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章 兴衰(1/3)

所谓楔形文字,是指居住在地球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一种文字,因为其时还没有造纸术,文字都是用芦杆或木棒做成的三角尖头笔,在泥板上书写而成,然后晾干再进行烧制。

这样写出来的字,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看起来呈尖头楔形,是以得名。

楔形文字和中国汉字、埃及圣书字并列,称为古代三大象形文字,琼恩自然是久闻其名的。

只要有基本的历史常识,谁不知道楔形文字——就算没有历史常识,总也听过某首《爱在西元前》,歌词里就提到。

当然,仅仅听闻,并不意味着能够认出来,琼恩之所以认得,纯粹是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因为他上辈子是学法律的。

对于法学院的学生而言,“汉穆拉比法典”

乃是常识,这是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一部成文法典,是人类最早的几大法典之一。

巴比伦是承继苏美尔而起的文明,依旧沿用楔形文字,这部著名的法典自然也不例外。

琼恩当年读书的时候,学到这一章节,一时好奇,于是就找了些相关资料来看,因此对楔形文字有些直观印象。

汉穆拉比法典是神授法典,通篇宣称国王受命于神明统治四方,秉承神意颁布律法,动辄拿神当后台,所以里面“神明”

这个词出现得很频繁。

琼恩看得多了,自然眼熟,后来又得知苏美尔人以星辰为神明,所以这两个词的字形非常近似,觉得有趣,便记了下来。

楔形文字原本是写在泥板上,落笔时较为用力,印痕宽深。

提笔时力道最弱,自然显得细窄,整个笔划便呈锐三角形,外表特征明显,原本是很容易辨认出的。

然而梅菲斯的这些资料都是她自己抄录而来,并非原始版本,虽然并无错讹,但她用来书写的是鹅毛笔和兽皮纸,自然写不出那种楔形效果。

反正这也不影响阅读——然而撞上琼恩这种略知皮毛的外行人,一开始便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直到梅菲斯说出“星辰”

和“神明”

,他才陡然想起典故,反应过来。

琼恩读过汉穆拉比法典原文,多少也还认得几个字,只是时间长了渐渐遗忘。

如今既然想通,回头再来看这张纸,和脑中记忆印证。

又认出两个字来,更加确信这就是楔形文字无疑。

然而问题在于:地球上地楔形文字,怎么会跑到费伦来,而且还是什么恩瑟文字,是古代伊玛斯卡帝国的通用文字之一…… 刹那之间,无数种念头在脑中掠过。

“什么是楔形文字?”

梅菲斯问。

琼恩正要问她解释,转念一想,自己如今其实也不能就肯定这是楔形文字,刚才的想法未免有些武断了。

仅仅凭几个字雷同,只怕做不得准。

何况自己对楔形文字其实只知道皮毛中的皮毛,说不定很大程度还带有自我暗示的成分在内。

象形文字,原本就是以图画形式表意,用近似的字形表示同一个意思,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以他的水准,要想判定是否楔形文字。

从内容上是办不到的。

最简单地办法,就是去看最初的原文,最好是写在泥板上的,看字迹笔划。

倘若也是做尖头楔形,那就应该没错了,世界上总不可能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正自思忖,梅菲斯从旁边拿出另外几张纸来,递给琼恩,“那这种文字你认识吗?”

琼恩看了看,这又是另外一种象形文字。

但自己全无印象,应该是从没见过,“不认识,”

他说,“这是什么文字?”

“这是穆罕瑞德文字,”

梅菲斯说,“和恩瑟文字一样,都是伊玛斯卡帝国通行的语言之一。”

“这伊玛斯卡到底有几种文字?”

