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一章 祭祖之战(1/3)

这老者仙风道骨,模样不俗,身下的异妖是一只白色的大鹤,很是优美。

在半空中呼啸而过时,仿佛从仙界而来。

最后便是乌索部,此部的司龙有两人。

其中一人带着斗笠,穿着一身蓑衣,看不清样子。

衣着与旁人浑然不同,如同一个渔翁。

在他的脚下,是一条足足十数丈之长的巨大蚯蚓。

沾着一些让人心惊的粘液。

这蚯蚓呼啸间,还有异味散开。

“这些司命之中,应没有杜睿等人,想来他们四位,应该是在各部的图腾客卿之中。”

秦川在观......

风卷起沙砾,在荒原上划出细碎的呼啸。

秦川赤脚走在干裂的河床上,脚底的老茧早已磨得如同石皮,每一步都像是与大地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

他不再穿鞋,也不再用名字??

自从那夜从渔村悄然离去,他便将“秦川”

二字埋进了灶灰里,随风散了。

他走得很慢,却从未停歇。

这一路向西,穿过被理性议会列为“废弃区”

的三十六城,那些曾因信仰共行录而繁荣的学坊,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墙上涂满统一标语:“逻辑即生存,情感即熵增。”

巡逻的执法机甲每日巡行,扫描任何聚集超过五人的群体,一旦检测到“非理性波动指数超标”

,立即驱逐或拘押。

但就在这些废墟之间,总有些微光在暗处闪烁。

某夜,他在一座塌了一半的钟楼底下歇息,忽闻低语自砖缝中渗出。

几个少年围坐在一盏油灯旁,手中捧着一页泛黄纸片,轻声诵读: > “你说你怕黑暗,可你有没有试过,闭上眼后,反而看得更清楚?”

那是《共行录》第三章第七节的原始版本,未经删改。

秦川蹲在阴影里,没有出声。

直到孩子们散去,他才拾起遗落在地的一角残页,指尖轻轻抚过墨迹。

这字迹不是印刷体,而是手抄的,一笔一画间有颤抖,也有虔诚。

他知道,这不是官方文本。

这是有人冒着风险,一笔笔誊写的。

他将纸片叠好,塞进怀里,继续前行。

七日后,他抵达旧边陲要塞“铁脊关”



这里曾是南北商道咽喉,如今却被一道高达百丈的合金墙封锁,墙上布满感应符阵,专为拦截“思想越境者”



传说只要有人试图翻越,脑中浮现任何被禁概念,警报便会立刻触发。

然而,在墙根下,秦川看见一个孩子正在用炭条在地上画画。

那是一幅海图,波浪翻涌,中央浮现出一行发光的文字,正是春分之夜天际显现的那句: > **“我不是神,别让我成为枷锁。”

** 孩子约莫十岁,衣衫破旧,右手只有三根手指。

见秦川走近,他抬头一笑:“你也见过吗?”

“见过。”

秦川坐下来,“什么时候开始画的?”

“从去年春天。”

孩子说,“我梦见一位老人站在海边,把一本书撕了,扔进海里。

可书页没沉,反而变成鱼,游走了。”

秦川心头一震。

那是他在南溟最后一次公开现身时的情景。

那天,他当着数百人之面,亲手焚毁一本《共行录》修订版,火焰升腾之际,无数荧光生物从书中飞出,如蝶群般投向大海。

当时无人理解他的举动,只道是疯癫。

可如今,竟有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在梦中完整重现。

“你叫什么名字?”

秦川问。

“我没有名字。”

孩子摇头,“但我记得你说过的话:‘名字是别人给的牢笼,问题才是自己的名字。

’”

秦川怔住。

这句话,从未写入任何典籍,也未在公开场合说过。

那是他在二十年前,某个雨夜,在一间小茶馆里对一名年轻诗人低语的私语。

那人后来死于审查风暴,诗稿尽毁。

可这句话,竟以某种方式,穿越岁月,落入一个无名孩童的心中。

他忽然明白,那些梦不是偶然。

南溟的光点、天际的文字、全球同步的双月奇观……它们不是终点,而是一种**传递机制**。

一种超越语言、跨越生死的信息共振。

就像远古时代人类靠篝火传递火种,如今,有人正用灵魂做导体,将被掩埋的真相,一段段接续下去。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最后一瓶酒,打开泥封,倒了一小杯递给孩子。

“喝吗?”

孩子接过,毫不犹豫仰头饮尽。

下一瞬,身体猛地一颤,双眼失焦,口中喃喃吐出一串古老音节??

那是律初文的变调,属于早已失传的“心语系”



片刻后,他瘫倒在地,泪流满面。

“我看见了……”

他抽泣着,“我娘不是病死的……她是被带走了,因为她在课堂上讲了你的故事……她说,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答案,而是教会学生提问……他们说她传播‘危险思想’,把她关进了沉默塔……我去找过,可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面镜子,照不出我的脸……”

秦川静静听着,没有安慰。

他知道,这种痛必须被经历,就像酒的灼烧感必须穿过喉咙才能抵达心底。

唯有如此,人才会真正“看见”

自己。

他抱起孩子,将他安置在一处避风的岩穴中,又留下半块龟甲,上面刻着三个字: > **“你还记得吗?”

** 然后转身离去。

他知道,不久之后,这句话会出现在更多地方??

刻在墙头、绣在衣领、烙在流浪者的木杖上。

它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把钥匙。

一个月后,启明城地下印刷所遭遇突袭。

“问灯会”

的据点暴露,三十七名成员被捕,其中包括舰长之女。

她们被关押在“认知矫正中心”

,接受强制脑波清洗,以消除“非理性记忆关联”



但在审讯室里,每一位成员面对质问时,都说出同一句话: > “我们只是复述别人告诉我们的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