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69章 老虎的笑,倒拿的枪(3/4)

无论哪一种,对于李学武来说都是早有预料的,可以泰然处置的。

可一旦受案件的影响,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甚至在厂管委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他的未来都是一种影响。

李学武或是进步,或是过渡性平调,必须让所有厂领导都认同、认可他的工作。

也就是组织会议的一致性通过,这对于年轻的李学武至关重要。

这么说其他人可能不懂其中的厉害关系,但在组织中的读者一定清楚。

越是这种快速提拔、提级任用的干部,越是需要良好的口碑和认同。

从最开始的提拔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种声音会随着他的进步和工作失误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

到最后,某一个关键点上,就会成为其万劫不复的大坑。

老李是在算计李学武这一系,但对李学武还算是很仁义的。

本可以在去年管委会成立之初就能提拔李学武进管委会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揠苗助长的道理谁都懂,伤仲永的故事都听过,他是想培养李学武,而不是毁了李学武。

况且李学武不是傻子,董文学更不是傻子,不可能让他胡来的。

所以,李学武现在有了管委会副主任的实,没有这个名。

李怀德在锻炼和培养他,却也给他留了几分余地和成长的空间。

幸进,永远都是基础空虚的代名词,是走向职业断头台的岔路口。

李学武的每一步,必须是成绩优秀,众望所归的结果。

所以,李怀德在谨慎,谷维洁在提醒,其他厂领导则是在观望。

案子从来都不是厂领导关注的重点,案子背后所牵动的关系和影响才是。

李学武在给谷维洁做出了明确的表态后,就已经提起了十二分的谨慎态度。

他邀请谷维洁来到了办公室,一杯茶,慢慢说,慢慢等。

古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今有李学武热茶破大案。

中午饭是食堂值班人员做的,彭晓力帮李学武和谷维洁打来的盒饭。

李学武的办公室不是第一指挥室,却是案情节点的汇报中心。

从周瑶接到他的命令以后,乘坐他的指挥车奔赴东城开展工作以后,案件的每一个进展,都会通过无线电传回厂里。

留守厂里的办案组会立即组织协调调查,分析案情,做出反馈。

而调查思路和反馈的内容,也会以报告的形式通报给三楼的李学武。

李学武笃定,这个案子今天一定会有结果,所以连家都不打算回了,就坐在这里等。

给谷维洁的态度也是一样,我既然跟你做了保证,那就邀请你来一起等。

左右不过是下班点,到晚上六点前,算是一个节点。

六点前能查个水落石出,那是一回事,六点后,或者明天早晨上班前都没查出具体的情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李学武虽然没有说赌的话,但已经是一场赌博了。

李学武的押注很大,保卫科全体出动,调查结果和消息反馈上来的频率越来越快。

就在他和谷维洁吃完了中午饭,喝了一杯茶,稍作消息的时候,彭晓力上来汇报,第一个目标人物聂小光已经到案了。

“哦,这是老朋友了——”

李学武搓了搓手指,看向谷维洁说道:“我其实很不愿意听到他参与其中的消息,尤其是会联想到聂成林同志。”

聂成林虽然不再担任副厂长的职务,但在组织文件中依然称呼其为同志。

这是李怀德的态度,也是李怀德的底线。

当然了,这个底线不全是李怀德的自觉,也是厂领导的一致性态度。

红星厂的变革并没有经历太多风波,是先进的,是胜利的,是积极向上的。

所以,在处理这些胜利背后人员的时候,李怀德难免束手束脚。

跟其他工厂不同,他不能针对杨凤山、杨元松以及聂成林等人进行人身攻击。

所以,也就有了杨凤山低调淡出视野,杨元松败走长安,聂成林营城劳动,熊本成装病不出。

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否则不就是不识时务了嘛。

聂成林是唯一一个,也是目前失去领导职务后参加劳动的那一个。

据劳动队反馈,他受过两次伤,但都已经痊愈,只是条件所限,身体有些不好。

这个倒是能预料到,在去营城的路上李学武就看出来了。

岁数本来就不小了,再加上一线的体力劳动,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哪里承受得住。

不过人各有命,性情如此,命运如此。

如果聂成林在变革中与李怀德有所缓和,就像程开元那样能屈能伸,或者像薛直夫那样明哲保身,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一步。

哪怕是像景玉农那样,只把目光和目的明确地盯在工作成绩上也行啊。

只能说聂成林走到今天这一步,怨他自己,有眼无珠,跟错了人,选错了路。

还有一个紧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子无方。

对聂小光的疏于管理,不断地给李怀德制造麻烦,这根刺李怀德一定记得。

虽然不至于下黑手,但有这个态度就够了。

别忘了,管委办第三个副主任师弱翁还在劳动队代表机关支援劳动生产呢。

那混蛋斗不过李学武,但搅风搅雨当搅屎棍还是绰绰有余的。

对于聂成林,李学武是一种心态,对聂小光,他又是一种心态。

虽然是父子,但在他这里,一个是厂里的老同志,一个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的坏小子。

甭说聂成林在劳动队吃辛苦,就算是还在副厂长的位置上,聂小光敢对红星厂职工下黑手,也绝饶不了他。

但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件事八成跟对方没什么关系。

可这并不妨碍李学武从他的身上打开突破口。

相比于顽主和老兵的队伍,聂小光这样的混不吝,对两边的消息更灵通。

熟悉你的人不一定是朋友,但绝对有敌人。

所以,李学武一听到聂小光到案了,便要亲自下去会会他了。

很显然,谷维洁是没有这个意思的,因为她并没有接李学武的话茬。

就算是聂小光做的案子,也不值当谷维洁下去审问他。

所以,请谷维洁在楼上稍等,他站起身,带着彭晓力下了楼。

保卫楼一楼,长长的走廊尽头,是保卫科羁押室和审讯室的位置。

聂小光被蒙着脑袋带过来以后,就安置在了审讯室。

李学武找到审讯室的位置,推开门进去的时候,他已经被双手铐在了桌板上,坐在了审讯铁椅上了。

“李处长,李副主任,我是冤枉的!”

“老实点!”

王一民一拍桌子,指着聂小光大喝道:“我让你说话了嘛!”

“现场已经处理好了?”

李学武没搭理想要说话,满脸不服气的聂小光,而是问向了负责现场调查的王一民。

这位还是他第一次出保卫押运任务的老师傅呢,同行的还有韩战。

韩战现在任钢城保卫处处长,正科级。

不要再说这种任职的级别错乱了,企业内部就是这样,分厂的职级低,但组织部门完善,就是会出现这种称呼错乱的情况。

岗位是岗位,职称是职称,职级是职级,完全不是一回事。

董文学是分厂的主任,李怀德是总厂的主任,红星厂还有办公室主任呢,都叫主任,可不是一回事。

王一民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了,不然也不会被李学武选上来,给周瑶搭档。

“现场的勘查报告跟分局没有多少出入,只是咱们对内部情况更为了解。”

王一民汇报道:“我们已经尽量地完善还原了案发现场的事发情况。”

“报告我们是同分局一起做的,已经送到周科长那里去了。”

这么汇报着,他从手边递过一份文件来,很显然就是他说的调查报告副本。

“目标已经锁定了吗?”

李学武一边看着文件,一边给王一民问道:“一个小时前,周瑶说有眉目了。”

“是,分局那边已经在协调各片区调查了,情况还在汇总分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