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得亏是我(6.6千字更新!)(2/3)

陆严河也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李跃峰想要演他的戏,可以,甚至,陆严河现在对他还是有倾向的,没有第一次合作完《十七层》之后的排斥(他必须得承认这一点,一开始他不是那么待见李跃峰,因为他觉得李跃峰太功利了),但试戏和试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甭管什么关系也要走这一步。

现在唯一没有在他这里接受过这个环节的,就三个人,陈碧舸,江玉倩,以及江军。

连黄楷任都是正儿八经试过戏、试过妆的。

他们三个可以不用走这个环节,是因为陆严河是先想好了要找她们拍戏,才为她们量身定做(找)的剧本。

也许未来陆严河觉得李跃峰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剧本要突破一下了,陆严河也会为李跃峰写一个这样的剧本,但不是现在。

陆严河也不知道,他这样的拒绝态度是不是会让李跃峰对他的态度疏远起来。

他希望李跃峰真的明白一件事,不合适的合适,就是强扭的瓜,真不保甜。

- “这个剧本写得好,但是架构是不是要再捋一下?”

陈碧舸看完苗月写的剧本以后,说:“每一段拿出来我都觉得是很好的内容,但放在一起,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不那么衔接有度,尤其是第七集到第十一集这几集,几乎所有内容都在用来讲十二少家里那些破事,虽然一样写得很精彩,可如花的故事线,以及现代那两个人的线,都没有推进,跟消失了一样,作为一部剧来说,还是需要调整一下吧?”

陆严河点点头,说:“这个地方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能明白苗月为什么要这么写,而不是多线并进,她应该是希望能够一口气把十二少家族里的那些事情给写清楚,她用了一个特别冒险的写法。

本身十二少的家族人就不少,要捋清楚他们的人物关系,还要在几集之内把他们一小个家族史都讲清楚,如果不集中来写,可能会让观众记不住。”

“那为什么不砍掉一些人物呢?”

陈碧舸说,“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我能明白为什么要丰富十二少的家族情况,但放在整个主线剧情之下,如果不能服务于给十二少和如花的爱情造成阻力,以及解释十二少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我觉得都应该删掉。

这个大家族的故事,苗月如果真想写,可以单独把这一章拿出来,到时候拍一个番外篇,放在正片里面,很影响整体的节奏。”

陆严河点头。

陈碧舸这样的顶级演员,看剧本、看影视剧,都看了太多。

他们的眼睛早已经是最刁钻的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很清楚。

而且,陆严河也没有想到,陈碧舸会这么诚恳地提出这么多的建议。

陆严河把陈碧舸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汇总了一下,给苗月发了过去。

苗月的第一反应就是:啊,果然,你们也觉得这样弄太臃肿了,我自己也觉得十二少的家族故事写得太多、太详细了,总是想着每一个角色都不要脸谱化,实际上写成了一个小番外似的。

陆严河:能感受到,你对这一部分有想要试图达到《红楼梦》那种以一个家族写一个时代的效果,但放在整个正片里确实有点突兀了,我觉得陈碧舸的意见说得很有道理,你已经写得这么详细了,要是全部弃用也不合适,也许可以拍一个番外卷,一起拍了,到时候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番外篇播。

苗月:行,我琢磨一下,我也跟冰原视频沟通一下。

陆严河:嗯。

一个创作者,但凡有点追求,都会有野心。

谁都知道自己穷尽一生,可能都达不到《红楼梦》的尾巴,可从小就受到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创作的过程中,难免会跟上它们的影子,因为文学观、审美观,乃至于创作一个作品的手法,都会受到它们的影响。

任何一个写家族的故事,都不可能避免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就像任何一个写权谋的故事,都不可能说自己可以摆脱《三国演义》的影响。

苗月写十二少的家族那部分,明显有受《红楼梦》的影响痕迹。

要说比,那不敢比,但确实是好。

形形色色的人物,全都沾染了那个时代的腐朽之气。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落日般的余晖。

