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八章 时代的和弦(2/3)

Dre为阿姆量身定制的这种音乐风格,为Slim Shady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普世性”



在此之前,嘻哈音乐的受众几乎被划定在特定的文化圈层内。

Dr.

Dre和阿姆的合作,则第一次让这种以街头文化为根基的音乐形式,走进了更广泛的白人家庭。

《The Real Slim Shady》的歌词调侃流行文化、娱乐圈虚伪现象的同时,通过Dr.

Dre的编曲和制作,将原本粗糙、带有对抗性的说唱表达,转化为一种既有力度又充满趣味的艺术语言。

Dr.

Dre的制作手法让歌曲的节奏感更加鲜明,适合主流广播播放,同时又保留了足够的原始张力,让它不会显得平庸。

这种“张弛结合”

的音乐语言,成为了Slim Shady这个角色塑造成功的关键。

他不仅是一个发泄的出口,还是一个充满娱乐价值的叛逆符号。

这便是Dr.

Dre之所以个人作品寥寥,但却能牢牢坐稳西海岸嘻哈头把交椅,令后来者高山仰止的决定性因素。

安德烈将极致的叛逆变成了极致的主流,把最骇人听闻的冒犯变成了最震耳发聩的格言。

最关键的是,他把非裔美国人的社群文化,通过一张白人的嘴,渗透进了北美社会最基底的圈层,也顺势抢占了整个音乐世界的话语权。

作为幕后主脑,Dr.

Dre用阿姆这样一张可以为世纪之交主流思潮所接受的面孔,改变了说唱乐“黑人专属”

的标签,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接下来的十数载光阴里,阿姆不仅没有像猫王那样被排斥,被视为“黑人文化的盗窃者”

,反而还凭借一首又一首制作精良、歌词深刻、立意鲜明的优秀作品,跻身嘻哈音乐的众神殿,也进入到了被乐迷津津乐道的“说唱GOAT”

的候选人名单之中。

“茶越来越凉,我始终不知道为什么, 我会辗转难眠…… 清晨的细雨给窗户蒙上了薄雾…… 让我看不分明 即使努力分辨,眼前也只有灰暗一片。

除了墙上你的照片,它提醒我…… 这一切还不算太坏 还不算太坏……”

“亲爱的Slim, 我写信给你,但仍未回电。

我把我的地址、姓名和电话都留在了信末。

秋天里给你发了两封信,你肯定都没有收到。

可能是邮局或者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毕竟有时我会把收信地址写得很潦草。

不管怎样,你女儿好吗?

我女友也怀孕了,我要当爸爸了。

如果是女孩,你猜我会叫她什么?

Bonnie。

…… 我知道你也许每天都听见这句话,可我是你的头号歌迷。

我的房间里贴满了你的海报和照片。

我也喜欢你和Rawkus做的歌,简直棒透了。

不管怎么说,我希望你能看见这封信,给我一个回复。

只是聊聊天,作为你最忠实的歌迷——Stan。”

紧接着奏响的这首《Stan》,便是阿姆和他的导师Dr.

Dre对流行文化把控力的完美展现。

这支单曲的成功,正是因为它巧妙地将嘻哈文化的讽刺性和批判性,融进了一个普适的、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外壳里。

《Stan》的叙事结构十分独特,采用了嘻哈歌词中罕见地书信体形式,通过一封封逐渐变得极端的信件,推动故事的展开。

第一部分是Stan作为忠实粉丝给Eminem写的信,他表达对偶像的崇拜,并透露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第二部分则是Eminem对这些信件的回应,开始时他并未意识到Stan的内心已经变得如此扭曲和危险。

最终,歌曲以Stan的悲剧性结局收尾,揭示出他的极端崇拜和精神崩溃。

这种书信体的叙事方式,让歌曲充满了层次感和戏剧性。

它不仅突破了传统嘻哈歌曲的形式,更让听者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在其中,与角色们一同经历着情感的起伏。

