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6章 嘻哈帝国(5/5)

Dre展现出他的态度。

你的小老弟在我这里,出任附属厂牌的CEO都有三百万美元。

你如果愿意当我整个集团的门面,能拿到多少?

道格-莫里斯的合同,一年1700万至2000万美金。

卢西恩-格雷因的合同,光底薪就是1500万美元。

你呢,安德烈?

作为未来世界四大音乐集团的掌门人,你觉得你可以拿到多少?

为了拿到这份名利,你又愿意付出多少?

想到这里,韩易将目光投向安德烈-杨,发现这位大名鼎鼎的嘻哈博士正在朝自己绽出微笑。

你的用意,我已知悉。

这是Dr.

Dre笑容中蕴藏的信息。

“好,好,具体的事情我们让律师来谈……但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对吧,香特?”

Snoop Dogg颇为自得地重新把卷烟拾了起来。

有这样一份大合同摆在眼前,妻子应该不会再责怪他的生活习惯了吧?

“我当然可以,任何能让你这个老屁股走出家门的事情我都欢迎。”

香特瞪了Snoop Dogg一眼,转头看向韩易,笑了起来。

“卡尔文会很高兴接受这项合作邀约的。”

“是啊,为了一个嘻哈帝国的建立,不是吗?”

狗爷耗尽所有肺活量,深吸了一口绿植,然后仰起头,朝天花板吐出长长的烟柱。

“好吧,老板,接下来……作为CEO,你需要我做些什么?”

关于音乐事业线我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看到很多同学说音乐事业线还是会有很多科普,看起来可能比较枯燥。

但可能是角度不同的问题,至少对我来说,我没有觉得我写的这些是纯粹的科普,100%都是跟主角的事业有关的东西,只有这些东西我才会写,不会无关的东西洋洋洒洒的写很多就为了让大家“了解”



而且,专业度这边我还是比较重视的,我觉得很多其他类型的商业文,写金融的也好、炒股的也好,如果写的过于简单,一笔带过,会有很多人喷。

数据之类的不够翔实也会给人很差的代入感。

但是到了娱乐商业文这边,好像就有一种“差不多就OK了”

的心理,不管是真是假,只要看着爽,那就没问题。

至少在我的记忆里,很少有人会对娱乐产业的数据、运作模式、规则和操作较真。

我个人是想要去改变这一点的,娱乐业本质上来说也是一门生意,而这门生意我基本上没有看到起点有人能把真实的模样差不多还原出来的,我知道有一些学导演或者学编剧的在写娱乐文,但是像我这样做整个架构,从艺人管理、演艺经纪、音乐版权、版权交易、演出策划、演出主办都有涉猎的应该是还没有。

所以我想要做的,就是让韩易的商业之路尽可能地真实、详尽,经得起推敲。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