“据说有三种,”

梅菲斯说。

“伊玛斯卡语、穆罕瑞德语和恩瑟语——但也有人说其实有四种,具体的我就不清楚了。”

琼恩摇摇头。

“去图书馆。”

他对梅菲斯说。

伊卡沙城是昔日深邃杉那塔王国的锻造和学术中心,城中有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和王宫、莫拉丁神殿“远古熔炉”

并列为三大建筑。

图书馆长多纳-裂歌是一位女性盾矮人,秃顶,满脸皱纹,看起来应该已经非常老了,戴着一副蓝水晶磨制成的眼镜,笑起来模样非常和蔼可亲,仿佛一位慈祥地老奶奶。

然而琼恩对她丝毫不敢怠慢,“裂歌”

也是著名的矮人家族,不亚于“骨”

,和鲁文国王所属的“石肩”

家族素来交好,在摄政议会中也稳稳占了两席,多纳图书馆长是裂歌家族中的重要人物,轻忽不得。

琼恩道明来意,当然不会提什么楔形文字,只说对伊玛斯卡帝国有兴趣,想要有更多了解,希望能观摩原始典籍和文物。

以他如今的身份,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多纳却面有难色,原来图书馆里有关伊玛斯卡的资料倒是有一些,然而也全都是矮人辗转誊写抄录来的,哪里有琼恩所要的最初原件,这个要求压根就没法实现。

“我听说这种恩瑟文字最初是写在泥板上的,”

琼恩试探说,“前宽后窄,笔划呈锐三角形,是这样吗?”

多纳摇头,“恩瑟文字我完全不懂,”

她说,带着歉意地笑笑,“也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琼恩有些失望,这样一来,他没办法确定这是否就是楔形文字。

这个基本前提不搞清楚,后面的一切推论和猜测也就是空谈,只能先放在一边了。

“那能否请教一下伊玛斯卡帝国是怎么回事。”

梅菲斯跟随大主教日久,从他那里听过一些,多纳馆长虽然不懂恩瑟文,对伊玛斯卡也有些零碎了解,从旁补充。

拼凑起来,也就有了个粗略地大致轮廓。

伊玛斯卡是一个远古的人类帝国。

建立于大约一万年前,毁灭于四千年前——精确的时间不清楚,没有记载。

和耐瑟一样,伊玛斯卡以魔法著称,巫师执政。

耐瑟的巫师称为“奥术师”

,伊玛斯卡的巫师则称“奇械师”

,帝国地皇帝又称“奇械师之王”

,是全国巫师地领袖。

“奇械师?”

琼恩重复着这个词,“这是什么意思。”

“据说伊玛斯卡的巫师在制作魔法物品上极有专擅。

尤其精于制造构装、魔像和各种神奇机械,因此得名。”

“哦。”

除了擅长制造构装机械,伊玛斯卡的巫师同行们在空间魔法上也造诣高明,他们建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传送门,甚至能够打开通往异次元的通道,进行位面旅行,据说还曾经想建立联结物质界和深渊的永久位面传送门,不过最终失败了。

“传说在伊玛斯卡帝国的全盛时期,传送门遍布全国。

能够让整支军团瞬间抵达目的地。

奇械师们制造大量地魔像傀儡和构装体,代替人力——不仅如此,伊玛斯卡还有七秘器。”

“七秘器?”

“嗯,”

梅菲斯点头,“七秘器是伊玛斯卡帝国魔法成就的最高结晶,掌握在皇室手中,是极具威能地魔法物品,共有七件。

据说只要七秘器在手,纵然是神祇也要敬畏三分——当然,这些现在也无从考证了。

只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传说,很多人都认为是无稽之谈,但大主教相信七秘器是确实存在的。”

拥有如此强大的魔法技艺,又有这传说中的七秘器,伊玛斯卡自然是盛极一时,几乎统治了整个费伦大陆的东部。

乃是当时第一等的大帝国。

只是,古往今来,世间岂有不死之人,岂有不灭之国,辉煌如耐瑟瑞尔,如今也只剩下一片瀚海黄沙了,这生死兴衰地铁律,伊玛斯卡也逃脱不得。

大约在距今五千多年前,一场大瘟疫席卷了整个伊玛斯卡,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