陆严河甚至觉得,这是苗月整个剧本写得最好的地方,是剧情、人物最流畅的、仿佛一气呵成的地方。

女性跟男性确实还是有差别。

让陆严河去写这样的家族戏,他很难想象,自己能写得像苗月这样,对每一个角色都倾注了一种看着他们走向时代落幕的悲悯之心。

- 隔了两天,李跃峰来找陆严河了。

“我这两天想了一下你跟我说的话。”

李跃峰严肃认真地跟陆严河说,“虽然你说,我不适合十二少这个角色,但我还是想试镜,既然你跟我说,试镜是这么好的一个过程,那我想看看,在我试镜之后,在你们眼中,我到底哪里不合适,跟别人比又差在哪里。”

陆严河没想到李跃峰会跟激起了好胜心一样,磨刀霍霍地来了。

他点头,说:“行,那我把你对这个角色感兴趣的想法跟冰原视频说,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安排试镜,但我一定会强烈建议,让他们组织试镜。

虽然很有可能,他们知道你愿意来演,就直接定了你——李跃峰,我没有在骗你,我觉得你不适合这个角色。”

“同样的话你就不用重复第二次了,”

李跃峰嫌弃地对陆严河摆摆手,“也就是我为人比较大气,才不跟你计较,换一个人,早跟你生气了。”

陆严河:“……”

- “这个李跃峰,说话怎么这么逗呢?”

电话里,陈思琦笑。

陆严河:“认识他久了,发现他确实还挺有意思的。”

“我懂你在说什么。”

陈思琦说,“因为他很直接,所以,哪怕他有的时候很现实,很市侩,你也觉得很好。”

“对。”

“你看到了吗?

你有粉丝在你的评论区说,感觉你也变市侩了。”

陈思琦说的是《年轻的日子》节目带来的影响。

陆严河笑着说:“看到了,挺好的,如果能够让大家看到我发生了变化,对我的印象不再停留在以前,是挺好的事情。”

“很多粉丝可是感到很失望,觉得你不再是他们喜欢的那个陆严河了。”

“那我也不能永远十八岁。”

陆严河说。

陈思琦:“你不打算去跟大家解释一下吗?”

“不想解释。”

陆严河说,“我不想每一次我有点什么惹出争议了,就需要站出来做解释。

明明也没有什么,我要怎么去跟他们解释,人是会成长、会变化的呢?

又该怎么解释,我的行为并不是市侩。

这种事情,反正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我在他们眼中真的变市侩了,解释也没有用。”

“我觉得你现在有一点抵触你的粉丝了。”

“不能说是抵触我的粉丝,但我承认,我现在不太想去正儿八经地对待他们对我的评价。”

陆严河说,“一开始我真的挺在乎的,也不能说现在不在乎,而是我没法儿在乎他们说的每一句话。

因为我也没办法每天都保持一个特别好的状态,没办法说我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就是最完美的,肯定有不那么好的时候,那必然会被说,啊,你怎么这样了,啊,这不是你的水平啊,啊,我怎么觉得你有点敷衍我们了。

我真的经常在评论区看到这样的说法,后来真的只能够视而不见,才能保持我心态的稳定。”

说完这些,陆严河一愣。

“我怎么突然跟你说这些了。”

他以前很少跟陈思琦说这些的。

陈思琦笑,说:“挺好的,你跟我说这些,我以前很少听你说。”

以前陆严河也不想把这些负面的东西带给陈思琦。

陈思琦:“知道你情绪也不是那么稳定,我就放心了。”

“啊?”

这是什么逻辑?

女生不都说喜欢男生情绪稳定一点吗?

陈思琦却不打算解释。

她说:“你拍完《十七层》之后,应该能休息一段时间了吧?”

“对。”

陆严河说,“差不多能休息一个月,然后就开始拍《老友记》了。”

“我得去英国一趟,跟他们那边的出版社谈一谈英文版出版的事,之前一直都是邮件沟通,我们干脆一起去那儿度个假吧。”

陈思琦说,“最近太累了,我想休息一下。”

陆严河:“行,我问问梓妍姐,看看后面有没有什么安排,看什么时间合适。”

“嗯。”

- 陆严河打完电话,回到摄影棚内。

他又一次见到了宋黎。

这是他在这部戏中的最后一次拍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