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征西将军(二合一)
残阳如血,映照着洛阳城外蜿蜒的官道。
昔日车水马龙的驿路,此刻挤满了蹒跚前行的人群。
六十岁的老儒生陈延拄着拐杖,踉跄地跟在人流中,他的青衫早已破烂不堪,背上的书箱却牢牢系着,里面是他毕生...
九月六日清晨,天边泛着鱼肚白,我便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出了门。今天要去拜访一个人,一个我过去一直敬重、如今却不得不防的老友??赵子龙。
自从上次在洛阳城外一战,子龙兄的威名更是响彻天下。可我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因那日他与我交谈时,言语间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甚至隐隐有自立门户之意。我虽敬他为人,却也不能坐视不理。
我骑着一匹青骢马,一路疾驰,穿过几条幽静的小巷,来到城西的一处庄园。这里原是先帝赐予赵将军的府邸,如今已修缮一新,守卫森严。
我下马后,向守门的士兵通报身份,不多时,便被引入内堂。赵子龙早已等候多时,见我到来,起身相迎,笑道:“子安,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我拱手还礼,道:“子龙兄安好,今日冒昧来访,实有要事相商。”
赵子龙示意我坐下,命人奉上茶水,而后屏退左右,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有话直说便是。”
我沉吟片刻,道:“子龙兄,我知你心怀大志,然如今天下未定,若贸然行事,恐引得天下大乱,百姓受苦。”
赵子龙面色微变,却依旧镇定,道:“子安,你这话何意?”
我正色道:“上月你与马孟起在城外密会,虽未有明言,但我已察觉一二。你是否已与西凉马家达成某种协议?”
赵子龙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道:“子安,你果然还是来了。不错,我确实与马孟起有过密谈,但并非你想的那样。”
我眉头紧锁,道:“那又如何?”
赵子龙缓缓道:“当今朝廷,已非明主在位。董贼虽除,然朝中权臣当道,皇帝不过傀儡。我赵云虽出身寒微,但也知忠义二字。可如今,忠义二字早已被权谋所掩盖。我若不早做打算,将来何以对得起天下百姓?”
我听后,心中一震。赵子龙这番话,竟与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可我仍不能认同他那般做法。
我道:“子龙兄,你若真为天下百姓着想,不妨与我一同辅佐明主,共图大业。何必另起炉灶,自树一帜?”
赵子龙摇头道:“子安,你太天真了。所谓明主,不过是另一个权臣罢了。你可曾见过真正的明主?若真有其人,我赵云愿效犬马之劳。可如今,谁能担此重任?”
我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赵子龙继续道:“你我皆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群雄割据,曹操、袁绍、孙坚、刘表各据一方,互不相让。皇帝不过一纸空文。若不趁早谋划,将来恐怕更难收拾。”
我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子龙兄,若你执意如此,我也不便多言。但请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赵子龙问。
“若你真要起兵,切莫仓促行事,更不可轻启战端。若天下再陷战乱,百姓何以安生?”
赵子龙点头道:“我明白。子安,你我虽志向不同,但我仍视你为挚友。若有朝一日,你愿与我并肩而战,我必以兄礼待之。”
我苦笑一声,道:“子龙兄言重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赵子龙站起身,走到我面前,郑重道:“子安,保重。”
我起身拱手,转身离去,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离开赵府后,我并未直接回城,而是策马来到城外一处山坡。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洛阳城。
我望着远处的城池,心中思绪万千。赵子龙的话在我耳边回响??“你可曾见过真正的明主?”
是啊,真正的明主,究竟是谁?
