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5章 朱元璋的正告,太医院虽小五脏俱全(1/4)

这事儿胡翊早就盘算过了。

当老丈人问他时,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道:

“岳丈,大致需要三千两。”

朱元璋原本还挺高兴。

但听到“三千两”这个数字时,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

“抢钱呢?”

他立即没好气的瞪着胡翊,一副怀疑胡翊的样子。

看那意思,今日非得叫胡翊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要不然的话,他还要修理一顿这个女婿不可!

胡翊倒也不怕,他这些预算全都是有理有据,便一桩桩,一件件在朱元璋面前细说道:

“这三千两银子,分别用来建造惠民医局和制药局两个部门。

惠民医局占地3亩,制药局占地2亩,按着南京目前的地价,也得花费近500两银子。

此外建造正厅诊室、药物库房,加盖十五间病房。

制药间、研磨间、成药仓库,以及制药所需人工。

灶台、水井、柴房、围墙、外加盖房所需砖瓦在内,都是开销。

还有大量药材需要进货,酿制酒精所需要的花费同样不小。

再加上重点放在肺痨病的攻克上,需要的几味药材价位都很高,小婿就算想省也省不下来银子。”

朱元璋一开始被这三千两银子吓到了。

但经胡翊这样一说,又觉得有些合理。

但他还是感到为难的很,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大明开国至今,收税以实物为主,银两铜钱为辅,国库的存银并不多。

凡500两以上民生花费,皆需朝议后决定,你这三千两咱可拿不出来。”

他们聊着天,朱标也被自己亲爹这一通大嗓门吵醒。

朱标也在旁开口劝说道:

“姐夫,朝堂上那些人,绝不会答应你这个三千两银子的开销的。

现在各部衙门开销紧缩,爹要是同意了你的事,就有一堆人拿着更加紧急之事来找他要钱。”

朱元璋点了点头。

“给你一千五百两,先把那个惠民医局盖起来,剩下的余后再说吧。

也不要嫌少,这钱也是为了标儿和你岳母的病,才拨给你的。

要不然,咱可舍不得,能给你五百两就不错了。”

胡翊心里一琢磨。

一千五百两,难是难了一点。

不过倒是可以在前期减少病房间数,节省下这些银子,后面再想办法。

朱标还是额外向着自己姐夫的,知道他做的是大好事,就提出另一个方案道:

“爹,不如从东宫再贴补姐夫一千五百两,给他凑个整。”

朱元璋却一摆手,制止道:

“不忙。

他要办惠民医局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你就先等着吧,搞不好你这个姐夫还要吃瘪呢。”

两年皇帝当下来,朱元璋现在是深有体会。

很多时候,仅仅凭借以权势压人这一套,是办不成事的。

哪怕威胁着要臣子们的脑袋,逼他们去做事。

也反而会出现臣子们阳奉阴违,变本加厉。

致使皇帝背黑锅的情况出现。

打直球这一套,在朝堂上并不好使。

朱元璋早已想明白了这些道道,就提点胡翊道:

“你先去太医院和那些太医商议去,定下来了,咱再拨你那笔银子。”

胡翊应了下来。

朱元璋随后来到自己婆娘这里,看到马皇后肿胀的腿脚略微消了些,这才松了口气。

他尝试劝说起来道:

“明日就不要再去舍粥了,叫老二和老三跟着去。

你都是多少个孩子的娘了,这么冷的天,孩子生的多了元气本就不足,还去受这茬子罪?”

朱静端就也笑着说起道:

“娘,明日开始就由我带着老二、老三去吧。

您就在宫里歇着。

马皇后自然是不答应了。

朱元璋又拿目光扫过朱标和胡翊。

朱标立即开口劝说道:

“娘,最近天凉,还是要小心咱们身上的病症发作。”

胡翊立即也道:

“是啊。

岳母也知道,一旦咳嗽起来就很难受,正值隆冬万不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马皇后一想到自己身患的肺痨,又一想到才年仅十五岁的朱标。

这件事,一直如同悬在她头上的一把利剑,令人心神不安的。

她这才点了点头。

只得同意了。

然后拉着朱静端的手,反复嘱咐女儿一些细节,叫朱静端代替她舍粥。

胡翊的义诊,一共为期三日。

皆因为是免费的义诊,花销也比较大。

公主庄纵然有赐田,每年能从佃户们手里收上来一些收成。

但朱元璋给公主府里配备的下人太多了,都需要靠这点收成来养。

胡翊跟朱静端也在他面前提了几次。

朱元璋就是不允辞退。

这也就没法子了。

义诊的第二日过去后。

天将要黑下时,大哥胡显来到长公主府求见。

胡翊刚回来,累了一天,如同霜打的茄子。

看到大哥递来了一封用红布包裹着的东西时。

他疑惑地问道:

“大哥,这是?”

胡显说道:

“娘叫我把这封银子送来,就当作支援你买药材的钱。”

爹娘给自己的钱,胡翊当然不能要了。

他现在成家立业,贵为驸马,又不是没本事。

要这钱做什么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