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得亏是我(6.6千字更新!)(1/3)

最新一期《年轻的日子》播出。

这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篇的最后一期,陆严河举办的答谢晚宴成为这一期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期里,陆严河终于成为了主角,整期节目都是围绕陆严河准备这个晚宴,贯穿了其他人的内容,慢慢展开。

准备一个晚宴,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但这些问题,其实很少会暴露在公众面前。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大家也不会有办这种浮华的大型晚宴的机会。

在节目里,陆严河有一句话广为流传。

“这几年,我有一个体会,不一定正确,但现在是我的行为准则:招待别人,如果五十块钱都花了,就不要舍不得再花一百块钱。”

这句话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更多的是讨论。

讨论人情世故,讨论社交法则。

陆严河在自己各个社交平台下面的评论区里,都看到了一些粉丝在感慨,曾经很少年、很干净的那个偶像,现在也有了社会感了。

陆严河一愣。

社会感?

陆严河想了想,笑了起来。

好吧。

人怎么样都会变化的。

怎么会一直留在一个地方,不发生任何改变呢。

- 陆严河退出自己的社交平台界面,正要关掉手机,忽然进来了一个消息。

苗月给他发来了《胭脂扣》的剧版初稿。

她说:终于写完了,谁都还没有给,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陆严河:好。

他打开《胭脂扣》电子文档,一看,有四十多万字,一共二十六集。

陆严河转发给了汪彪,让他打印成文稿给他。

这太多字了,用手机看比较费劲。

《胭脂扣》的剧版剧本终于出来了初稿。

之前苗月在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就一直在跟他沟通,保持着联系。

陆严河知道苗月创作这个剧本的想法—— 她在电影版的基础上,在如花所在的青楼里,扩充了很多女性的故事,去丰富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细节。

总的来说,故事的剧情主线没有变化,但做了很多的丰富和填充。

比如如花在青楼的生活,电影里只是浅尝辄止地点了一下,主要还是聚焦她和十二少在一起的画面,而事实上,如花在青楼里的绝大多数时间,十二少都是缺席的。

这种情况下,她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除了她,那个时代青楼里的女人,形形色色,她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同样,苗月也在十二少的大家族上做了手脚,给十二少的深情、怯懦和自私,都加上了源头似的描写,着重地去描绘了这样一个大宅院里的明争暗斗、互相坑害与自私凉薄。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的十二少,既依恋如花给与他的爱情与温暖,又为他最后没有与如花一起共赴黄泉打下了一个铺垫。

同时,她也对现代背景下的那一对情侣做了扩充,把现代男女的婚姻观、爱情观融入进来,进行了一个古今对照。

在宏大历史的背景下,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有悲剧性,现代的男女,同样被家长里短的东西所纠缠,他们一边帮助如花找十二少,一边还要面临家中的压力,去审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

陆严河觉得苗月的这个想法,对《胭脂扣》的改编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苗月没有想要去拍另一个艺术品,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去丰富这个故事,从电影版的写意,充实成剧版的写实。

陆严河一直很期待苗月写的剧本。

《胭脂扣》这样一个故事,也正好适合苗月这个年纪来写。

它说到底并不是一个特别厚重的故事,苗月来操刀,不会故作经典姿态,也不会写成泼天狗血。

但是,《胭脂扣》的剧版该怎么找演员,这就挺头疼了。

无论如何,十二少和如花这两个角色,都很难演。

尤其是如花,陈碧舸珠玉在前。

这两个角色,必然要找已经成名的演员来演,才压得住场子。

新人是不能来演这个角色的,压不住。

当然,其实也轮不到陆严河在这里多着急。

毕竟这部剧是冰原视频在制作。

- 陈碧舸听陆严河说《胭脂扣》剧版的剧本初稿出来以后,也想看。

她一直说,《胭脂扣》是她这两年接到过的最好的电影剧本。

事实上,这部电影也帮她拿到了荷西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再夺国际四大电影节的影后桂冠,站在了华人女演员的TOP行列。

她也希望,这样一个故事改编成电视剧,不要毁了它。

陆严河跟苗月说了一声以后,也给陈碧舸复印了一份。

两个人就都在《十七层》的拍摄现场,看起了《胭脂扣》的剧版剧本。

他们俩这不约而同地抱着厚厚的剧本在看,让《十七层》的很多人看到,都有些好奇,他们这是在看什么呢。

李跃峰第一个问陆严河:“你们这是在看什么剧本?

你跟碧舸姐后面又要合作了吗?”

陆严河这才解释了一下,这是什么剧本。

李跃峰一听,竟然是《胭脂扣》的剧版剧本,心思就动起来了。

“男主角定了没有?

要是没有定的话,给我演吧。”

他也是一点都不客气,开口就要。

陆严河说:“还没有定,但一个是这部剧不是我做主,这是冰原视频在做,他们买了版权,剧本是苗月写的,请我帮忙看看,另一个,即使我做主,你知道的,还是要试戏的,我们得找最合适的演员。”

李跃峰来演十二少?

不是陆严河看不上李跃峰,是他觉得,李跃峰太不合适了。

他的形象没有那种少爷气质——就是那种从小养尊处优、乍一看上去还有点优柔寡断的风格。

李跃峰其实就是那种阳光开朗校草的路线。

他比较适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种片子男主角的路子。

陆严河这么一说,李跃峰就有些郁闷地看了他一眼。

“你这么信不过我呢?”

“你想听实话吗?”

陆严河问。

李跃峰点头,“你说。”

“我觉得你不适合十二少这个角色。”

陆严河直言不讳地说道。

李跃峰:“……”

“上一次《鱿鱼游戏》,你也让我试镜。”

李跃峰的语气里有些抱怨了。

“其实,如果上次《鱿鱼游戏》你来试镜了,你有很大的希望拿到角色的。”

陆严河也直说,“上一次我对你唯一的犹豫是在于你演了《十七层》,又演一个同类型的题材,会不会让观众觉得分不清,除了这一点,你在任何方面,我觉得都很适合刘泽凡那个角色。”

李跃峰难以置信地看着陆严河,“那你还让我试镜?!”

“我说了,几乎每个角色都是要先试镜,上妆,上造型,最后看一眼,才能定。”

陆严河说,“哪怕我认为你合适,也需要这个步骤。”

李跃峰:“我靠,我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原本可以让我全球走红的角色?”

刘泽凡所饰演的那个年轻警察,确实人气不低,尤其是在亚洲各国,很火。

陆严河说:“那倒也不用这么想吧,只是一部戏,一个角色,以后还有很多个戏,很多个角色,李跃峰,我是真拿你当朋友,我才这么跟你说,你别总是怕试戏,甚至如果制片方对你没有试戏的要求,你也多主动要求试一下,定妆,试一段,找会跟你说真话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要怕因此就发现你不适合这个角色。

如果真能够在开拍前发现这一点,这是大好事。

任何戏都是要拿到观众面前去检验的,如果能提前发现你跟一个角色的不合适,就避免了一次可能会失败的表演。”

陆严河所说的这个,跟李跃峰对演戏的理解,完全是冲突的。

李跃峰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