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吃醋(1/4)
“我小姑眼光高,可挑剔了。
小说就来 李姝掰着手里的柑橘,也没瞧见身后是谁来了,小嘴还在叭叭地说着。
屋里几人都觉得好笑,可又不敢笑出声来,使劲地憋着。
“你觉得你小姑该不该找对象”
赵雅芳一边哄着李悦,一边逗李姝道:“该找个啥样的对象”
“她她她都19了”
李姝很是感慨和激动地讲道:“谁家大姑娘19了还不找对象啊”
她可真是老太太带大的,满嘴的大茬子味儿啊,谁听着都得说这是东北来的小姑娘。
李雪已经忍不住了,伸手掐住了李姝的脖颈子,阴恻恻地问道:“李姝啊,我是不是老长时间没收拾你了”
“我小姑温柔善良,秀外慧中,就是不愁找对象"
李姝的小身子瞬间僵直了一秒,随即便自救道:“那追求她的人都排到东直门外去了,数都会数不过来啊”
“哈哈哈哈哈"
赵雅芳等人再也憋不住,这会儿全都笑出声来,顾宁都忍不住笑了。
吃过饭以后,妇女们把饭桌子收拾了,勤快的张晓燕和迪丽雅把碗刷了。
爷们自然是有一些特权的,尤其是今天喝了点酒,都还在饭桌边喝茶聊天。
很怕赵雅芳累着,刘茵撵了她来东屋照看孩子,顾宁她们收拾完也都来了东屋,省的听西屋那些喧闹。
老太太过寿,许是今天太过热闹,精神头有些不足,斜靠在炕里的枕头上看着儿孙们玩乐,脸上始终带着笑意。
就这样,妇女和孩子们都在东屋,爷们都在西屋,没人强调礼数,但谁该在哪边休息自己都清楚,泾渭分明。
刘茵和费善英是一辈的,所以坐在了炕里,配合老太太一起闲话家常,同时也看着孩子们玩乐。
赵雅芳带着孩子坐在靠近炕柜边,倚着炕柜奶着孩子。
顾宁、姬毓秀、张晓燕和迪丽雅则挨着炕边坐了,听着老太太她们说话,眼睛多半也是落在孩子身上,尤其是会耍宝的李姝。
不是李姝没注意,刚刚小姑就是不在,是给西屋那些人泡茶去了。
现在被抓了个正着,差点吓的魂飞魄散,赶紧连连求饶。
她这鬼机灵劲逗的屋里众人笑的合不拢嘴,李雪气的拍了她屁股两巴掌。
李姝哪里会在意这个,笑嘻嘻地跑到了炕里,倚在老太太身边咋呼道:“快点找对象吧,太太和奶奶都着急了。
“用你管,管好你自己得了。”
李雪故作凶狠地瞪了她一眼,道:“等我再抓着你的,看不把你的屁股打开花。”
“屁股要是能开花还好了呢”
李姝的小嘴多能说,靠着有老太太撑腰,仰着脖子喳喳道:“还没听说谁家把屁股插花瓶里的呢。”
“哈哈哈”
“她怎么这么能说啊”
张晓燕捂着嘴笑的满脸涨红,都快要喘不上气了,说话声都有些嘶哑。
老太太也是将李姝揽在了怀里,不让她再说,还轻声吓唬她道:“你再说,再说小姑偷偷掐你我可不管啊。”
“让她再嚣张两年”
李姝故作大度地摆了摆手,赶在小姑爬上炕要掐她之前缩进了太太的怀里,又翻滚着躲在了太太的身后。
她被吓的咯咯直笑,嘴里还拉硬道:“我就不信你一辈子不找对象。”
“李姝,你皮子是真紧了。”
李雪瞪了瞪眼睛,招手道:“走,我带你去院里松松皮子。”
“不去”
她这么一说,李姝躲的更远了,嘴上硬的厉害,心里还是知道大小王的。
为什么会想起说小姑姑的事,这还是从饭桌上听来的。
三爷在吃饭的时候又提起了他家学函叔的婚事,说着说着也许是喝多了,开始讲起了家里这些孩子的感情事。
李家三兄弟自然不用说了,李同的羡慕和欣慰不加掩饰,说的是二哥家的李娟,以及已经上班两年多的李雪。
毕竟是家里的姑娘,李家又是老太太带来的习俗,比较重视姑娘。
其实京城本地人也很重视家里的姑娘,姑奶奶的称呼不是白叫的。
都听过京城大妞这个叫法吧,不是贬义词,也不是褒义词,就是个形容词,形容京城的姑娘豪爽大气。
要是没有家庭环境影响,哪来的大妞,不都是唯唯诺诺的小家子气啊。
