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615章 传奇一号先生(2/2)

就是这样一箱一箱的货品漂洋过海,勤快的张衷宪跑来跑去,吃苦打拼,一直到 1959 年才告一段落,三十岁的他终于在港城开了自己第一家古董商号——永元行。

张衷宪骨子里透着生意人的精明,永元行主营批发,货物充足,常常是前一位客人还未提货,后一位客人就已登门。

如何有效地展示琳琅满目的古董,成了张衷宪思考的重点。

他琢磨着,琢磨着,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他决定将店里的藏品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柜台中。

红釉瓷器自成一区,青花瓷器也归于一处,一眼望去,红绿分明,格外醒目,方便客人挑选。

他还特意将小件物品摆放在前面,大件物品则置于后方,既方便客人观赏,又显得店铺井然有序。

这种摆放方式在当时可谓独具匠心,因为在此之前,大多数古董店的陈设方式都是随意摆放,缺乏章法。

张衷宪的这种陈列方式,不仅提高了店铺的利用率,也方便了顾客的挑选,更提升了店铺的美观度。

陈阳的子阳寄当行以及许多古董行都借鉴了永元行的这种摆放方式,可见其影响深远。

时间来到1968年,港城局势动荡,许多古董商纷纷迁离,就连著名的古董商仇炎之也移居海外。

当时,张衷宪的妹妹正在轮蹲求学,她热情地邀请哥哥来轮蹲参观,顺便见识一下当地的拍卖行。

妹妹的邀请正合张衷宪的心意,他欣然前往。

在妹妹的陪同下,张衷宪第一次踏进了名为苏比的拍卖行。

拍卖行的景象令他大开眼界,耳目一新,他被这种全新的交易模式深深吸引。

巧合的是,当时张衷宪在港城海源大厦的店铺租期也正好届满,他索性关掉了店铺,毅然投身到拍卖行业中。

自此,张宗宪结束了在港城二十多年的古董店生意,正式进军拍卖领域,开启了他成为日后大名鼎鼎的“一号先生”

的传奇之路。

1968 年,张衷宪第一次踏入苏比拍卖行的会场,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这场拍卖会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种下了对这种交易方式的浓厚兴趣。

尽管当时的他对拍卖规则一无所知,甚至连如何举牌竞拍都不得要领,但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商业模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