的一张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