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寂静(1/2)
六月下旬,接连下了几场大雨。
战场上终于降温,城前荒地上遍布水坑。
遥望直到南面山尽头,东西几十里,数千亩良田好地,都被叛军铲平,扎下大营。
纵横交错的沟渠灌溉水网也被填平,残垣断壁全被拆了铸成外围的羊马城。
因为砍柴路远,连路边果树的根也被抛出当柴烧。
这年代可没后世那么多燃料,石油、电力、精煤、酒精、天然气等应有尽有。
大军出征在外,烧火做饭,士兵取暖,夜晚照明,修筑工事都要木材。
三万大军驻扎城外,几十里多是农田,城外现在别说棵树,内连树根都挖了。
“等战打完,这就是一片死地。”
赵立宽在城头感慨。
他每天都会亲自视察三遍,以防城头部署有失。
因为叛军也可能狗急跳墙强行攻城,必须做好准备。
“他们自找的,如果不发起这场叛乱,百姓就不会落得这种下场。”
钟剑屏义愤填膺的说。
今天当值的段思全跟在身后也十分认同这种说法:“农家兄弟狼子野心,为了自己一己私利,把这么多百姓拉入火坑。
即便战场上分出胜负,也有数不清百姓要遭殃,饿死枉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这也正好警示天下人,敢于违抗朝廷,违抗陛下是什么下场。
长久来看也有好处,天下人都会知道这个教训。”
赵立宽一笑置之,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这世上并不只有是非黑白,很多事都是曲折离奇的。
万事万物皆有两面,他知道西南的内情,农家兄弟一开始确实是好心的,但好心不一定就能做出好事,世界太错综复杂了。
农怀威......
赵立宽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或许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家都要为自己的作为负责。
“大帅,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打仗?”
负责城头防务的慕容亭问,他每见面几乎都要问一次。
赵立宽哭笑不得。
“再等等,夏天阴晴不定,太容易影响战局。”
“某不怕雨,淋雨算什么,再大的雨也能出击!”
慕容亭保证:“就算天上下刀,某也能为大帅冲锋陷阵。”
赵立宽道:“不是说你怕。”
“那谁怕点雨啊。”
“有东西怕。”
赵立宽道。
慕容亭满头不解,不再追问。
赵立宽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把大象装冰箱的第二步,主动出击。
而第一小步则是削弱敌军,增加我军优势。
削弱已经在做,叛军每在程城下驻扎一天都是削弱。
而增加优势要尽量增加有利我方的条件。
其中天气就是关键。
下午,赵立宽接着窗户散入的夕阳,又亲自视察他的机密仓库。
里面是众多陶罐密封的火药。
这个仓库建在山顶上,用贵重的油布封顶,四面墙壁也铺了油布防水,周围都是木制墙壁,以防碰撞产生火星。
这个仓库是他派钟剑屏带亲兵直接管的。
“这些东西真那么重要吗?”
钟剑屏不解,“突火枪可没那么好使。”
“看管好了,不要松懈。”
“是,你放心吧。”
钟剑屏保证。
他等的就是秋高气爽的秋天,没有阴晴不定,干燥少雨,有利于火药发挥。
这些他自北方三千里艰难带着南下的东西,是他最后的撒手锏。
但这些东西也需要正确的使用方式,配合合适的战术。
否则这几百斤火药,顶天也就能造成数百人伤亡,对于三万大军来说,杯水车薪。
如果使用得当,则能发挥奇效。
下午,他去神卫军下的十三营与将士们一道吃大锅饭。
火头军准备了白米饭,干萝卜腌黄瓜,山药炖猪肉,每人还发一个桃和两个李子。
这些菜蔬瓜果都是就近向大青山北面的百姓采买的。
这是他书信向后方的转运使司马相公和泸州知州吴言君提出的办法。
军队向菜农大量采购蔬菜瓜果,菜农们则雇佣北逃的难民帮忙干活,这也算给逃难过去的百姓多一条活路。
他们军队给养充足,除去物资还有钱,他还有郑亲王资助的一万八千两白银。
原本想着多省点,郑王也没说他必须花在战争上,也没人审计。
还想着留点回去和媳妇过舒坦日子。
最终还是心软。
一路来他所见所闻都是被战争蹂躏的西南百姓惨状。
前几天他们还遇到一件事。
夜里城头哨兵发现城下有移动黑影,一开始以为老鼠、野狗之类,后来看清居然是人影。
以为是叛军夜里偷袭,立即放箭,点起火把后发现居然不是叛军。
是一位浑身泥泞瘦骨嶙峋的老太太,还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抱着受伤的老太太在城墙下嚎哭。
将士们起了恻隐之心,放下箩筐把她们吊上来。
老太太大腿上中箭,六七岁的女孩浑身污秽,臭气熏天,无助抱着她一个劲哭,不敢抬头,不敢说话。
询问后老人开口,才知道她们是奶奶和孙女。
原本是一家四口,家就在安州城外,有果园和田地。
年初朝廷大军南下,安州打起来的时候他们一家逃到安州东面山里,找个山洞藏起来。
后来两边一直打来打去,家被拆了,田地荒了,果园被砍了,他们也不敢出来。
到五月带去的粮食吃完了,父亲出去找吃的然后就没回来。
母亲没办法,出去找些山果野菜,打洞里的蝙蝠、老鼠吃。
到六月初也支撑不下去,就出去找父亲,也没回来。
只剩下奶奶和孙女相依为命。
最后饿得实在没办法,奶奶只敢在夜里出山洞去给孙女找吃的。
一开始什么都找不到,只能靠树皮和土填饱肚子。
后来在城外战场上找到了。
她们就夜里觅食,坚持一个多月,直到被发现。
赵立宽第一时间到了城头。
听完她们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她们靠吃什么又支撑了一个多月。
只有战场上能找到的食物还有什么......
老奶奶眼神麻木,请求以死赔罪,只希望饶了孙女,她还小,什么都不懂。
赵立宽当时便五味杂陈。
或许没有孙女,说不定奶奶早死了,不会每天晚上艰难的像老鼠一样来战场上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