李家三代只有李娟和李雪两个姑娘,李娟去年出的那码子事家里人基本上都知道了,连羊城的李同都知道了。
为啥这一次老太太做寿老二李敢一家没来,是觉得丢人了。
要是上一次李娟离婚了还好说,做错了就承认,终究是一家人。
可李娟不知怎么地,鬼迷心窍一般算是盯上沈建兵了。
当时查出来有身孕,这婚还离什么,李敢两口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李娟的工作关系重新安排回了铁路,沈建兵原单位是回不去了,李敢怕他往后不玩活,再起什么幺蛾子,索性安排在了自己身边,也不在乎人家说什么了。
为什么不在乎 因为就冲沈建兵那德行,他也不指望这个姑爷能有什么大出息,别作死就行了。
既然都不在乎姑爷的出息,也就没想着在单位里多照顾,哪来的顾忌。
李娟没离婚,对李学武这边自然也就没了交代,李敢是当二叔的,要强了一辈子,哪里抹的下脸来。
他当然不能给侄子道歉,可也没脸给大哥道歉,还是李学武等风头过了,安排父母去的吉城,这才算把这件事消了。
终究是亲叔叔,李学武不能让亲爹难做,更感激二叔、二婶的照顾。
没得说,二叔、二婶对他真心实意的,前些年没少照顾家里。
还能说啥,大姐终究是自己的大姐,知道她是什么品味,往后只谈亲情,不谈和不办事情就算了。
不过二叔两口子终究是迈不过心里这道坎,觉得是窥见了大哥一家的。
这一次老太太做寿必然要给他们消息,三叔李同因为工作性质和路途遥远的关系,给消息能来就来,不能来就算了。
二叔李敢距离京城不算远,真想来也是能来的。
就算二叔工作忙,走不开,二婶或者小老弟李学力也是能来的。
这一次全家都没来,李学武爷几个心里也是明白,二叔在家说不定多愧疚呢,没脸来见老娘了。
当初李家哥三个,李敢是背着包袱奔的东北,李同则是随部队去的南方。
三兄弟一南一北,独留下老大李顺在京城照顾母亲。
这么多年三兄弟也算是相互扶持,从未有过经济纠纷,更没吵过嘴。
李顺有当大哥的样,刘茵有当大嫂的样,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李敢和李敬重大哥大嫂,该帮忙的一点都不含糊。
李顺在京城独立行医的药材不都是李敢收集来的嘛。
李学武去南方不也是借着三叔的光嘛,哪能说各过各的没感情。
要说没感情,这一次李学武倒是从三叔的话语间听出了萧索的意味。
他是在讲二叔家的事,可也投射出了自己的苦恼和郁闷。
按他的意思,三婶洪敏该来的。
这还是提到二叔李敢时,说二婶韩秀梅应该来的话头才听出来的。
不过刘茵解释了,前段时间老三李学才结婚,二婶韩秀梅是来了的。
所以这一次老太太做寿吉城没回来人李顺和刘茵都不挑礼。
她越是这么解释,三叔李同越是皱眉头,他心思重,家里的事也不说。
他不说李学武也能猜的出来,定是当时工作忙走不开,让三婶洪敏来,三婶推脱不想来,三叔这才找机会来京。
这些年三婶也就在他结婚的时候回来过一次,再没见有回来过。
三婶洪敏的父母都是搞文艺的,骨子里带着港风的浪漫与小资情调。
南方姑娘的生活习惯哪里能入得了老太太的眼,年轻刚结婚那会回来家里,处处表现的都不习惯。
老太太最钟意大儿媳刘茵,觉得这才是传统女性的标准,饭馆洋气的洪敏她不喜欢,觉得儿子只看重对方外貌了。
不过三儿子不养老,从当兵以后就不指望家里过生活,她也没多说。
这么多年过来了,洪敏也知道老太太当初没相中她,心里说没别扭是不可能的,但真要表达出来她也不敢。
她在这个家还不是老大呢,没她撒野的份。
心里有别扭不想来,李同又能说什么,只能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