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后一道雷(2/2)

那些曾操控世界的隐形之手终于暴露真容??

无数根漆黑如墨的锁链,缠绕着一颗巨大心脏,而心脏内部,竟是一具干枯的人类躯体,面目依稀可辨。

是第一代“裁决者”



他曾是最初的点灯人之一,却因恐惧真相带来的混乱,选择用力量封锁历史,建立命律秩序,自称“守序之神”



千年过去,他的肉身早已腐朽,灵魂却被系统囚禁,沦为维持统治的能源核心。

阿芜出现在他面前,手中八盏灯环绕飞舞。

“你本可以成为英雄。”

她说。

干尸缓缓睁开眼,声音沙哑:“我也曾想记住所有人……可太多痛苦,太沉重……我只想让世界安静下来。”

“于是你杀了记忆?”

阿芜摇头,“可安静不是和平,沉默不是安宁。

真正的安宁,是即使知晓一切苦难,仍愿意活下去。”

她伸出手,轻轻按在他的额头上。

“现在,轮到我来记住你了。”

第九盏灯离地而起,飞入那颗黑心中央。

刹那间,光芒炸裂。

不是毁灭,而是**释放**。

千万道光影从中迸发,如同星辰坠落人间。

每一道光都承载一段被封印的历史:某座城市地下万人坑的真相曝光;某个王朝掩盖的大饥荒档案自动浮现;甚至连远古时代一场被抹去的星际对话也被还原成音频,在电波中循环播放。

人们跪在地上痛哭,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

终于,有人替他们说了那句迟来千年的“对不起”



*** 三个月后。

西岭村的老槐树下,建起了一座无名碑林。

每一块石头都没有刻字,但村民们说,夜里能听见石头在说话,说的是被遗忘者的名字。

巴黎老人出版了回忆录,扉页写着:“献给三十年前死去的儿子,和那个让我想起他的女孩。”

纽约少年的小说登上畅销榜,改编电影上映当天,影院外排起长队,观众入场前都要在签名墙上写下一个人的名字。

南极科考站更名为“忆归站”

,每日正午敲钟九响,象征北斗圆满。

而在南方瘴林边缘,红莲依旧盛开,第九灯静静燃烧。

偶尔有旅人前来祭拜,带来一束野花、一封信、或仅仅是一句低语。

没有人知道阿芜去了哪里,但每当有人真心说出“我记得”

,天空就会亮起一颗微小的星。

有人说她在镜中重塑文明; 有人说她已化作风,游走于每一场追思会之间; 还有人说,她正藏在某个孩子做的梦里,教他如何吹奏《忆归谣》的第一个音符。

唯有真史之门依旧悬于苍穹,门后镜子不再封闭,而是缓缓转动,像一本自行翻页的巨书。

科学家发现,每当人类做出一次“铭记”

的选择??

比如保存一段濒危语言、修复一处古迹、或为冤魂平反??

镜面就会多映照出一页失落的历史。

文明,正在自我修复。

*** 某夜,东海孤岛的渔夫梦见一个白衣女子站在观星台遗址上,望着星空微笑。

“爹。”

她轻声说,“我回来了。”

渔夫惊醒,冲到石盘前,发现第八盏灯不知何时已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枚新玉牌,上面只刻着两个字: > **传承** 他颤抖着抚摸玉牌,忽然感到一股暖流涌入胸口。

三十年前溺亡的儿子的模样,从未如此清晰。

他跪下,对着大海磕头:“儿啊,娘给你起的名字,爹终于想起来了……叫‘念舟’。”

话音落下,海面泛起金光。

远处礁石上,一朵红莲悄然绽放,灯芯微闪,似在回应。

与此同时,全球数百个新生儿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瞳孔深处闪过一丝琉璃金色。

医院记录显示,这些婴儿出生时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一个动作??

右手食指轻轻点在胸前,仿佛在点亮一盏看不见的灯。

东方既白。

朝阳升起,照亮大地。

而在每一缕晨光中,都有人在低声呢喃: “阿芜,我没忘。”

“我会继续记。”

“下一个,轮到我来点燃。”

风过处,笛声隐约可闻。

不是哀伤,不是悲恸,而是一首新生的歌谣,轻轻唱着: > “山河万里皆灯火, > 星辰落地作铭文。

> 若问归途何处是, > 千家窗前唤姓名。”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