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06、庆功宴+意外接着意外(1/2)

二月底,天空还下起小雨。

春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洛阳街道上人们弹冠相庆,奔走相告,激动谈论,街头巷尾重新热闹起来。

前线胜利的春风,驱散阴霾,整个洛阳的氛围都为之一变。

赵府里,礼部尚书之女曹颖,皇后的御侍女官带来消息。

全府上下欣喜若狂,激动落泪。

主母高宁英立即令厨房去采购鸡鸭猪羊,杀鸡宰羊庆贺,宴请亲朋好友。

随后朝廷的喜报也到了,是兵部和礼部官员一起送来的,有陛下嘉奖和称颂的圣旨,黄金百两,御宝宫花,宝瓶,御用瓷器等。

高宁英与率全家出迎,随后邀请传旨官员们进府里宴饮。

要是平时,他们肯定不会答应。

朝堂上是不能随意站队的,这几天还有活生生的例子。

十多人栽了,连同卫亲王一块。

听说卫亲王在宗正寺监押后,除构陷前线大将赵立宽外,又接连查出指使克扣大军军粮,指使地方官贪墨中饱私囊,倒卖秦岭国有古木等一系列事情。

这些事,站他背后的官员都脱不了干系。

但如今前线大胜的消息传来,正是站队风险最小的时候,赵立宽之前就是殿前指挥使,如今又加梁州节度使。

而他的妻子是高郡王的女儿,如今被加北宁郡主,煊赫异常。

等其回京后前途难以限量。

有这么个大好时机能拉近自己与赵府的关系。

赵府里热闹非凡。

主母高宁英有身孕在身,不好主持事务,好在二姐高梅在,还有小蓉帮忙,还有她从教坊司买回来的官宦之后唐诗语。

二姐夫也来了,但他就是个书生,十指不沾阳春水,帮不上什么忙。

这是庆祝家主打了胜仗的宴。

高宁英也派人请了诸位在朝堂上帮助过丈夫的人。

包括吴光启、司马忠两位政事堂相公,以及礼部尚书,兵部员外郎等诸多朝廷官员。

高二姐和二姐夫见了这名单,看着都头晕,这好几位都是朝堂上的紫袍大员。

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接触到的大人物。

二姐瞪大眼睛问:“他们都会来吗?”

高宁英坐在上方,双手放在小腹上,脾气比以前平和许多,大概是孩子的缘故:“不知道,他们都是在朝堂上帮夫君说话的。

我们诚心邀请以表谢意,至于来不来是他们的事。”

二姐点头,随即把请柬都交给站在旁边的二姐夫:“你拿去交给门房,让他们赶快安排人去送。

嘴里嘟囔:“赵立宽排场可真大,人还没回来呢.....”

高宁英笑着提醒二姐:“待会在那些大人物面前你可不能这么直呼其名,要么叫殿帅,要么称冠军大将军。

春闱将近,免得耽误了姐夫的前程。

“我知道了。”

高宁英又对旁边笔直站立的唐诗语道:“诗语,你去点几个丫鬟,支使她们去库房取些宫花灯笼彩绸,把里外几进门都装点得体热闹些。

“是,夫人。”

高宁英笑道:“不是说了,不要叫我夫人,称我姐姐就行,你指点她们摆弄就行,有你在我才放心。”

唐诗语感激躬身行礼:“姐姐放心,我这就去了。”

高宁英点头,唐诗语是官宦家自小培养出来的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去装点不会弄得太俗太艳,审美有底子,不会入不了大人物的眼。

整个府里上下忙碌,高宁英又是高兴又是感动。

夫君家书也随战报一块到京,是兵部官员献媚,亲自送来的。

家书上说了很多令他脸红肉麻的话,他也不知收敛,万一被别人看到了怎么办......

随后又说了钟剑屏受伤的事,还说他什么都好,纵横万里席卷八荒,不要几个月就能全歼代军。

看得她又担心又好笑,她知道战场上的事哪有那么容易的,不过不想让自己担心罢了。

她有些担心钟剑屏。

钟剑屏从小在她身边陪着她长大,既是亲兵心腹,也是好朋友。

她知道钟剑屏的性格,她表面强硬,其实敏感,很容易硬撑,怕她受伤了还要逞强。

听说她现在在中阳县修养,高宁英寻思,要不派人去将她运回京城养伤。

但考虑到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说不定会加重伤情,又放弃这个想法。

到下午些时候,小蓉在外面指挥家里的下人忙碌。

二姐夫去帮忙写礼单,只有二姐陪着她。

这时外面门房匆匆来报,说有贵客来了。

高宁英让二姐与自己出去迎接。

结果吴相公、司马相公、礼部尚书、兵部员外郎,还有吴相公孙女吴仙衣,礼部尚书女儿曹颖等都来了。

高二姐看傻了眼,连落后妹妹半步,挽着她不敢说话。

这些相公大员也十分有分寸,直到赵立宽不在家,赵府都是女主人主事,所以全是带着妻子,夫妻俩一块来的。

高宁英一一迎接礼遇,又让二姐夫来帮忙,请到里面落座。

随后上前拉住害羞得不敢抬头说话的吴仙衣纤纤玉手,“妹妹来了,一块进去吧。”

吴仙衣点头,脸颊上都快滴出血了。

众人一道落座,晚宴十分隆重,前线的大胜让众人都备受鼓舞。

或者换句话说,在座的都是赵立宽的支持者,赵立宽打了胜仗,他们都是获益的。

高宁英介绍了她的二姐和二姐夫,并介绍其父乃知府是大庆府知府卢应环。

在座的都只是微微点头。

大庆府是个中府,在地方上那不得了,但在国家核心枢要部门的相公面前那便不值一提了。

多数地方官员都是他们任命的,陛下不过象征性的同意一下。

大伙其乐融融,都谈论起赵立宽的事迹来。

众人无不赞叹,司马相公更是连连称赞,毫无相公的架子,不断的夸奖赵立宽。

吴相公反而收敛些,虽然有称赞,也时不时提出批评,说让她要监督劝说,让夫君改改。

高宁英作亲密态拉着娇羞的吴仙衣,连连称是。

高宁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她自然明白官场上的东西。

司马相公虽然好话不断,但却不像吴相公那样亲近。

吴相公的孙女要嫁给夫君,他是真把夫君当一家人了,所以才会说出那些批评的话,是打心里为夫君好。

毕竟往后都是一家人。

司马相公话虽好听,但都是外人想拉近关系,自然要追捧。

话虽然好听,但只当听个乐就成。

众人正其乐融融时外面来报,显平公主居然来了。

在座都不敢怠慢,一起出去迎接。

见这么多人,公主也惜了。

原来她是听说赵立宽前线大胜的消息后,想来报喜的,毕竟她和高宁英私交很不错。

正好赶上,她又是个爱凑热闹的,就一块入内落座了。

显平公主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对舞枪弄棒最感兴趣,对前线打仗的事也感兴趣。

拉着高宁英的手便激动问起作战的细节了。

高宁英确实知道不少,夫君给他的私信里写了许多,大大满足了公主的好奇心。

越听越激动,旁边的吴仙衣都被她挤到一边也没注意。

中途高宁英细腻的凑过去拉着小姑娘的手道:“妹妹别介意,公主没什么恶意,她就这种性格,常大大咧咧的。”

公主停下喝了两杯桃花酒,也发现自己的无礼,回头拉着吴仙道:“哎呀,好个粉雕玉琢的好姑娘,母后常夸你呢。

我一时失礼了,小侄女别在意,我这里给你赔礼了。”

她笑咯咯的说,吴仙衣则连懂规矩的回礼。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