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四百零九章 重复上演的历史(下)(3/3)

赵宥真赞许地看了一眼麦蒂,“这就是吉米-约文会跟Dr.

Dre联手,跳出传统的音乐人商业拓展框架,去建立Beats这个品牌,做耳机和音响设备的原因。

一般的嘻哈歌手,都是成名之后,跟耐克或者阿迪达斯联名,推出一些鞋子,再卖点衣服周边,用这种方式来补贴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

没人会想要花费大力气,真正地去设计一款产品,建立生产线,进行如此实际且巨大的投入。

Dr.

Dre和吉米-约文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看清楚了现实——他们正在被环球音乐逐渐边缘化,而已经不再年轻的他们,也不可能去索尼或者华纳重新建立一个Interscope这样的旗舰级厂牌了。”

“所以Beats其实是一个绝望的自救行动,只是最终获得了成功而已。”

韩易打了个总结,“为了在音乐产业内真正建立起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事业,并且最大程度上摆脱环球音乐的影响,吉米和安德烈选择了之前从来没有所谓‘圈内人’选择过的创业道路。

音频设备,是与音乐本身有关,但游离在内容生产链条之外的业务板块。

传统意义上来说,这个领域只会吸引科技公司的兴趣,而不是音乐人。

吉米和安德烈做出了大胆出格的举动,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Beats成为了全球第一的耳机品牌,最终被苹果收入囊中,然后顺势成为了Apple Music的CEO。

道格-莫里斯和他的同伴们应该怎么也没有想到,明明已经被放逐到了音乐产业的边缘,吉米-约文居然还能通过这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归。”

“最奇妙的就是Apple Music的建立。

从音频设备制造商到音乐流媒体平台供应商,吉米-约文不光拿到了钱,还拿到了之前在环球音乐无法想象的权势。

市面上初具规模的流媒体平台不过五六家,而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只有Spotify和Apple Music两家。

可以说,在这个流媒体播放的时代,吉米-约文直接捏住了所有唱片公司的命脉。”

“我现在知道泰勒-斯威夫特嘴里,那个神秘的幕后推手是谁了。”

韩易笑意吟吟地说道,“帮助弗兰克-奥申上演胜利大逃亡的,就是吉米-约文本人。

Apple Music绕过唱片公司,直接跟艺人打交道,谈下了那么多独家协议,目的不光是为了让道格-莫里斯难堪而已。

吉米-约文想做的,应该是彻底打破三大音乐集团称霸的格局,让道格-莫里斯和他的同谋,成为这个旧日体制的守墓人。”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想摧毁我们公司了。”

麦迪逊-比尔扬起下巴,拖长声调,“我们跟吉米和安德烈走得太近了……易,应该有不少人误认为你是他们两个扶植起来,在唱片领域颠覆秩序的代言人吧。”

“如果他们真的是这样看我的,那我反而会觉得很……如释重负。”

韩易给出了一个麦蒂不太能完全理解的回答,然后将视线转移到了赵宥真身上,“吉米-约文和Dr.

Dre的事情讲完了,那大卫-鲁宾斯坦呢?

就是因为CEP-III投资了瀚音乐,就说明他也是这场阴谋的共犯了?”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自己不知道?”

宥真蹙起眉头,眼神里满是疑惑。

“我该知道什么?”

“苹果30亿美元收购Beats之前,以5.

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部分股权,帮助Beats企业估值站上十亿美元的,正是凯雷集团。”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鲁宾斯坦先生,也不知道他跟你的关系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至少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约文和Dr.

Dre都不是这场反击战的总策划……”

“站在Beats身后的大卫-鲁宾斯坦,才是想要把好莱坞和音乐圈换个颜色的主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