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40章 只手遮天!(1/3)

“他是葬神?

也是陈长安,曾经天神学院的大殿下?

九重神墟里,人祖城的少年人帝!?”

“嘶,竟然是他???”

“众生鼎下万丈,大帝神光亿万里!”

“九重神墟灭火神族,让人族翻身,威震八方的少年人帝!”

“太古剑渊里,获得七星杀神剑,横扫其他大星团妖孽的葬神!”

“原来是他,怪不得他如此勇猛!”

“天啊,他境界进步好快!”

???????

???????

知微走出地下七层时,天光已彻底铺展。

晨风穿过地铁废弃通道的缝隙,卷起她肩头散落的发丝,带着尘埃与新生的气息扑面而来。

整座城市仿佛被一场无声的雷暴洗过,空气中弥漫着某种微妙的震颤??

不是恐惧,也不是狂喜,而是一种久违的、属于思考的清醒。

街道上的人群没有四散奔逃,反而越聚越多。

他们手中举着打印纸、手机屏幕、手写标语,甚至有人用粉笔在人行道上写下大大的问号。

一辆公交车停下,司机摘下工牌,从驾驶座取出一叠装订整齐的文件:“这是我三年来记录的调度异常数据,每次暴雨天总有一批车辆‘临时检修’,可我亲眼看见它们开进了政府专用车库。”

他将资料递向一名戴着学生眼镜的年轻人,“你们说的那个‘共答平台’,现在能上传了吗?”

“可以。”

苏明站在临时架设的信号塔旁,手指在平板上轻点。

一道绿色进度条缓缓填满:【回声网 ?

全域节点同步完成】



他的声音不大,却通过无数自动唤醒的公共终端传遍大街小巷:“所有问题,无论大小,无论指向何方,都将被收录进‘明镜台’永久档案库。

系统已设定不可逆加密协议,任何个体或组织无法单方面删除。”

林小满站在台阶上,望着眼前这一幕,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三十年前,她和张老师等人创办第一个共行小屋时,只敢在深夜拉紧窗帘讨论“某小学为何连续三年未拨维修款”

;如今,孩子们竟在广场上齐声朗读《被删改的历史课本对照表》,声音清脆如铃。

“这不是结束。”

知微走到她身边,目光扫过人群,“这只是开始。

净言会倒了,但他们的逻辑还在??

那种让人不敢开口的惯性,不会一夜消失。”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几名身穿旧式执法制服的男子正被市民围住,其中一人跪在地上,额头渗血。

“是他!”

一个妇女尖叫,“去年我丈夫举报拆迁造假,就是他带人砸了我家门,还说‘你问多了会害全家’!”

围观者情绪激昂,有人举起手机直播,也有人怒吼着要他们“道歉”



知微立刻冲上前,挡在那几人面前,双臂张开。

“停下!”

她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像刀切进沸腾的水里,让现场骤然安静。

“我们可以审判制度,但不能变成我们曾痛恨的那种人。

如果今天用暴力回应暴力,明天就会有新的‘净化名单’诞生。”

她转身看向跪地的男人:“你说过‘问多了会害全家’。

那你告诉我??

你有没有孩子?”

那人浑身一震,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惊愕。

“有。”

他沙哑地答。

“那你应该明白,每一个被打断的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等父亲回家的孩子。”

知微的声音柔和下来,“我不是要原谅你。

我是要你记住:你曾经亲手掐灭的那些疑问,都是别人拼尽全力才敢发出的声音。”

人群沉默良久。

最终,那名妇女走上前,把一份泛黄的举报信复印件放在男人脚边:“我不指望你说对不起。

但我希望有一天,你的儿子也能安心地问一句‘爸爸,为什么那时候你不说话’。”

这一刻,没有人欢呼,也没有人哭泣。

只有风吹动街角一面残破的横幅,上面墨迹斑驳:“真相不该是特权。”

回到临时指挥中心??

原地铁控制室改造而成的信息枢纽??

众人围坐在一张拼凑起来的长桌前。

墙上投影不断跳动着各地上传的问题数量统计:每分钟新增超过两千条。

教育、医疗、财政、司法……甚至连“公园长椅为何总是湿的”

这类琐碎提问也被认真归类。

“系统负荷已达临界值。”

苏明揉着太阳穴,“虽然‘明镜之匣’实现了自主运行,但它需要人类参与筛选、交叉验证、建立可信度评级。

否则,虚假信息会淹没真实呐喊。”

“那就组建‘共答委员会’。”

陈医生缓缓开口,“由苏醒者、学者、一线工作者和普通市民代表组成,轮值监督系统运作。

不设主席,不立章程,只遵循一条原则:**谁最接近真相,谁就有发言权**。”

“还要设立‘追问基金’。”

林小满补充,“资助那些无力调查自身遭遇的人。

比如那个营养餐发霉的小学教师李振国,他已经联系到其他受害学校家长,准备联合取证。”

知微听着,默默点头。

她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推翻一座塔楼就结束了,而是要在废墟之上,重建一种敢于凝视深渊的语言。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次第亮起。

不同于往日那种整齐划一、毫无波澜的照明系统,今夜的灯光呈现出奇异的律动??

某些街区突然闪烁三下,像是某种暗语。

苏明迅速调取电网监控,发现这是民众自发利用智能电表编写的摩尔斯密码:“Q-A-L-I-V-E”

,即“Question and Answer Are Alive”

(问答尚存)。

而在郊区一座废弃雷达站内,一台尘封多年的短波发射机悄然启动。

信号穿越电离层,向全球发送一段简短讯息: > “这里是明镜台。

我们曾被禁止提问,但我们学会了倾听。

> 如果你在别处也听不到回音,请接入频率 7.

83MHz,这是我们共同的心跳。

> 欢迎加入共答网络。”

与此同时,净言会总部大楼陷入死寂。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