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杀人效率+全军进击(2/2)
对于大国而言,最好的策略反而是尽量不赌。
所以大国的底层思维反过来是能不赌就不赌。
不搞什么决战兵器,而是“我全都要”
,百花齐放,什么好要什么,让自己没有短板。
这样就能长久的赢下去。
哪怕一次失利也不改变局面。
所以周国、辽国这类大国,自然不会有白隼兵这样极端的军队。
此时时间已来到午后,阳光明媚,西线代军铁骑几乎全歼,赵立宽下令暂不打扫战场,而是派五千主力步骑,由罗成勇率领,进入西面的金罗镇。
大军进入金罗镇十分顺利,很快派人过来回报完全控制金罗镇,镇中几十代军守军和二多百残兵已经被之前过来的轻骑兵肃清。
赵立宽看向西面河边二里外的金罗镇周军大旗,顿时意气风发,心头激动。
他们占据金罗镇,战场形势已经逆转。
早上开战时,他们在南面大道,代军主力占据东面大道,白隼兵占据西面金罗镇,互成犄角。
三方形势类似一个倒置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点,而他们是最下面那个。
可能面对来自两方的同时夹击。
他们发起对任何一方的进攻时,也会受到另一侧代军的威胁。
而如今,他们用代军难以想象的四个小时不到,全歼代军白隼重骑兵,抢占他们背后的金罗镇。
战场形势已经完全逆转,这意味着现在三角形的三个点中他们已占据两个,而且金罗镇那个点还在代军主力侧翼。
赵立宽脑子飞快运转,不断思索接下来的战局。
嘴上也没停歇:“把所有传令兵叫来,我有军令。”
很快,传令兵集结过来,赵立宽接连下达命令:“令慕容亭率重骑二十营,轻骑二十营,即刻前往金罗镇,从侧翼牵制代军。
正面发起进攻后,从侧翼配合进攻。
“诺!”
两名传令兵领命,复述命令后立即去传达。
“令田开荣部即刻北上,汇合中军,不得耽搁。”
赵立宽接着下令。
“余下告知全军备战,各军列阵,准备北进。
步军前锋列偃月阵,中军后军以营列方阵在后,轻重骑掩护两翼。
把那二十几车白隼兵的首级运过来,给对面的代军看看,让他们寒寒心,咱们好打。”
传令兵激动万分:“大帅,我等这就去!”
一匹匹快马疾驰下小山坡,命令飞快转达,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缓慢移动起来。
周军骑兵开始大规模向西机动,前往金罗镇,不一会儿苍凉号角响彻河谷。
中军改变最开始的一字列阵,刀盾在前的防守姿态。
两翼增加大量枪兵,手持大剑,斩马刀,大斧的陷阵精兵。
两翼后方各有数营方阵作为预备队,以及五营轻重骑兵作为掩护。
随后,伴随灵气鼓号,大军缓缓向前。
两翼先移动,中军滞后,形成一个东西二里多的倒月形。
横跨东面大道,树林和田地,是周军进攻阵型中最常用的。
与骑兵进攻时中间突出,两翼滞后不同。
步兵为主的阵线进攻时两翼突出,中军滞后。
因为骑兵是为突破,步兵是为包围。
一旦敌军中军深入,而两翼不敌周军两翼精兵,想退都来不及,中军的士兵会被两翼逐渐包围吃掉。
这就是偃月阵。
周军主动发起进攻,对面人数优势的代军怎么也想不到,一开始前沿竟有些松动,不知怎么应对。
不过很快也组成阵型严阵以待。
双方大阵慢慢靠近到二百步以内,都能看清对方的旗帜和脸部轮廓。
这时代军的骑兵已经越过后方步兵来到阵地前沿的空隙,他们似乎想先用骑兵打一波。
周军骑兵见此情形也开始向两翼逐渐展开掩护。
此时双方的阵线都已接近三里地。
但谁也不敢继续展开拓宽阵线了,因为那样会后劲不足,外强中干,因为军阵太薄,交战后被轻易凿穿。
此时赵立宽没有待在后方山上,而是在中军由四匹马拉动的将台上跟随中军来到前方。
他站在台上视野开阔,能及时指挥。
此时看着对面代军的部署,想着应对之策。
随后下令,后方二十多辆马车上前,将一车车头颅运到阵前展示,并会说代国话的士兵上前向对面代军喊话。
“看看这些!
这就是你们引以为傲的白隼兵,九成的人都在着!”
士兵指着二十多车头颅。
“我们赵大帅心肠好,看不得血流成河,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就地投降,交出武器不杀!
否则看看你们的白隼兵,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此举果然在代军中应发了骚乱,周军则士气大震,异口同声高高喊: “杀!
杀!
杀!”
声音响彻河谷,直冲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