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红颜知己(2/4)
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验坊的进度明显加快。
新式弩机开始批量生产,士兵们的训练也进入实战阶段。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封密信悄然送到林深手中。
信上只有八个字: “小心身边,有眼线。”
林深看完信,手指收紧,指节泛白。
他没有立刻拆穿谁,而是默默记下了每一个最近接触过的人。
包括李婉儿。
他不知道她是不是那个“眼线”
,但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李婉儿正站在院子里,捧着一盏油灯,照着地上的一排弩机。
“明天就能试用了。”
她回头看向林深,笑容温暖,“你觉得,它们能守住这座城吗?”
林深走到她身边,望着那些闪着寒光的武器,轻声道:“我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守住城,但我一定会守住它。”
李婉儿看着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下一刻,她轻轻拉住了他的手。
林深没有躲开。
风掠过院墙,吹动了她的衣角,也吹乱了他的思绪。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也许这团火,不只是他一个人在燃烧。
它也在她心里,悄悄地燃了起来。
但没人知道,那封密信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写的。
更没人知道,那封信的背面,还有一个极小的印记——一枚不属于任何已知组织的图腾,只有在特定光线下才能看清。
那是一只展翅的鹰,双目如炬,仿佛正在俯瞰人间。
而此刻,在城外某座破庙之中,一双眼睛正紧盯着实验坊的方向,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林深……你以为,你真的赢了吗?”
那人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夜色更深,风更急了。
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
林深站在实验坊的屋檐下,望着远处那片黑沉沉的天际线。
风从山林间穿过,带着潮湿与泥土的气息,吹动了他衣角的一角。
他没有再点灯,只让月光透过瓦缝洒在脚边的地砖上,像是某种无声的信号。
他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小周。”
他低声唤了一声,声音不大,却穿透了整个屋子。
小周从角落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抱着一卷图纸,脸上带着未散的倦意:“大人?”
“今晚之后,实验坊的出入记录要加密,工匠名单全部重新核对。
除了赵大人那边的人,其他人一律不得靠近。”
小周皱眉:“您怀疑……是内部出了问题?”
“不是怀疑。”
林深缓缓道,“是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了。”
他没说是谁,也没解释怎么知道的,只是把腰间的短刀往桌上一放,金属撞击木板的声音清脆又冷冽。
“你安排人手,换掉门口的暗哨,今晚就换。”
小周点头,转身离开时脚步很轻,却透着一股子紧迫感。
林深站在原地,目光落在那柄短刀上。
刀刃不长,但锋利得能映出他的脸——一张疲惫却又冷静的脸。
他不是怕死,他是怕火种还没燃起来,就被掐灭。
第二天清晨,林深收到了一封请帖。
帖子用的是青竹纸,墨迹温润,字迹娟秀。
“林大人若愿为国为民,不妨来听雪楼一叙。”
落款是一个“李”
字,旁边还画了一朵小小的梅花。
他盯着那朵梅花看了许久,忽然笑了。
“有意思。”
他喃喃。
听雪楼,京城最负盛名的茶馆之一,也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最爱去的地方。
一个女子,敢在那里约他见面,胆子不小。
更有趣的是,她似乎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林深换了身便服,独自前往听雪楼。
刚踏进门,一股暖香扑面而来,混着茶水的清香和熏炉里的檀木气息。
二楼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位女子,穿着素白襦裙,发间别着一支银簪,正低头拨弄茶具。
听到脚步声,她抬眼看了过来。
那一眼,像春风拂过湖面,又像冬日初雪落在肩头。
“林大人。”
她微微一笑,声音清亮却不刺耳,“久仰。”
林深在她对面坐下,打量她片刻:“你是李婉儿?”
“正是。”
她轻轻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尝尝吧,这是今春的新芽,我特意从江南带来的。”
林深没动杯子,只是看着她:“你找我,不是为了喝茶。”
李婉儿也不否认,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笑意依旧:“听说你在练兵,还在做军械改良?”
“消息传得真快。”
“不是消息快,是我感兴趣。”
林深挑眉:“哦?”
“我一直觉得,大宋不该只是守着旧制,等着别人来攻。”
她顿了顿,眼神认真了起来,“可真正愿意改变的人太少了。
直到我听说了你。”
林深沉默了几秒,才开口:“你想帮我?”
“我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点燃这把火。”
她轻轻放下茶杯,“如果你能做到,我会尽我所能支持你。”
“比如?”
“比如,给你提供一批铁料。”
她说得轻松,仿佛这不是一笔足以震动兵部的大买卖。
林深眯起眼:“你哪来的铁料?”
“我父亲早年经商,留下了不少底子。”
她笑了笑,“而且,我们家在南方也有几处矿场。”
林深心头微震。
原来是个富商之家的女儿。
但他很快压下惊讶,转而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