我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刘皇叔。
刘表虽为宗室,却无大志;孙坚虽勇猛,却刚愎自用;曹操虽有才略,却心狠手辣。唯有刘皇叔,仁义宽厚,礼贤下士,或许,他才是真正的明主。
我心中一动,决定前往荆州,亲自拜访刘皇叔,探其为人。
想到这里,我翻身上马,调转方向,直奔荆州而去。
……
三日后,我抵达荆州城外。
城门口人来人往,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我不禁感慨,刘表治下,虽无大志,却能保一方安宁,亦属不易。
我策马入城,寻了一家客栈落脚。安顿好后,我便前往州府,求见刘皇叔。
然而,守门的士兵却告知我,刘皇叔近日闭门谢客,除非有他亲自召见,否则一律不见。
我只得作罢,打算在城中盘桓几日,伺机而动。
次日,我便在城中四处游走,观察民情。果然,荆州百姓安居乐业,市井繁华,远胜洛阳。
我在城中行走时,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喧哗。我走近一看,只见一群百姓围在一处茶楼前,议论纷纷。
我挤进人群,只见一名老者正坐在茶楼门口,痛哭流涕,口中喃喃道:“天理何在?天理何在?”
我上前询问,一名小贩低声告诉我:“这位老者是城东的张老汉,前日家中被盗,财物尽失,连他唯一的孙女也被掳走。他去衙门报案,却被衙役赶了出来,说是证据不足,不予受理。”
我听后,心中一震。这等事,若属实,岂非刘表治下失职?
我正欲上前安慰老者,忽听身后传来一声怒喝:“谁敢在此喧哗?”
我回头一看,只见几名衙役正快步走来,为首之人身穿官服,满脸横肉,手中拿着一根鞭子,显然来意不善。
我心中一紧,正欲上前阻止,却见那名衙役头子已举起鞭子,狠狠抽向老者。
我再也忍不住,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抓住鞭子,冷声道:“住手!”
衙役头子一愣,怒视我道:“你是何人?敢阻我公务?”
我冷冷道:“我是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老者报案,为何不予受理?难道刘皇叔治下,百姓蒙冤,竟无人过问?”
那衙役头子冷笑道:“你倒是会说话。可你可知,这老东西说的是非之词,毫无证据,我们怎好妄下判断?”
我道:“若无证据,为何不派人查证?若真如老者所言,岂非草菅人命?”
那衙役头子脸色一沉,道:“你若真有闲心,不如亲自去查。若真有此事,我自然会禀报太守。”
我点头道:“好,我便亲自查个水落石出。”
说罢,我扶起老者,带他离开茶楼,前往客栈。
……
接下来的几日,我暗中调查,果然发现城中竟有一伙贼人,专门针对孤寡老人下手,掳人勒索,甚至贩卖人口。
我将此事记录在案,整理成册,亲自前往州府,再次求见刘皇叔。
这次,我递上名帖,并附上调查所得的证据。
不出所料,刘皇叔很快召见我。
我步入州府大堂,只见一位中年男子端坐于上,面容清瘦,目光温和,正是刘皇叔??刘备。
我上前拜道:“草民田子安,拜见皇叔。”
刘备起身相迎,亲自扶我起身,道:“子安先生不必多礼。听闻你为百姓鸣不平,特来拜见,实乃义举。”
我拱手道:“皇叔仁义之名,天下皆知。然荆州城中,竟有贼人横行,百姓蒙冤,衙门却推诿不办,实令人寒心。”
刘备面色一沉,道:“竟有此事?子安先生可有证据?”
我取出证据,呈上。
刘备仔细翻阅后,脸色愈发凝重,随即拍案而起,怒道:“岂有此理!我刘某虽无大才,却也不能容忍此等恶行!”
他立即下令,命人彻查此案,严惩不贷。
我见状,心中大定,知刘皇叔果然仁义之人。
数日后,贼人被一网打尽,百姓冤屈得雪,城中百姓无不称颂皇叔英明。
我见状,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数日后,我再次求见刘备,正式提出愿为他效力。
刘备大喜,亲自设宴款待,自此,我正式成为刘皇叔帐下谋士。
而我心中也终于明白??真正的明主,或许,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