Stan的信件中所流露出的孤独、崇拜、失望与愤怒,和Eminem的回应之间的反差,使得整首歌的情感弧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亲爱的Slim,你还是没有给我回信或者回电,我真希望你能给我这个机会。

我没有生气-我只是觉得你不给歌迷应答这件事,真的太糟糕了。

如果你不想在演唱会之外搭理我,你大可以这样做。

但你至少应该给马修签个名。

那是我的弟弟,只有六岁。

我们在寒风里等了四个小时,只等来你的一句拒绝。

这太糟糕了,伙计,你可是他的偶像。

他想要成为像你那样的人,他比我更喜欢你。

我没那么生气,我只是不喜欢被欺骗……”

Slim Shady这个人格自诞生以来,就以揭露社会不公、批判名利场的虚伪为其核心内容。

《Stan》同样继承了阿姆这一虚拟人格的特点,它描写了一个极端粉丝的疯狂崇拜,揭示了娱乐圈对人们心理的潜在伤害,以及明星与粉丝关系中可能存在的病态心理。

“记得我们在丹佛的那次相遇吗?

你说过如果我写信,你会回信的。

你看,我们其实有相同的境遇。

我也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 他总是背着我妈妈在外面鬼混,还成天暴打她。

我能在你的歌里看到我自己。

所以在那些糟糕透顶的日子里, 我会独自一个人驾车在街上游荡, 播放你的磁带。

我孑然一身,只有你的歌可以帮我走出抑郁。

我甚至在胸前纹上了你的名字…… 有时候我也会割开自己的躯壳,看看它究竟能流多少血。

肾上腺素的刺激,那些痛楚是我寻求的逃避。

看,你说的什么事情都是对的,我尊重你,因为你是那个吟唱真相的诗人……”

阿姆的歌词,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娱乐圈和追星文化的批判上,而是把这种批判扩展到了更普遍的人性和社会问题上去。

Stan的偏执、孤独和绝望,反映了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在情感空虚、生活无望时所产生的极端行为。

在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发生之后的西方社会里,这种空虚的失落感普遍到令人心悸。

所谓“历史的终结”

,不外如是。

因此,歌曲表达的内涵,远远超出了嘻哈文化的框架,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的表达。

阿姆笔下的文字世界已经足够栩栩如生,足够撼动人心,而Dr.

Dre为其搭建的音域框架,更是让《Stan》的感染力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安德烈大胆选用了Dido的慢节奏流行乐《Thank You》作为《Stan》的旋律采样来源,这一举措至关重要,既在情感表达上增色,也在塑造和巩固Slim Shady的人设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Thank You》的人声旋律温柔、忧郁,带有一种淡淡的抚慰感。

Dido的低吟浅唱,为《Stan》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背景氛围,这种氛围与阿姆歌词中所讲述的痛苦和孤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Dido的旋律呈现了Stan对Slim Shady无条件崇拜的柔情一面,而阿姆的歌词,则揭示了Stan心中日益蔓延的扭曲与痛苦。

这种对比让歌曲的维度更加饱满,不再是单向的情绪宣泄,而是成为了不同情感层次的交织流露,对孤独、依赖、虚幻崇拜以及心理崩溃的深刻剖析。

“亲爱的‘永远不搭理粉丝’先生 这将是我寄给你这个混球的最后一封信件。

六个月了,我一个字都没收到——是我不配吗?

我知道你收到了最近两封信, 我把寄信地址写得清清楚楚, 这回我寄给你的磁带,我希望你可以听一听 我正在车里,在高速路上九十码疾驶。

嘿,Slim,我已经喝了第五瓶伏特加,你说我还能继续开车吗?

你知道菲尔-科林斯-那首《In the Air Tonight》吗?

讲的是有一个人,本来有机会可以救另一个落水的人。

但那家伙没有求救,菲尔看到了事情的全过程,并且在后来一场演出上,找到了见死不救的那个人?

那情形就跟现在一样,你本来可以阻止我溺水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