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回目录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判断(2/2)

“我想知道??

如果命运可以重来,你们还会选择同样的路吗?”

此言一出,天地骤静。

风止,雨停,连黑水渊的腥臭气息也为之一清。

林墨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不会后悔。

但我愿意倾听你的质问。”

少年嘴角微扬,拔出胸前断剑,鲜血喷涌而出,洒在骨笔之上。

他转身面向石塔,以血为墨,开始书写。

第一笔落下,整座塔轰然崩塌,铁链寸断,三千冤魂腾空而起,化作漫天光点,围绕少年旋转。

第二笔划下,黑水渊翻腾沸腾,浮现出一座倒悬之城??

正是昔日命裁会总部“天律殿”

的幻象。

第三笔完成,虚空中响起七道不同声音,齐声宣读: > “凡我同愿者,无论生死,不论身份,皆可执笔,共书命轨!”

林墨心中剧震。

这不是篡改,而是升华??

将执笔者制度彻底开放,让每一个受命运影响的人都拥有发声权。

但这意味着无限混乱的风险,一旦失控,命网或将崩溃。

“你这是在制造 chaos!”

赵启怒喝,“你以为人人执笔就是公平?

那是暴政的开端!”

“那你们现在的规则就不是暴政?”

少年冷冷反问,“你们决定谁能申诉、谁不能;你们设定十年任期、轮值顺序;你们掌控心火解读权……你们不过是换了一种统治方式罢了。”

苏婉儿脸色苍白:“可总得有人维持秩序……”

“秩序不该由少数人垄断。”

少年目光扫过六人,“真正的秩序,是所有人都能参与制定规则,并随时有权推翻它。”

洛辰忽然跪下。

“他说得对……我一直以为我在重建系统,其实我只是复制了旧模式。

我们害怕 chaos,所以建立了新的 hierarchy(等级制)……可这本身就是恐惧的延续。”

林墨深吸一口气,走向命启之刃,将其拔起,高举过顶。

“你说得没错。

我们确实还不够彻底。”

他朗声道,“但从今日起,阴脉书院将增设第七席??

不属于我们任何一人,专为所有无法发声者保留。

凡有冤屈、有诉求、有理想者,皆可通过‘共执仪式’争取临时席位,参与重大决策。”

少年望着他,银白双眸微微波动。

“不够。”

他说,“我要的不是席位,而是**平等的书写权**。”

林墨垂首思索片刻,忽然笑了。

他转身,将命启之刃插入泥中,六色光流缓缓散入大地。

“好。

那我们就把这支笔,还给所有人。”

刹那间,大地开裂,命河之光自地底喷薄而出,贯穿云霄。

亿万符文升腾而起,不再是单一的阴脉天幕,而是化作无数光蝶,飞向四方。

每一只光蝶都承载一段命轨知识、一则修正案例、一份伦理讨论??

它们将落入村庄、城镇、荒野、墓园,任人拾取,任人解读,任人质疑。

黑水渊渐渐褪去黑暗,变为清澈流水,映出星空倒影。

石塔残骸中,新生碑石缓缓升起,碑面依旧空白,但触手生温,仿佛孕育着无限可能。

少年的身影开始消散,如同晨雾遇阳。

“记住……”

他最后说道,“笔不在手中,而在心中。

只要还有人不愿沉默,命河就不会枯竭。”

身影尽散,唯余骨笔坠地,化为尘埃。

六人伫立原地,久久无言。

数月后,边陲小镇出现一位独臂少年,每日坐在茶馆门口,替人代写家书。

有人问他为何总在纸上多画一道横线,他笑而不答。

直到某个雪夜,一位老妇拿着孙子战死的消息前来哭泣,少年提笔修改信件,写道:“吾儿未亡,正护国戍边,忠勇可嘉。”

次日清晨,前线传来捷报:一名重伤昏迷的士兵奇迹苏醒,自称梦见母亲含笑读信。

千里之外,一名盲女在梦中看见文字流淌如河,醒来竟能以指尖读出他人记忆。

她成立“盲文书院”

,教失语者用心灵刻字。

有人说她是妖孽,官府欲捉拿,却被一群流浪儿围住衙门,每人手中举着一块发光石板,上面写着:“我们也有话要说。”

更有甚者,某山村遭遇旱灾,族长欲献祭童男求雨。

一名少女挺身而出,撕毁族谱,烧掉祖训,在祠堂墙上写下:“从此以后,我们不信天命,只信合力。”

当晚雷雨倾盆,禾苗复苏。

村民不再称她为逆女,而唤她“先生”



林墨等人游历各地,不再现身主导,只默默记录这些故事,编入《民间执笔录》。

书院每年出版一册,扉页始终印着那句话: > **“命运不属于任何一人,它属于所有敢于书写的人。”

** 百年之后,考古队发掘出一处地下遗迹,其中保存完好的水晶舱内,躺着七具并排而卧的身影,面容安详,手牵手,胸前景象仪显示最后一帧画面:一片空白石碑前,无数光影人影排队前行,逐一提笔。

碑旁石柱刻着小字: > “此地埋葬的不是英雄,而是过渡。

> 他们曾握笔,只为让更多人学会握笔。

> 故事从未结束, > 因为下一个提笔的人, > 永远在路上。”

风穿过废墟,吹动一片残页,上面墨迹未干: > “我来了。”

> ??

第七位书写者 沙粒落下,覆盖字迹,又随风卷起,飘向远方。

不知何处,一声稚嫩童音响起: “妈妈,什么叫命运啊?”

妇人抱着孩子,望向星空,轻声道: “就是你现在能问这个问题的权利。”

孩子咧嘴一笑,伸出小手,指向天上最亮的六颗星。

“那第七颗呢?”

妇人怔住,随即微笑。

“那是留给你的位置。”

星河浩瀚,静默流转。

人间灯火,次第点亮。

每一盏光下,都有人在思考、在争论、在书写。

阴脉不绝,因人心未冷。

命河长流,为万民同书。

从此,世上再无“阴脉先生”

, 却人人皆可为先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回目录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