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我没事,我很好。等我(1/2)

一连三个必须,傅柒的决心显而易见。

“这是上级的命令,你若出事傅家那边没办法交代……”

张启转述上级命令,同时也劝他,“我们出任务都面临生死,你不要在这个时候义气,梁戚自己有准备的!”

“七哥……”

张启说完话好一会儿,也不见这边有反应。

他喊了一声,再拿下手机,这才发现电话已经切断了。

他迅速给上级打电话汇报。

“他太冲动了!

不过我们先不急,他有脑子,不会鲁莽硬拼,你给他发消息,告诉他我们会全力配合他......

婚礼的钟声在心光湖畔轻轻回荡,铃花随风飘舞,像无数细碎的星光落在人们的肩头。

姜小婉站在木桥中央,手中捧着一束由十三种颜色花瓣编织而成的铃兰花??

那是全球十三座回声谷遗址采集而来,象征七十六次轮回终结后的新生。

她的婚纱是母亲亲手缝制的,用的是三十年前压箱底的一匹素缎,领口绣着一行极小的字:“记得我,如我记得你。”

傅行琛牵着她的手,指尖微颤。

他从没想过,自己这一生最坚定的选择,不是对抗虚妄理事会、不是破解维度协议,而是此刻,在千万人见证下,许她一个不会再被重置的未来。

“你紧张?”

她轻声问,眼波温柔似水。

他低笑:“八秒之前,我还以为时间不够用。

现在才发现,它太长了??

长得足以让我后悔没早点遇见你。”

人群里有人笑了,也有人抹泪。

林知遥抱着一台老式摄像机,悄悄录下这一切。

她知道,这段影像不会上传云端,也不会存入数据库。

它会被刻进一张手工压制的胶片,埋在心光湖底的石匣中,留给下一个文明纪元去发现。

仪式结束后,宾客散去,唯有十二位初代守梦人仍盘坐于湖边,闭目调息。

他们的身体已开始逐渐透明,如同晨雾消散于阳光之下。

这是觉醒的代价??

当系统崩塌,承载过太多轮回记忆的灵魂无法长久留存于现世。

姜母靠在轮椅上,望着他们,声音虚弱却清晰:“你们也要走了?”

为首的那位“傅行琛”

睁开眼,点头:“我们的使命已完成。

真正的守梦人,从此将是活着的人。”

“那……他会好吗?”

她看向远处正与姜小婉并肩散步的儿子。

“他会。”

那人微笑,“因为他终于学会了放手过去,而不是背负它前行。”

夜深时,傅行琛独自回到深海基地废墟。

那里已被海水缓缓淹没,仅剩控制室一角尚存。

他坐在父亲曾工作过的椅子上,打开最后一份加密档案。

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署名:Z-00。

是他父亲的脸。

画面中的男人穿着旧式研究员制服,眼神疲惫却明亮:“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终焉协议’失败了。

很好。

我一直相信你会做到。

但你要知道,我不是死于车祸??

我是主动切断生命维持系统的。

因为我知道,只有我的死亡能触发你的觉醒程序。”

傅行琛呼吸一滞。

“八秒,是我留给你的密码。

八秒很短,短到连一句话都说不完;但它也很长,长到足以让一颗种子破土而出。

我在最后一次实验中植入了‘情感残影’,只要你在关键时刻感受到无法解释的心痛或熟悉感,那就是我在提醒你:别信系统给你的答案,信你自己。”

视频最后,男人望向镜头外,仿佛直视着他未来的儿子:“替我看看春天。

听说铃花开的时候,整个湖都会发光。”

泪水无声滑落,滴在控制台上,溅起细微涟漪。

傅行琛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靠近心光湖,他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轻拍他的肩;为什么每次做决定前,耳边总会响起一句模糊的低语:“再等八秒。”

原来,从未真正告别。

三个月后,新纪元建设全面展开。

城市不再由算法规划,而是由居民投票设计街道走向;学校取消标准化考试,改为“记忆讲述课”

和“共情训练营”

;医院设立“情感复健科”

,帮助长期依赖心锚芯片的人重新学习悲伤与喜悦。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迎来了光明。

在非洲某处难民营,一名少年突然发狂般砸碎了自己的芯片残骸,嘶吼着:“他们骗我!

我妈根本没死!

她在梦里叫我!”

随后冲入荒漠,消失无踪。

类似事件在全球各地零星发生??

那些曾深度依赖系统伪造记忆的人,在真相回归后反而陷入精神崩溃。

他们宁愿相信虚假的温暖,也不愿面对真实的孤独。

林知遥带队前往肯尼亚营地调查时,见到一位母亲抱着女儿的照片痛哭:“她三年前就死了,可我现在每天都能听见她喊妈妈……是我疯了吗?”

“不。”

林知遥蹲下身,握住她的手,“是你终于能听见了。

那些声音一直都在,只是以前被屏蔽了。”

她启动便携设备,将女人脑中的幻听转化为可视波形图。

令人震惊的是,那段“幻听”

竟与小女孩生前录音完全吻合,甚至连呼吸节奏都一致。

“这不是幻觉。”

念安远程分析后得出结论,“这是集体意识残留的共振现象。

当足够多人记住同一个人,他们的思念会形成一种类似量子纠缠的能量场,跨越生死传递信息。”

消息传开后,世界掀起一股“寻忆潮”



人们开始在废墟中挖掘旧物,在断墙上抄录被遗忘的名字,在雨夜里大声呼唤逝者的名字。

有些人真的收到了回应??

一片落叶恰好拼出亲人的笔迹,一阵风吹动风铃奏出童年歌谣,甚至有双胞胎隔着大洋同时写下相同的诗句。

科技界则迎来巨变。

所有基于情绪操控的技术被列为一级禁品,违者终身监禁。

但与此同时,一门新兴学科“记忆生态学”

悄然兴起,研究如何让人类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维系情感连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