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4章 朱棣动容,他是大明一道脊梁!(1/4)

只是情势紧迫,难度再大也得尝试了。

急性阑尾炎发作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胡翊回头对那个小女孩说道:

“我现在要带你哥哥去治病,爷爷已经死了,叫他入土为安好不好?”

听到这个“死”字,南雀的心好像被刀子刺中,单薄的小身子颤动了一下。

那双孤独无助的眼睛立即泛起雾,瞬间变得眼泪汪汪的。

小小的身子在颤抖。

可是为了不妨碍胡翊救哥哥,她不敢哭出来。

泪水再度划过那张脏兮兮的稚嫩小脸,南雀哽咽的不成样子,但却坚强地紧咬着牙关,不发出一丝一毫的哭音。

“大哥哥,我...我要最后看着爷爷入土为安。”

胡翊点着头。

面对这样难以割舍的祖孙亲情,他不该阻拦。

两名武士将老人的遗体带走。

但老人将怀里的小孙子护的死死的,足足掰了半天,才费劲的把人拖开。

胡翊嘱咐那两名武士道:

“对于逝者的遗体,应当给予他尊严,安葬要郑重。”

那两名武士领命,这才没有像拖死狗一样把遗体拽走。

南雀就跟着他们向一个方向走去。

灰暗的天空,依旧看不到任何光亮,就如同这里许多人晦暗的一生一样。

南雀时而回过头来看一眼哥哥,然后深一脚浅一脚,随那两名武士走向远处的城墙方向。

在那边的城墙附近,有一片桦树林,外部长满了荒草,堆砌着一个又一个坟包。

不少逃难来到南京城的人,他们倒下后,最终都长眠于此……………

“姐夫,我想跟过去看看。”

对于朱?来说,如今近距离见到一个刚死的人,马上又将迎来这个人的葬礼。

他既好奇,又很想知道死去的人的归宿。

以往他见过死者,但都只是远远地看到他们的遗体。

那时候,疼爱他的大姐就会过来,用手捂着他们的眼睛,化作他们童年的守护神。

朱静端并不希望自己的弟弟们,从小就遭受这样的刺激,产生阴影。

因而朱?的心里一直有这些疑问。

胡翊点了一下头:

“去吧。”

他觉得,这个孩子该当见一见完整的生死。

这对于朱?的未来,并不都是坏事。

胡翊将男孩抱在怀里,身后跟着两名武士。

直到他们走远,身后才响起南雀那撕心裂肺一般的哭声......

排队的人群,目光大都偏转过来。

他们刚才远远地目睹了城墙边的一幕,为这个孩子失去爷爷而惋惜。

只是排队的时间很长了,许多人还都空着肚子,等着那碗稀粥暖腹。

他们只好站在原地看着,以怜悯和同情的目光,盯着胡翊怀里的这个孩子。

有一名浑身脏兮兮的老乞丐,在胡翊经过身边时,转过身来向着他鞠了一躬。

“驸马爷!”

“求求您一定治好这个孩子!

他阿爷前几日救下一名落水的孩子,染了病,这才死的。”

老乞丐道出了原因。

因为在当时逃难之际,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其他正在排队的人们,虽然并未如他一般,亲眼见到这一幕。

但大家都是人,有一颗怜悯和同情别人的善良的心。

立即就也有人转过了身,向着胡翊鞠躬道:

“驸马爷,求您救救这可怜的孩子!”

“他们兄妹在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

胡翊点着头。

脚下是泥泞的路,往前走的每一步都要踏稳,不然就容易摔倒。

他只得目视前方,然后大声回应着这些人的乞求:

“我会尽我所能,治好这个孩子。”

这边排队的人群引起骚动,那边马皇后,朱静端她们也朝这边看过来。

“老二、老三,快去帮忙。”

马皇后叫了一声,朱和朱?立即奔跑过来,想要替姐夫一起抬起这个患病的孩子。

胡翊见他们来了,吩咐道:

“去叫人腾出一口锅,专烧热水,救治病人要用。”

他又远远地冲着崔医士喊道:

“去准备一张桌案,放进粥棚。

来不及了,我要在粥棚里面做手术救人。”

马皇后立即命人腾出一口煮粥的锅,她亲自去和那些排队的难民们解释着:

“现在要救人,咱们少了一口锅熬粥。

但我保证,今日你们每个人都会喝到白粥,绝不会叫你们空手而回!”

人群里,有人发起了牢骚。

但更多的人,心中还怀有一丝怜悯和温情。

有人开口道:

“贵人!

孩子金贵,先可着救孩子吧!”

“是啊,我们等了这么久,不怕再多等一会儿………………”

马皇后点着头,朱静端也很激动。

这些人都极好,多少还都有些怜悯之心。

实际上,乱世之中,活不下去的大都是好人。

真正的坏人,又岂会逃难找吃的来?

早就去做些挣快钱的勾当去了。

胡翊把孩子抱进粥棚,朱静端把一床棉被铺在桌子上。

马皇后令人将身边的炉火端过来。

这时候救治病人,保暖就很重要。

崔医士和徐医士也都跟过来。

胡翊说要动手术,他们将柳叶刀、银钩子、止血钳、羊肠线,还有酒精等物品都送过来。

崔医士看着男孩腹部的肿块,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说道:

“《卫济宝书》中载有'开腹引流术,虽可治疗肠痈化脓,但开腹之后,十难活一。”

胡翊轻点了一下头,但这并不能阻挡他做手术的决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