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938章 一吼星河崩!(2/3)

照片背面写着:“第一届共答志愿者合影 ?

2013.

9.

1”



她指着其中一人:“这是陈医生,现在的‘认知优化中心’主任医师。

他曾是我的学生,也是当年最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如果连他也成了净言会的执行者……那我们必须让他看见自己曾经的模样。”

“用这张照片唤醒他?”

苏明苦笑,“你觉得他还记得吗?”

“不一定。”

林小满将照片小心折好,放入衣袋,“但我相信,只要他还能看见问题,心里就还留着一丝裂缝。”

三人决定兵分两路。

苏明带技术员返回“回声网”

总部,设法追踪更多隐秘数据流,并尝试逆向解析“葬神棺”

的共振频率,寻找干扰方法;林小满和知微则伪装成心理咨询访客,利用陈医生曾留下的私人联络码,申请进入“认知优化中心”

进行“情绪评估”



傍晚时分,城市灯火初上。

“认知优化中心”

坐落于市郊一座半山建筑群中,外观如疗养院,实则四周布满隐形雷达与生物识别屏障。

林小满出示伪造的身份文件,声称外孙女近期频繁提出“敏感问题”

,担心被系统标记,特来寻求“早期干预建议”



接待机器人扫描后竟未报警,反而引导她们进入候诊区。

墙上循环播放宣传片:“和谐思维,幸福人生。

您的每一次顺从,都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知微静静坐着,目光扫过四周。

她注意到每位走出诊疗室的人都步伐整齐,眼神平静得近乎空洞。

有人嘴角带着微笑,却像是被程序设定的笑容。

终于轮到她们。

陈医生出现在门口,年约五十,白发整齐,制服笔挺,胸前别着一枚银色徽章:**净言会?

秩序之眼**。

他看见林小满那一刻,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林老师?”

他声音平稳,却透着一丝迟疑,“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我的学生。”

林小满微笑,“听说你现在是专家了。”

“我只是执行职责。”

他侧身让她们进屋,顺手关闭录音设备,“请坐。

这位是?”

“我孙女,知微。

最近总爱问些奇怪的问题。”

“比如?”

“比如,”

知微直视他,“如果一个人被迫忘记怎么提问,那他还算人吗?”

房间陷入死寂。

陈医生缓缓坐下,十指交叠:“这是典型的认知偏差症状,源于信息过载与价值混乱。

标准流程是进行三次疏导疗程,帮助重建思维秩序。”

“就像十年前那样?”

林小满轻声问。

他猛地抬头:“您知道什么?”

“我知道你曾写下誓言:‘愿以一生守护提问的权利。

’”

她掏出那张老照片,轻轻放在桌上,“你也曾是Q-047的提问者??

‘如果官员说谎,百姓还能信谁?

’”

陈医生的手抖了起来。

他死死盯着照片,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

“后来呢?”

林小满逼近一步,“是谁让你闭嘴的?

是你自愿的,还是他们用‘葬神棺’把你洗了一遍又一遍?”

“我没有……我没有选择!”

他突然爆发,“你以为我想这样吗?!

当年我们十几个人被抓进来,一个个消失……我亲眼看着刘组长哭着求饶,说他只想问一句‘财政账目为何不公开’,结果被拖进地下室,三天后出来,连自己名字都不记得!”

他喘着粗气,眼中泛起泪光:“他们告诉我,只要配合,就能保住家人安全。

只要我不再问,女儿就能正常上学,妻子就不会‘意外身亡’……你说,我能怎么办?!”

知微轻声问:“那你现在,快乐吗?”

陈医生怔住。

“你每天帮他们把别人变成你这样,你觉得……安心吗?”

他久久不语,最终颓然靠向椅背:“我不知道……我已经很久没感觉了。

每天醒来,只知道该做什么,却想不起为什么要这么做。”

林小满从包里取出一枚旧式U盘,插进诊疗桌的数据接口。

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张老师在疗养院写下“明镜台”

三字,颤抖的手,浑浊的眼,却写得无比用力。

“这是张怀远。”

她说,“E-10。

他选择了自我封存,只为留下最后一句话:‘当系统开始惩罚提问者时,它就不再是共答,而是共谋。

’”

陈医生喉咙滚动,泪水滑落。

“你还记得吗?”

林小满低声,“我们办共答小屋的第一天,有个小女孩怯生生地举手:‘老师,如果我说错了问题,会被罚吗?

’你说:‘不会。

唯一错误的问题,是不敢问的那个。

’”

房间里只剩下呼吸声。

片刻后,陈医生缓缓起身,走向墙边保险柜。

输入指纹、声纹、虹膜三重验证,取出一份加密档案。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