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大佬之间的话题(求月票!)(1/2)
《误杀》首映礼顺利举行的时候,陈秀就已经从影城侧门离开了。
出了影城,他没做任何停留,径直去往宝格丽酒店。
提前来到定好的包厢里换上正装,等到天色渐暗的时候,陈秀也在约定的时间前后,见到了...
“你少在这儿胡说八道。”
姜小果冷着脸,语气里带着几分警告,“陈总和陈秀什么关系,轮不到我们这些外人嚼舌根。”
欧翔瑞耸了耸肩,笑得不以为意:“我也就是随口一问嘛,你看你反应这么大,是不是心里有鬼?”
“我是怕你这张嘴没把门的,哪天祸从口出,连累整个剧组。”
姜小果盯着她,眼神锐利,“别忘了,你现在也是公众人物了,一句话放出去,能上热搜三天。
你是想靠演技出圈,还是靠八卦出名?”
欧翔瑞撇了撇嘴,终于收起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低声嘟囔:“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了,这事儿也不是我传出来的,是圈里早就传遍了。”
“那就更不该跟着起哄。”
姜小果语气缓了些,但依旧严肃,“你现在演的是个内敛、克制的角色,你自己也得学会收敛点。
不然镜头前一眼就穿帮??
你以为观众都是傻子?”
欧翔瑞眨了眨眼,忽然笑了:“哎哟,昕薇姐,你现在说话越来越像陈总了,冷冰冰的,还带压迫感。”
姜小果没接这话,只淡淡看了她一眼:“我只是提醒你,别把私事带到工作里来。
咱们这个剧好不容易才立项,要是因为谁嘴快惹出风波,耽误进度,谁都担不起。”
两人沉默了一瞬,空气中仿佛凝着一层看不见的薄雾。
远处,陈秀正和另一个男演员对戏,声音清朗,节奏稳定,每一个停顿都恰到好处。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口随意卷到手肘,站姿挺拔却不显刻意,像是天生就属于镜头前的人。
欧翔瑞望着那边,轻声说:“你说……他真跟陈总有那种关系吗?”
姜小果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我不知道。”
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但我相信陈秀。
如果他愿意公开,自然会说;如果他不说,那就说明,这事轮不到别人议论。”
欧翔瑞转头看着她,忽然觉得眼前的姜小果陌生了几分。
她记得两年前刚进组时,姜小果还是个只会哭鼻子的小花旦,遇到压力就躲进休息室打电话找经纪人诉苦。
可现在,她站在灯光下,眼神沉静,语气平稳,像是一棵经历过风雨后依然挺立的树。
“你变了。”
欧翔瑞喃喃道。
姜小果笑了笑,没否认:“人都会变的。
你不也一样?
以前你见导演都不敢抬头,现在敢在剧本会上质疑台词逻辑了。”
“那是被逼的。”
欧翔瑞苦笑,“李更希老师每天拿‘真实感’三个字压我,说我演得太假,像个AI配音。
我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会演戏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问题不在演技,而在心态?”
姜小果反问。
“心态?”
“你太急于证明自己了。”
姜小果看着她,“你总觉得,只要表现得聪明、犀利、与众不同,就能被人记住。
可徐才女不是那样的人。
她是从小镇走出来的普通人,面对大城市的规则,她是迷茫的、小心翼翼的,甚至有点自卑。
你越是用力过猛,就越不像她。”
欧翔瑞怔住了。
她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从说起。
良久,她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我一直把自己当成‘欧翔瑞’在演,而不是‘徐才女’。”
“那就从明天开始,忘记你是谁。”
姜小果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走进片场那一刻,你就是那个刚毕业、揣着简历挤地铁、第一次坐在投行会议室里的女孩。
别想着惊艳全场,先学会低头走路。”
欧翔瑞点点头,眼底闪过一丝光亮。
这时,导演黎至拍了拍手:“好了各位,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正式开机,大家早点休息,明早六点化妆车准时出发。”
众人陆续起身收拾东西,欧翔瑞也准备离开,却被姜小果叫住。
“等等。”
她从包里抽出一张纸递过去,“这是我整理的角色成长线,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徐才女的心理变化节点,你可以参考一下。”
欧翔瑞接过一看,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有些地方还贴了便利贴,画着情绪曲线图。
“你……什么时候做的?”
“刚才你跟陈秀对戏的时候。”
姜小果笑了笑,“反正我也在等台词,顺手整理的。”
欧翔瑞鼻子忽然一酸,差点没忍住眼泪。
“谢谢你。”
她低声道。
“别谢我。”
姜小果转身背对她,“这是为了剧组,不是为了你。”
话虽这么说,脚步却走得格外温柔。
--- 回到酒店房间,姜小果关上门,靠在门板上缓缓滑坐到地上。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陈秀的身影。
不是作为朋友,也不是作为同事,而是作为一个……让她无法忽视的存在。
她掏出手机,打开相册,翻到一张旧照??
那是三年前《多年的他》杀青宴上的合影。
照片里,她醉醺醺地搂着陈秀的肩膀,笑得灿烂,而陈秀则无奈地扶着她的胳膊,眼神宠溺。
那时候他们还没认识多久,但她已经隐隐察觉到他的特别。
不只是才华横溢,也不只是人脉通天,而是那种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让人安心的气场。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曾是金融圈最年轻的操盘手,二十七岁就掌管百亿基金,却在巅峰时期突然退圈,转身投入影视行业。
所有人都说他疯了。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要的是另一种自由。
而现在,他似乎正在一步步接近那个目标。
姜小果拿起手机,犹豫片刻,还是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后被接起。
“喂?”
熟悉的声音传来,低沉温和,像冬日里的暖风。
“秀哥儿。”
她轻声唤道。
“嗯?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陈秀语气里带着关切。
“我在想……《七十是惑》的事。”
她说,“你觉得这部剧,真的能打破市场僵局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想听实话?”
陈秀问。
“当然。”
“说实话,我不确定。”
他坦然道,“现在的观众审美疲劳,平台只想赚快钱,创作者又被资本绑架。
一部好剧能不能火,七分靠运气,三分靠质量。
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那三分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