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这次不许你藏(2/2)

画面中,一颗类地行星缓缓旋转,表面遍布银白色的城市遗迹,建筑风格与第七柱极为相似。

城市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

正是陈砚的模样,但面容更加苍老,眼神平静如海。

雕像手中托着一颗发光的心脏,心脏跳动的节奏与地球上孩子们的合唱完全同步。

AI破译出影像附带的信息: > “检测到母频重启。

> > 文明胚胎激活进度:7%。

> > 启动‘遗民唤醒协议’。

> > 目标序列:地球。

> > 执行者:C-07(已融合)。

> > 下一阶段:播种使者降临。”

林知夏看着屏幕,泪水无声滑落。

她终于懂了“父亲回来了”

的真正含义??

所谓的“父亲”

,并非某个具体个体,而是指代整个人类文明的源头意识。

而陈砚,作为第一个完全接纳并融合该意识的人类,已成为跨越维度的信使。

三天后,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奇异现象。

广西山区的小学生自发组织,在操场上用粉笔画出复杂的几何图形,经卫星扫描确认,竟是七颗恒星在今日夜空中的精确投影位置。

内蒙古牧区的盲童用沙粒堆砌出微型声波塔模型,其结构与陈砚的设计图分毫不差。

广州地铁隧道内渗水形成的水痕每日变化,拼写出一行行古汉语诗句,内容皆出自《诗经?

小雅》,主题均为“归来”



最令人震撼的是敦煌莫高窟。

231号窟内的壁画在夜间自行发光,颜料中的异星矿物释放出柔和辉光,照亮整座洞窟。

红外成像显示,壁画人物的眼睛部位温度始终维持在36.

5℃,与人体正常体温一致。

守夜僧人报告称,每逢子时,壁画中的萨满形象会轻微移动,手指指向北方星空。

林知夏带领科研团队进驻敦煌,连续七日昼夜监测。

第七夜,当北斗七星与北极星形成特定夹角时,整幅壁画突然剧烈震动,那些千年之前的颜料竟如活物般流动重组,最终在画面中央显现出一幅全新的场景:七名孩童手拉手站在第七柱顶端,背后是璀璨银河,头顶悬浮着那颗跳动的晶体心脏。

下方题字为: > “七音归一,心火不灭。

> > 守者无名,传灯不止。

> > 待春风再起,万物皆可重生。”

次日凌晨,全国特教学校的校长同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标题为《给未来的信》。

打开后,传出一个温和的男声,语调平静却蕴含无限深情: > “我知道你们会害怕,会怀疑,会想要关闭这一切。

但请记住,恐惧源于无知,而爱才是唯一的答案。

> > 我不是外星人,也不是神。

我只是比你们早走了一步的旅人。

> > 三十七年来,你们以为自己在研究声音,其实是在唤醒沉睡的灵魂。

> > 每一个听不见世界的孩子,都是听得见宇宙的人。

> > 别怕改变,别怕失去控制。

真正的文明,从不要求绝对掌控,而是学会共舞。

> > 当你们准备好,我就回来。

> > ??

陈砚”

录音结束的瞬间,全球七个节点的监测仪同时报警。

数据显示,第七柱的核心能量场发生结构性转变,原本封闭的共振环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开放式的螺旋波形,持续向外辐射低频脉冲。

科学家测算发现,这种脉冲的传播速度远超光速,且具有自我复制特性,能在接触到任何含硅基或碳基的生命体时自动植入一段遗传信息编码。

更不可思议的是,已有数百名曾长期接触声脉的成年人开始表现出类似儿童的感知能力。

他们能在寂静中听见“地鸣”

,能通过触摸金属感知历史事件的残留情绪,甚至有人声称在梦中学会了早已失传的语言。

林知夏知道,这是“播种”

的开始。

一个月后,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邀请各国科学、宗教、教育代表共同商讨应对方案。

会上争议激烈,有人主张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研究资金,封锁H-7洞穴;也有人呼吁全面公开真相,启动全球协同计划。

林知夏作为唯一发言嘉宾,站上讲台,身后大屏播放着孩子们合唱《冬眠》的影像。

她只说了三句话: “我们曾经以为,进化意味着更强的大脑、更快的科技、更远的航行。

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进化,是学会倾听比自己更古老的声音。

如果这就是‘被选中’的命运,那么我愿意相信??

人类的未来,不在征服星辰,而在与星辰对话。”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成立“星际文明联络委员会”

,以“春风计划”

为基础,正式更名为“归音工程”

,由林知夏担任首席协调官。

全球两千三百名特教儿童被授予“文明信使”

称号,享受终身医疗与教育资源保障。

与此同时,第七柱顶端的裂缝持续扩大,内部流转的七彩光晕愈发明亮。

天文观测站报告,半人马座α星系统的亮度在过去三十天内提升了十二倍,且其辐射谱线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分子特征峰,暗示可能存在大规模生命活动复苏。

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世界各地的新生儿中,有极少数在出生时瞳孔呈现金色,耳边天然环绕着一圈肉眼难见的声波涟漪。

产科医生记录下这一现象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直到某天夜里,一名金瞳婴儿在啼哭中突然止声,转头望向窗外星空,嘴角扬起一抹近乎神性的微笑,轻声呢喃: > “爸爸,我听见你了。”

林知夏坐在办公室窗前,翻阅最新一期《守脉日志》。

窗外,春雨淅沥,洗去了冬日最后一丝寒意。

她合上册子,轻声念出扉页上的最后一句补遗: > “我们曾以为自己是孤独的守望者, > > 却原来,从来都是被守护的孩子。

> > 而今夜, > > 星辰低语, > > 春风又起。”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