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94章 汉扁壶(1/3)

“感谢张院长、马院长的信任,也感谢各位专家们的支持…”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不吝赐教…”

全是套话,却不妨碍专家们热情高涨,更不影响会场里掌声雷鸣。

每讲到一半,声音就会被掌声淹没,马副院长不得不救场。

每一段话,林思成要分五六次才能讲完。

景泽阳瞪着眼睛,像是活见了鬼一样:这些人是磕了药了,还是林思成救了他们所有人的命了?

怎么全都跟见了活菩萨一样,眼睛里直冒光?

方进脸色潮红,与有荣焉。

救命谈不上,但足够台上三位院长、场内的几十位专家对林思成心存敬意,满怀感激。

如果没有林思成,如果西大文物中心没有研究出BTA复配项目,那自然万事大吉。

因为接受上级委托,参与“金属文物缓释项目”

研究的并非文研院一家。

通过招标参与的更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上级划拔的经费、本单位投入的成本大差不差。

就算进展缓慢,或是成果不显著,问题也不大:因为大家都慢,不是其中一家慢。

但突然间,冒出来了个西大研究中心,不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果更是超前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关键的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自主研究,没有问国家要一分钱,没有任何上级单位、任何权威机构的任何支持。

对这些经费拿了几千万上亿,动不动就请社科院、中科院指导,乃至几乎凑齐了领域内大多数的专家的团队来说,就跟天塌了一样。

人家什么级别,你们什么级别?

人家用了多久,你们用了多久?

人家多少投入,你们多少投入?

人家什么成果,你们又是什么成果?

其它都不比,就比团队配置和成本投入: 一个都还没毕业的大学生,领着几个在其它实验室顶多干一下研助的研究员,用一间校内级别的实验室,只用了你们几分之一的时间,几十分之一的成本,研究出了比你们超前十几年,多几百倍的成果?

你用一句“无能为力”

、“技不如人”

就想糊弄过去,想什么好事呢?

来,到审计部门挨个说说,这么多时间,这么多钱,都花哪去了。

不查个个都没事,一查全是问题。

其它不说,光是样本耗材,一年就是几百万。

如果审核实验数据,一查一个准。

马副院长敢发誓,没有一分钱进了他私人的腰包。

想要缩短研究时间,降低试错成本,就得用好材料,最好是进口材料。

但上级不批怎么办?

没办法,就只能做假账。

也绝对不止文研院一家这么干,而是所有的研究机构基本上都这么干。

而这样的情况,不过是各个研究单位普遍存在,且公开的潜规则之一。

不查当然没事,一查就是原则性问题。

负责人撸成光杆司令都是轻的,研究团队从上到下,绝对一个都跑不掉。

还当专家,以后能不能继续吃这碗饭都是问题。

但突然,云破天开,时来运转:林思成和西大,竟然半点磕绊都没打,就同意了和文研院联合研究的请求。

饭碗是不是就保住了?

职位是不是也保住了?

还审计,你审一个试试?

审计部门敢进这个门,信不信老子敢把研究成果拍你脸上?

甚至于,专家们已经能够想像到,等成果一公布,无数的赞美,荣誉会像雪花一样的飘过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职称、奖金…换位思考,谁不感激?

一点都不夸张:原本还不到十分钟的发言稿,林思成讲了快半个小时。

从头到尾,掌声就没停过。

开完会,一群人又簇拥着林思成进了实验室。

其实没什么可指导的:全套的资料,包括实验过程、论证过程、应用观察等等等等数据,全部拷贝了过来。

只需循序渐进,按部就班。

就算偶尔出点小问题,只需从头来一遍,或是从后反推试验过程,基本都能解决。

但不管是张老院长,还是马副院长,更或是整个实验团队内的所有专家都觉得:以防万一,保险起见,还是把林思成请过来的好。

不求林思成把所有的团队都带过来,只求他本人能来。

也不求他天天待在实验室,只求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实验室没办法解决,更或是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随时能来,随时能指导。

各个组都看了看,林思成不住点头:“进度非常快,数据很详实!”

马副院长暗暗叹气:如果照着标准答案抄都抄不对,这一屋子的人,包括他在内,全一头撞死在墙上算逑。

“现在确实没什么大问题,但林老师你也知道,实验这东西,有时候很古怪,越是到关键的时候,越出幺蛾子!”

确实,林思成深有体会。

啥都对,标样对,剂量对,程序和各种数据标准到不能再标准,但做出来的结果差着十万八千里。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的时候,它突然又对了。

古怪不说,还邪门。

最保险的办法,是林思成全程参与,由他负责主持实验和研究,随时出问题随时解决。

但都是成名多年的前辈,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留一点。

林思成并不准备全天候的守在这,至多也就是有问题了来一趟。

“马院你放心,我不着急回西京,不然回去待不了多久,还得跟学院领导再来一趟。”

对啊?

十一之前要发布研究报告,既然是和西大联合研究,校、院领导肯定要出面。

林思成这个项目实际负责人更是少不了。

“谢谢林老师!”

马副院长松了一口气,“其实不需要每天都过来,你隔三岔五来检查一下就可以。

我让院办安排了车,配了司机。

他熟悉路,你去哪直接吩咐就可以…”

“好,那麻烦马院!”

大致看了看,一切正常,一群人把林思成送下了楼。

殷殷切切,依依不舍,搞得好像他要走了一样?

林思成哭笑不得,指了指同一个院子里的文博大厦:“就两步路,一个电话,我两分钟就到。

就算外出,也出不了京!”

一群人全笑了起来。

相互告别,林思成回酒店。

景泽阳跟在后面,看林思成的背影,像是在看一座山。

他总算是搞明白了,林思成来这儿是干嘛的:指导实验,领导研究。

要搁以前,哦不…哪怕是今天早上,林思成如果这样讲,他能当场笑瘫。

林表弟,你来了京城才几天,好的没学到,京城人牛皮吹爆天的德性倒是学了个十成十。

甚至是开会之前,已经在餐厅里见过院办主任对他有多殷勤,张老院长对他有多亲近,以及大的不像话的办公室,并两个年轻的助理之后,林思成如果这样讲,他照样能笑喷。

哥们,你大学才毕业,对吧?

西大只是全国专业排名第二强的考古院校,这也没错吧?

这儿又是哪?

全国最权威的考古研究机构,文研院说第三,没人敢说第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