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42章 圆满神火,以自身为炉,熔炼天下万物!(1/2)

北极圈的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冰原。

雪粒在低空翻滚,打在废弃雷达站锈蚀的金属外壳上,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整座建筑正在沉睡中低语。

卫星图像中的热力异常并未随时间减弱,反而持续攀升??

地下深处,某种庞然大物正悄然苏醒。

知微站在“明镜台”

北境前线指挥舱内,目光死死盯住全息投影中那座被冰雪半掩的设施。

三维建模显示,其结构远超冷战时期任何已知军事工程:主体深埋地底三百米,呈环形对称布局,中央是一根贯穿岩层的巨型柱体,表面布满与“葬神棺”

相似的符文电路复合纹路,但规模更为骇人。

“他们不是在复制‘葬神棺’。”

陈医生戴上数据手套,调出信号残片分析图,“他们在造一个反向装置??

不是封存意识,而是**释放集体潜意识中的恐惧**。”

苏明接入量子解码阵列,手指飞快敲击虚拟键盘:“我从‘回音坟场’残留音频里提取到了一段加密脉冲序列,它指向的不只是地理位置,还有时间坐标……下一次激活窗口,就在七天后,春分日零时。”

林小满拄着拐杖走近,声音低沉却清晰:“他们在等地球磁场最不稳定的时候。

舒曼共振会自然增强,而人类大脑 theta 波活跃度达到峰值??

最容易被暗示、被操控。”

知微缓缓摘下玉坠,放在操作台上。

光影流转间,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母亲当年选择进入‘葬神棺’,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意识……她是想成为第一个锚点,防止未来有人利用这种技术反过来吞噬文明。”

“而现在,敌人要做的,正是把‘提问’变成瘟疫。”

陈医生补充,“他们收集了数十年来所有未被回应的痛苦质问,将它们编码进这个‘回音坟场’的核心,准备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引爆??

让所有人同时听见自己心底最深的不安,然后相信:这个世界不值得追问。”

舱内一片寂静。

外面,暴风雪越演越烈。

三天后,南岭花海突现异象。

原本只在接收到真诚问题时才会发光的基因花朵,竟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发亮起。

光芒不再是柔和的蓝白色,而是泛着诡异的紫红,如同淤血渗出皮肤。

更令人惊骇的是,部分花瓣边缘开始扭曲变形,浮现出人脸般的轮廓,嘴唇微张,无声开合,像是在重复某个遥远的声音。

“是共振污染。”

苏明紧急采样分析,“北极装置已经开始预热,它的信号已经穿透电离层,影响到了地球上所有曾参与‘共答网络’的生命体??

包括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意识载体。”

知微冲入花海中心,跪倒在那朵曾显现“谁,有权定义真实?”

的巨大花朵前。

它如今枯萎了一半,另一半却诡异地膨胀,内部光线紊乱跳动。

她将玉坠贴在花蕊上,闭眼默念:“妈妈,如果你能听见,请告诉我该怎么做。”

刹那间,一股冰冷又熟悉的意识流涌入脑海。

不是语言,不是画面,而是一种**节奏**??

一段极其微弱、却贯穿始终的脑波频率,7.

83Hz,舒曼共振基频,也是母亲当年留下的意识脉冲密码。

在这段频率之下,还藏着一层更隐蔽的信息:一组数学序列,形似斐波那契螺旋,却又在第十三项发生偏移,形成闭环。

“这不是公式……是**心跳**。”

知微猛然睁眼,“是母亲在‘葬神棺’中,以意识状态模拟出的人类情感节律!

她在用自己的存在,对抗纯粹理性的操控!”

她立刻召集团队,重构这段频率模型,并将其命名为“知远协议”



核心逻辑只有一个:**真正的提问,从来不是冷冰冰的逻辑推演,而是源于爱、痛、希望与不甘的情感震颤**。

唯有具备这种温度的思维波动,才能穿透虚假共鸣,唤醒个体真实的判断力。

“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回音坟场’的广播。”

知微站在指挥中心中央,声音坚定如铁,“而是用‘纯净回声’覆盖它,但这次,不只是录音,我们要让全球千万人,在同一时刻,**带着情感,重新问出一个问题**。”

“这太危险了。”

苏明皱眉,“如果他们的情绪被反向捕获,可能会加剧精神共振效应。”

“那就让他们捕获。”

知微嘴角扬起一丝冷笑,“但我们给他们的,不是恐惧,而是**答案之前的勇气**。”

计划代号:“破晓之问”



全球动员连夜启动。

“明镜台”

向所有注册用户推送一条简短信息: > 春分夜,23:59,请面对你最害怕的那个问题,轻声问出来。

不必等待回答,只需开口。

你不是一个人在说。

响应如潮水般涌来。

非洲草原上的牧童抱着弟弟,在篝火旁问:“为什么战争总发生在我们家门前?”

东京深夜加班的护士望着窗外霓虹,喃喃:“为什么救了那么多人,我还是觉得自己没用?”

巴黎街头流浪画家对着星空挥笔:“如果没人记得我的名字,我画过的美还存在吗?”

南极科考站里,科学家凝视极光,低声诉说:“我们拼命寻找外星生命,可有没有可能,真正孤独的是人类自己?”

每一个问题都被实时上传至量子云阵列,由“知远协议”

进行情感滤波与频率校准,最终汇聚成一道纯净的精神波束,定向发射向北极目标。

春分日,23:58。

全球公共频道静默。

城市灯光渐次熄灭,仿佛整个世界屏住了呼吸。

23:59,整点到来。

北极雷达站骤然亮起刺目红光,地下核心启动,亿万重叠的痛苦质问如黑潮般喷涌而出,顺着电磁场扩散至全球。

广播系统自动切换,阴森低语再次响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就在此刻,第二股声浪轰然反击。

千万个带着颤抖、哽咽、愤怒、温柔的问题迎面撞上黑暗洪流。

没有统一措辞,没有排练台词,只有最原始、最真实的人类之声??

“为什么孩子会饿死在粮仓旁边?”

“为什么我爱你,你却说我疯了?”

“为什么我说真话,反而成了罪人?”

这些声音并不整齐,甚至杂乱无章,但它们共同携带着一种无法伪造的东西:**生命力**。

两股能量在电离层激烈碰撞。

卫星监测到罕见的大气辉光现象,极地夜空出现双色极光??

一侧漆黑如墨,一侧金红似焰。

而在那座地下基地中,白袍研究员猛地抬头,监控屏上的数据曲线剧烈震荡。

他疯狂敲击控制台,试图加大输出功率,却发现系统反馈越来越迟钝。

“不对……这不是干扰……”

他瞳孔收缩,“他们在用‘情感熵’瓦解我们的共振模型!”

原来,“回音坟场”

的设计基于一个前提:人类的疑问本质是痛苦的积累,因此可以被标准化、批量化复制与放大。

但它从未预料到,**提问也可以是温柔的、充满期待的、甚至是笑着流泪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